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时代价值——基于“中国梦”的视角

2015-03-28 09:20高军龙,寇荷超
怀化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国梦价值大学生

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时代价值——基于“中国梦”的视角

高军龙,寇荷超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摘要: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再次泛滥对大学生危害巨大。习总书记提出的当代“中国梦”增强了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信心,因此,在“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下当代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党和国家、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具有划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5)01-0046-04

Abstract:The college students are qualified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to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hope of the motherland and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In recent years a second flooding of the thoughts of historical nihilism has done great harm to the college students.The contemporary“Chinese dream”put forward by th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trengthens the confidenc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resisting the thoughts of historical nihilism.So it has the epoch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the party,the state,the society and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 for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resist the historical nihilism.

收稿日期:2015-01-04

作者简介:高军龙,1988年生,男,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The Time Valu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Resisting the Historical Nihilism Though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Chinese Dream”

GAO Jun-long,KOU He-chao

(SchoolofMarxism,ChinaWestNormal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637009)

Key words:Chinese dream;college students;historical nihilism thought;value

寇荷超,1971年生,男,四川阆中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各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迎合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和对社会主义道路还能走多远的质疑的心理状态,在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恶意地散布“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共产主义渺茫论”等错误理论观点的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重新泛起且波及到了历史界、教育界等多个领域,成为对我国危害巨大的社会思潮之一,对我国思想界造成了极大地困扰,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危害巨大。“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主要是指它对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的历史加以歪曲、否定。它从历史领域入手,妄图通过否定历史来否定现实,除掉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依据,否定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和合法地位,以实现消解或取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1]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危害巨大,特别是严重冲击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然而新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一系列科学的理论观点,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了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信心。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成为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中国梦”的视域下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也具有划时代的价值意义。

一、“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原因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这‘三个必须’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指明了方向。”[2]由此说来“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然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严重地冲击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致使部分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艰苦历程中,没有明确地坚定“中国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充分地弘扬“中国精神”,也不能完全地凝聚“中国力量”,因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实现“中国梦”首当其冲的思想障碍。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中国梦”是背道而驰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国梦”的实现。

(一)历史虚无主义通过诋毁和否定“中国道路”来阻碍“中国梦”的实现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以“理性思考”为名,向大学生灌输“告别革命论”等错误理论观点,通过否定党领导的革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鼓吹资本主义道路才是中国的必然选择。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总之,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决不允许否定或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四项基本原则永远是我们立国、治国、强国之本。”[3]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动摇了社会主义道路就动摇了社会主义事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因此,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对实现“中国梦”至关重要。然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鼓吹的关于中国道路方面的错误理论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致使部分大学生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甚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错误的。因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了“三个必须”中的“必须走中国道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削弱“中国力量”来阻碍“中国梦”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和国际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程度的加深和广度的扩大,我国的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的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培养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是关键。因此,大学生的培养决定着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存亡。“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4]由此说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然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严重冲击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扭曲了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严重地削弱了大学生的力量,导致部分大学生不愿意跟党走,致使不能完全地凝聚“中国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梦”的实现。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污蔑和诋毁“中国精神”来阻碍“中国梦”的实现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诋毁党的革命和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也包括“红色精神”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中所形成的以爱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自力更生、不怕困难和牺牲、不畏强暴、敢于拼搏、取得胜利的革命精神的凝结,具体表现为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5]。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的“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由此可知“红色精神”就是实现“中国梦”所必需的“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诋毁“红色精神”,致使部分大学生不去积极培养和弘扬“红色精神”,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国梦”的实现。

二、“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得到空前的提高。自习总书记提出当代“中国梦”以来,全国上下处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战略机遇期。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2]这个时期是个关键时期,恰恰在这个关键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重新泛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性质的错误思潮,带有巨大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在无形中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特别是严重冲击了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最终减缓了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因此在“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划时代的价值。在“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下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安定有序、人民生活的富足,对党和国家的意义非凡。

(一)党和国家的层面

1.“中国梦”正确引导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党的权威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打着“重新评价”和“重写历史”的旗号,恶意地歪曲和诋毁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历史及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诋毁党的形象和执政地位,严重地损害了党的权威。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代“中国梦”以来,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成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引导大学生理解和接受中国梦丰富的价值意蕴与深刻的时代内涵,正是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现实进行的一场生动的主题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成长道路的需要,也是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动力,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才学与能力的需要。”[6]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严重冲击,在“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下加强大学生“中国梦”相关知识的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和爱党情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党的深厚感情,有助于大学生更有效地抵制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力地打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嚣张气焰,最终有效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党的权威。

2.“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助于巩固党领导的革命的合法性地位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直诋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它不承认党领导的革命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混淆视听,迷惑大学生,致使大学生片面地看待党所领导的革命,甚至导致部分大学生认为党所领导的革命是错误的,最终否定革命所取得的成果。由此看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当务之急。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是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爱党情怀,培养大学生的爱党情感,因此,在“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下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根源上都是错的,使大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是正当的、合理的,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是正义的,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是符合历史规律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巩固了党所领导的革命的合法性地位。

3.在“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感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恶意地歪曲和放大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其目的就是用这些令人嗤之以鼻的手段,诋毁党领导的革命、否定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蛊惑,部分大学生更容易把焦点放在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所犯的错误上,致使部分大学生不能科学、合理、客观和全面地认识党的历史,最终削弱他们对党的认同感。然而当代“中国梦”正是在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令世界为之震惊的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那么加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用“中国梦”引导大学生,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党情怀,培养大学生对党的深厚感情,最终消除对党的猜疑,毫不犹豫地拥护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拥护党的领导领导,跟党走,同一切污蔑中国共产党和损害党的良好形象的行为作斗争。因此,在“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下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愿意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奋斗。

(二)大学生自身

“中国梦”的正确引导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抵制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同。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2]因此,大学生在“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下可以有效地抵制和防范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认为“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自身具有以下价值。

1.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性质的错误思潮,它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隐蔽性,它所宣称的历史事实是伪历史事实,它们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认为资本主义道路才是中国该走的路,它们美化帝国主义的殖民入侵。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歪曲历史事实,颠倒黑白,阻碍了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因此,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历史观是对历史事实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对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褒贬,直接影响到对当今所发生的相关人物、现象和事件的价值判断。所以说,历史观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7]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至关重要。自当代“中国梦”提出以来,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成为大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梦想,说到底是一国价值追求的体现,用国家梦想引领国人,就是用国家的价值理念引领国人,在人们的思想中贯穿国家价值,通过人们的行为实现国家价值。”[6]由此说来“中国梦”就是我们国家价值追求的体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那么用“中国梦”引导大学生就是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然后促使大学生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来面目,增强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信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明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他们应该走的人生路;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使他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实现世界人民共同的“世界梦”而奋斗;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懂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才是有价值的,才值得他们为此奋斗终生。

2.有助于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大学生在“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下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明确自身的人生目的,端正自身的人生态度,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的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康庄大道,才是自身至死不渝所要坚定走的“中国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无论封闭僵化的老路,还是改旗易帜的邪路,都是绝路、死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这是一条通往复兴梦想的康庄大道、人间正道。”[2]因此,在“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助于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增加了同历史虚无主义所鼓吹的资本主义道路作斗争的信心。

3.有助于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观

“中国梦”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在“中国梦”的正确引导可以促使大学生坚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观,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理论实质——“历史唯心主义”划清界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实际赋予中国梦的时代内涵。在中国梦中,有国家大梦也有国民小梦,有对物质富足的追求,也有对精神幸福的期盼;国家大梦与国民小梦相互成就,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并行不悖,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和人文关怀。”[6]因此,“中国梦”的提出不是胡编乱造,“中国梦”的提出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以,“中国梦”的提出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我国时代发展潮流的。那么大学生在“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更加坚定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信马克思唯物史观,集聚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斗争的力量,增强同以历史唯心主义为理论依据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斗争的信心,进而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划清界限。

4.有助于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面向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2]那么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至关重要。加强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用“中国梦”正确引导大学生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潜质,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精神。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8]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需要我们中华儿女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的伟大事业,必会产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等“中国精神”。在“中国梦”的正确引导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中国精神”,通过内化和外化的相互作用,促使大学生具备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思想意识和能力,进而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个牢笼里挣脱出来,带着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和完善自己,逐步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让自身朝向“四有新人”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梅荣政,杨瑞.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与危害[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67-69.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5]李贤海,李文瑞.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思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19-22,57.

[6]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3,(17):38-44.

[7]李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J].高校理论战线,2008(10).

[8]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6.

猜你喜欢
中国梦价值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