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2015-03-29 08:58史兴涛丁汉东
湖北植保 2015年2期
关键词:市售赤霉病防治效果

史兴涛 丁汉东

(湖北省房县植保站 442100)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成~2成,大流行年份可减产5成~6成,甚至绝收。为了能够更好的防治小麦赤霉病,本试验选用五种不同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通过试验验证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对作物安全的药剂,供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选设在湖北省房县白鹤镇付家村。试验区地势较平坦,肥力良好。小麦与玉米套作。小麦于2013年10月有19日播种。条播,用种量8kg/667m2。

1.2 供试药剂

25%氰烯菌酯SC(市售,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市售,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市售,湖北蕲农化工有限公司)

250g/L嘧菌酯悬浮剂(市售,英国先正达有限公司)

250g/L戊唑醇水乳剂(市售,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1.3 试验处理

试验共设6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8个小区。

处理1:25%氰烯菌酯SC100ml/667m2

处理2: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667m2

处理3: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667m2

处理4:250g/L戊唑醇水乳剂32g/667m2

处理5:250g/L嘧菌酯悬浮剂66.7g/667m2

处理6:空白对照

1.4 施药方法

按每667m2用药量折算小区用药量,667m2用水50L喷雾。直接针对麦穗施药,不漏喷、重喷。试验于2014年4月22日下午第一次施药,施药时小麦处于扬花期,赤霉病开始侵染为害,4月30日第二次施药。

1.5 调查方法

第2次施药20d后进行防效调查,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调查100穗,共计500穗,以麦穗上病穗面积占整个麦穗面积的百分率进行分级调查。分级标准如下:

0级:全穗无病;

1级:感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下;

3级:感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5级:感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7级:感病穗面积占全穗面积四分之三以上;药效计算方法

2 结果分析

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小麦成熟后,按作物栽培测产要求进行测产,与空白对照相比计算增产效果。结果见表1、表2。

表1 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5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都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处理5防效最高为88.71%,处理1和处理4次之,防效分别是86.16%和82.26%,处理3防效最低为63.24%。处理5和处理4之间差异显著。处理5和处理1间差异不显著。

表2 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测产结果

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和对照相比都表现增产效果。处理1增产率最高为11.32%,处理4和处理5增产率分别为9.72%和9.04%。处理2和处理3增产率分别为4.68%和4.62%。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试验得出,25%氰烯菌酯SC、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g/L戊唑醇水乳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都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5%氰烯菌酯SC、250g/L戊唑醇水乳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较好。建议此3种药剂作为小麦赤霉病防治的有效药剂,在实际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市售赤霉病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四川市售白芍饮片质量调研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14种市售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
市售泡菜中生物胺含量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