鄂南城市公示语翻译与应用调查①

2015-03-28 06:22刘桂兰宋余茜茜
关键词:研究

刘桂兰 宋余茜茜

(湖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咸宁437100)

鄂南城市公示语翻译与应用调查①

刘桂兰 宋余茜茜

(湖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咸宁437100)

当前,鄂南城市国际化语言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很多地方的公示语都有了中英文两种标识。然而,很多公共场合的公示语仍然存在问题。针对目前鄂南城市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应在翻译理论上有所创新、翻译实践上有所突破,集社会之力,努力消除公示语误译、硬译和乱译现象。

公示语;语用翻译;文化传播

城市公示语是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的窗口和“脸面”,其翻译质量对城市面貌的宣传与展现和国家语言规范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规范城市公示语的翻译、对公示语翻译进行研究和探讨,是城市发展的必经环节。公示语汉英双语建设是城市对外交流、扩大对外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建设与传播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1]。

一、公示语翻译研究现状概述

国外的公示语翻译研究有较长的历史,也形成了成熟而且规范的研究体系。我国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现已成为专家、学者乃至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许多语言学、翻译学学者甚至社会人士,在实践上与理论上对公示语翻译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促进了全国各地语言文化氛围的改善。现有的公示语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公示语概念界定、公示语翻译概论及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2];公示语翻译原则、策略及方法的探讨;基于城市区域或景点的公示语翻译现状调查、案例分析;公示语翻译错误归类、原因分析和规范改进[3];公示语翻译理论应用与研究导向。

这些研究大多以不同的翻译理论来指导公示语的翻译实践,如以功能目的论、文化传播理论、语用学理论等为依据,来阐释公示语翻译实践。整体而言,我国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公示语翻译研究成果丰硕、形式多样化,有专题论文、专著、教材[4]和词典等;公示语翻译研究范围扩大化:从个人研究向团队机构合作研究发展,从大城市向其他地理区域发散,从在国内研究向到港澳地区和国外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发展;公示语翻译研究内容不断深入:从公示语翻译的表形到内质、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的探讨,既有语言文化层面的考察,也有语言外层面(如政府部门与社会舆论的职能与作用)的探究,形成从语言学、翻译学、语用学到社会符号学、文化传播学再到生态学、法学、美学、管理学多学科的整合研究的发展态势[5];公示语翻译研究的方法更加实用化:实证定量和学科交叉研究成为新趋势。

目前关于武汉城市圈之一的鄂南城市公示语的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是空白。本研究通过对鄂南地区的旅游景点、道路交通、休闲娱乐场所以及部分典型企事业机构名称的对外翻译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对收集的双语公示语语料进行数据统计和定量分析,发现鄂南目前的对外宣传翻译总体数量有限,市区内汉英公示语总量也不多,难以与当前的城市国际化发展需求匹配;已有的公示语翻译质量有待提高。这些实际情况从侧面反映了城市区域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二、鄂南区域发展中的公示语英译状况

公示语是一个旅游城市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一个区域的汉英两种语言的公示语应用是否广泛,是这个区域开放程度的直接体现;应用是否规范,是对这个区域国际化程度的检验;翻译是否得法,是这个区域整体素质的直接展现。

通过连续五届的咸宁国际旅游文化节的开展,鄂南的区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咸宁温泉“香城泉都”的形象得到大力的宣传,城市文化建设也有很大的改观。为打造“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鄂南城市国际化语言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很多地方的公示语都有了中英文两种标识。然而,很多公共场合的公示语仍然存在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仍然是鄂南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课题对鄂南城市公示语英文应用进行了实证考察与语料采样。通过对旅游景点、休闲娱乐场所、经济实体和文教卫等机构、道路交通、商业街、酒店、地方品牌等领域的对外翻译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当前鄂南区域发展中的公示语翻译现状。通过对经济开发区的翻译市场、旅游和旅游“节会”的翻译,以及其他隐形的对外宣传资料翻译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香城泉都”的翻译需求。通过对翻译市场进行考察,对鄂南区域发展中以公示语翻译为主的对外翻译状况作全面的了解。课题组分析调查结果,并讨论公示语翻译应用的效度与失误。

鄂南城市公示语主要分布在旅游景点,酒店宾馆,休闲娱乐场所,公共设施如超市、商场、商业街,银行、邮局等服务型行业,行政部门等,其他地方有相应英文翻译的公示语数量较少,即使是在火车站和汽车站这样人口流动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公示语的英文翻译也没有普及。一些现代化气息较浓的大型购物场所,譬如,中百仓储、武商量贩、中商百货、万顺达商业街、温泉购物公园等,在其楼层的导购牌上,双语公示语也不多。

(一)鄂南公示语英译语料收集和数据分析

研究对象:课题组选取鄂南城市主干街道、规模较大的公园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景区等公共场所,以文字、图片形式记录汉英公示语翻译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查,并随机抽取了333个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样本(双语公示语图片和文本)进行整理分类,分析研究结果向社会推广,并应用规范准确的汉英公示语。

本研究涉及鄂南市区道路交通、旅游景点、公共设施、医疗卫生和商业服务的店铺名称、街道路牌、交通宣传和户外广告宣传等汉英双语公示语共36处、333条,对于纯中文或纯图标的公示语则未加以采集。其中,道路交通10条,旅游景点65条,公共设施21条,医疗卫生39条,商业服务39条,休闲娱乐场所70条,社区服务13条,机构单位名称38条,咸宁市博物馆19条,其他19条。具体见表1。现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和探讨。

1.公示语译文分类情况

通过语料整理分析可以看到,公示语翻译总体情况如下:银行、邮局等服务型行业的分支机构,有统一的公示语,语言一般正确。馆店、酒店电梯上固有的使用说明,其英文比较规范,而超市、商场、量贩的上下扶梯上粘贴的公示语往往有错误。旅游景区由专人设计的景区介绍,如“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简介,其英文翻译正确率高。机构单位名称英译多数都标准、正确率高。品牌、商标也多有好的译名。但是具体物件上的英文标识错误多,如“王子蛋糕”包装袋上的广告语翻译就词不达意,而且有明显的语法错误。地方特色的公示语错误多。

表1 公示语英译文本语料分类情况

2.公示语译文错误率分布情况

各类场所的错误译文数分布如表2所示。本次调查的公示语翻译涉及多个领域,本研究主要归为9类:道路交通(鄂南市区街道)、旅游景点(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六潭公园)、商业服务(温泉购物街、中百超市)、医疗卫生(中心医院)、休闲娱乐场所(温泉谷度假区、三江森林温泉度假区)、社区服务(银行、住宅小区)、机构单位名称(企事业单位、商铺门面)、公共设施(公共厕所、公共场所的电梯)、咸宁市博物馆等。其中,公示语错译率最高的是社区服务,达61.54%(实际上,本课题抽查的一个生活小区的公示语情况,其实物标识制作精良,可惜配上的英文翻译几乎个个都有错);错译率最低的是医疗卫生部分的公示语,为10.26%。这些数据反映了公示语翻译应用的真实情况。数据显示,公示语错译率从高到低前三位依次为社区服务61.54%、休闲娱乐场所57.14%、商业服务35.90%。而机构单位名称和咸宁市博物馆的公示语错译率相对较低,分别为21.05%和15.79%。旅游景点和道路交通两类的公示语翻译问题主要是用拼音替代翻译,所以也列入了失误翻译范畴。

表2 各类场所错误译文数分布

3.公示语错误译文具体分布情况

课题组将翻译错误或译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发现有遣词不当、文化差异或背景知识缺乏、拼写错误、语法错误、不地道、乱译、赘译、死译及漏译等情况,可以归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低级语言失误,包括词语拼写错误、大小写不分、乱用标点等拼写失误和名词单复数使用错误、动词形式的错用等语法失误。第二类属于高级语用失误,包括公示语原文语义理解错误、遣词不当、译文逻辑混乱之类的用语不当,英汉文化差异引起的汉英翻译时的译语语气语式不当或文化信息缺失类的文化误译,还包括译文表达不简洁、不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的信息冗余、累述言辞。第三类是翻译方法不当引起的机械对应式的逐字死译、完全交由翻译软件处理造成的机器胡译、原语部分信息遗失的漏译和全用拼音的译犹未译。见表3。

表3 公示语错误翻译语言归类与分布

注:失误百分比=单项失误数量/失误总数(111条);失误率=单项失误数量/调查抽样的语料总数(333条)。

在搜集到的333个公示语英文翻译中,错误或不规范的公示语翻译共111个,将存在问题的公示语翻译从语言角度进行分类,可分为三大类、八小类:拼写失误、语法失误、用语不当、文化误译、信息冗余及累述言辞、逐字死译、机器胡译、漏译或全拼不译。在公示语翻译错误率排名中,机器胡译和用语不当的比率最高。

(二)鄂南城市公示语英译失误分类解析

鄂南城市公示语英译失误有如下特点:

第一,从表2可以看出,错译率最高的是社区服务公示语,从译例中可以看出,一个句子有多种错误,如拼写错误、语法错误、逐字死译、机器胡译等。具体例子如下(画线部分为翻译错误):

(1)温馨提示:尊敬的客户,您存取款时请注意保管好您的随身物品。Reminder:Dear customer,you deposit please take good care of your belonging.

(2)温馨提示:已进入监控系统 请注意文明举止。Reminder:has entered the monitoring system,please attention to manners.

第二,休闲娱乐场所的公示语错译率位居第二,这些翻译失误主要是完全交由翻译软件处理而造成的机器胡译。

(3)警惕火灾,珍惜生命THE VIGILANT FIRE,TREASURES THE LIFE

第三,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背景文化信息存在“欠额翻译”。旅游景点公示语在鄂南城市公示语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是鄂南历史和文化精粹的外在体现。很多景点名称本身就有典故背景,在翻译成英文时尤其有难度。本次调研共调查旅游景区的公示语65条,其中存在错误或值得商榷的有19条,占29.23%,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景点译名不统一。多数旅游景点在不同的公示点有不同的英文译名。例如,陆水湖、三国赤壁古战场、太乙洞、隐水洞、星星竹海这些著名景点,因为译法习惯差异、翻译错误等原因,存在几种译名版本,这样会给观者了解景点带来不便。其指意不明,如“131工程”指示牌译为“131 MILITARY ENGINEERING”,一般观众不明所以,以为是军事工程。实际上,这个观光点不仅仅是一个曾经的军事工程建筑,而且是革命战争时期的防御工事、防空洞兼作战指挥部,现在是军事遗址,所以最好是翻译为No.131 Military Defensive Project(air-raid Shelter)。

背景介绍内容不明确。因为文化背景和观念的不同,不同语言间尤其是东西方之间涉及历史文化的翻译存在一定的难度。要使来桂乡鄂南的外国游客通过这些翻译介绍,真正了解这里的历史和文化,译者不仅要在翻译前进行大量的考证工作,而且要在翻译时,立足外语观者的立场进行转换。但鄂南大部分景区的相关涉外介绍明显没有做到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景区的背景介绍、景点来历典故翻译等,没有补充对本地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的介绍,如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二妃望夫”(Two concubines look forward to their husband)、“孟宗求笋”(Meng-zong seek bamboo shoot)、“胸有成竹”(well-thought-out plan have a card up one’s sleeve)等景点指示牌的公示语就属于文化信息缺省的“欠额翻译”。

指示用语不符合外国语言习惯。在对鄂南区域内的陆水湖、三国赤壁古战场、太乙洞、隐水洞、星星竹海等景区的调研中,发现普遍存在指示性标识用语不规范的现象。译者往往仅根据中文标识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这样的外文标识不仅不能够为外籍人士所理解,还容易因为习惯的不同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如潜山国家森林公园里的公示语“禁止烟火”,这里的“烟火”不仅仅指烟花爆竹,所以“禁止烟火”译作“Ban on fireworks”并不合适。

第四,道路交通指称不一,同名不同译。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概括为“老路牌注拼音,新路牌译不明”。道路交通方面的公示语多集中在道路两侧、交叉路口及高速、高架等的出入口,其功能多为参照功能,即指示行进方向、告知路名、帮助使用者判断所在地等。本次道路交通调研以流量大、外籍观光客出现几率高、路况较好的道路为主要目标,重点选取了咸宁大道、银泉路、长安大道、碧桂园等几条干道。结果在被抽样调查的为数不多的10条标识语中,存在翻译问题的比率高达30%。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课题组发现,市区的道路公示标牌的翻译大多数还是由汉语拼音组成,如“职业技术学院(东门)Zhi Ye Ji Shu Xue Yuan (dong men)”。因为制作时间不同,同一道路不同路段标识的翻译存在同路不同名的现象。还有许多必要路段公示语缺少英译注明,有英译的少数标识语又是机器胡译,如“咸宁市廉正公园由此进Independent Park this into Xianning”,令人瞠目结舌。

三、对策与建议

公示语翻译是一种对外宣传翻译,而对外宣传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因此,当前地方城市的公示语翻译建设及文字规范工作应当多学习大城市的经验,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提高地方城市文化水准,促进城市文明健康发展。应加强公示语语言运用情况研究、公示语翻译推广以及城市语言形象管理研究,加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发挥公示语正面积极的传播作用。公示语翻译质量责任方包括委托人、译者、译协、翻译机构或群体、高校或研究机构、目标文本使用者、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及媒体等。其中管理部门应该把公示语写作[6]和翻译作为城市形象的系统工程进行建设。公示语翻译质量的提高既要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也要从外部管理上促成改进。

公示语翻译既需要多方的参与,还需要多方的协作。而针对目前鄂南城市公示语翻译的现状,我们要在翻译理论上有所创新、翻译实践上有所突破,集社会之力,努力消除公示语误译、硬译和乱译现象,提倡赏心悦目、传神会意、简明有力而且注重公示语现场效果的语用翻译[7]。还可以采取具体的改善措施:一从应用范围上规范外文的使用,有需求、有市场的物品、场合、实景等,统一制作印发外文。二是在公共服务行业推广并正确使用外文。对于已经存在的外文标语、公示牌、布告牌、品牌介绍、旅游风景介绍,进行统一清理、勘误校正,重新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替换。三是强化已有一定影响的、已经形成规模的、正确规范的外文宣传,扩大正面影响和对外宣传。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建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既需要公众的重视,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协作。

[1]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 逐步确定参照性译文[J].中国翻译,2006(6).

[2]杨永和.我国新世纪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2009(3).

[3]王银泉,陈新仁.城市标识用语英译失误及其实例剖析[J].中国翻译,2004(2).

[4]吕和发,蒋璐.公示语翻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邹彦群,满颖,孟艳梅.公示语翻译研究十年综述[J].上海翻译,2011(4).

[6]王守仁.公共标志英文译写指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吴伟雄.跳出标语译标语,现场见效最相宜——中文标语英译的语句特点与现场效果[J].上海翻译,2006(2).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A Survey on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in E’nan Region

LiuGuilanSongyuXixi

(ForeignLanguageDepartment,Hube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Xianning437100)

At present,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nvironment in E’Nan region has been improved obviously,and there are two kinds of signs in the public signs in many places.However,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public signs in many public places.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in E’nan region,it should be innovate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breakthrough in translation practice,we strive to eliminate the phenomenon of mis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rigid translation and random translation together the power of the community.

public signs;pragmatic translation;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15-03-20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3d113)

刘桂兰(1970-),女,湖北咸宁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

H315.9

A

1673-1395 (2015)07-0073-04

① 本文属湖北科技学院第六期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310927039)产出论文。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