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平老师辨治胃脘痛经验

2015-04-04 11:16
陕西中医 2015年8期
关键词:二陈汤舌苔紫苏

刘 挺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中医科(榆林719000)

李世平老师辨治胃脘痛经验

刘 挺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中医科(榆林719000)

目的:介绍李世平老师辨治胃脘痛 的治疗经验。方法:以胃脘痛的性质和规律为辨证要点,结合伴随症状、舌脉等因素分型论治,列举临床常见痞痛、暴痛、坠痛、隐痛四个证型为例选择方药,所选经验方分别为紫苏二陈汤,自拟寒痛方,补中益气汤,黄芪健中汤。结论:胃脘痛是各种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发生率高,疼痛的性质以“痞痛、暴痛、坠痛、隐痛”为常见,紫苏二陈汤,自拟寒痛方,补中益气汤,黄芪健中汤为治疗常见胃脘痛的有效方。

李世平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工作五十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各种胃病的诊治中积累了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方法。认为胃脘痛病因多端,症情复杂,为胃病的主要症状,若以常见类型论治,难以概括临床各类胃脘痛的因、症、脉、治,故主张以胃脘痛的性质和规律为辨证要点,结合伴随症状、舌脉等因素分型论治,屡获良效。现将老师在胃脘痛的辨治方面的理法方药介绍如下,以供同道临证参考。

1 痞 痛 胃脘痞满不适,时时作痛,食后更甚,痞甚痛亦甚,痞轻痛亦轻。若食物停于上脘,终日不化,或吸入之气聚于胃部长久不散,甚至胃脘隆起,按之似水声漉漉,为脾胃气机郁滞所致,治以调理中焦气机为主,多用辛香理气之品;若胃脘痞闷,攻撑作痛,痛及两胁,哎气得缓,脉弦者,为肝气横逆犯胃,药用香附、香橼、柴胡、佛手、青皮等调达肝气之品;若遇寒为甚,虽痞胀痛而喜温喜按者为寒邪犯于太阴,中焦阳气无力运行之故,宜用温散之品,如丁香、干姜、良姜、附子、桂枝、乌药之类;若痞痛而舌苔白厚黏腻,为痰湿停于中焦,宜用芳香辛燥之藿香、佩兰、苍术、半夏、木香、茯苓之类;若因食积而痞,嗳气食臭,加焦三仙、莱菔子、厚朴等行气、消导之品。总之,痞痛属气滞作痛,其特点是疼痛与痞胀同时出现,苏梗、枳壳、陈皮等行气宽中之药在所必用。慢性胃病多有嗳气、痞满等气机不畅的表现,病机表现为虚实夹杂,故还当扶正祛邪并举,扶正的同时,兼顾调理气机,治疗标实之症[1];若疼痛较久较甚者,还可加入活血行气之品,如当归、延胡索、川楝子、五灵脂、乳香、没药等。老师常用经验方为紫苏二陈汤:对于中焦脾胃之痛,老师采用“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法则,用药既不失之太薄,亦不过于厚重,因脾胃居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故治用清泄,或攻下,或养阴生津等法,均需安护脾胃功能[1]。所以治疗时注重调理脾胃气机,以使脾升胃降,相因为用。

典型病例 周某,男,40岁,干部。1987年7月21日初诊:胃脘痛、返酸、嗳气十余年,时轻时重,经中西药配合治疗效果不明显。近七八年来,症状逐渐加重,疼痛持续不解,连及右胁及腰背,且吞酸嗳气,胃脘痞满。诊见面色红润光泽,形体肥胖,舌质红,舌苔薄而黄,脉弦滑有力。辨病:胃脘痛,辨证:肝气犯胃型,方药:柴胡疏肝散合五香丸加味:白芍、蒲公英各15g,柴胡12g,枳壳、甘草、香附、川芎、牵牛子、五灵脂、延胡索、川楝子各10g,青皮6g,黄连3g。10剂,水煎服。二诊:胃脘痛消失,舌质转淡红,脉转和缓,仍感纳差少食,心下时有痞满。证为肝气舒而胃气仍滞。方用紫苏二陈汤:茯苓15g,紫苏、陈皮、半夏、香附、乌药、枳壳、草蔻各10g,青皮、丁香各6g,5剂,水煎服。三诊:诸症消失,纳食明显增加。诊见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缓。随访3年未复发。

2 暴 痛 胃脘突然痛不可忍,发无休止,辗转反侧,呻吟不迭,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手足厥逆。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沉迟。此乃脾胃阳气素虚,寒邪直中,凝聚中焦,脉络收引拘急使然。其痛正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故卒而痛。”病邪犯胃,或病久正伤,脾胃气机运行迟滞,郁结不通,势必造成营血运行失畅[2]。治以重剂辛热香燥之品,驱散阴寒,温运内阳,祛邪扶正。常用自拟寒痛方以行气、散寒、活血、止痛。此症为寒实症,用药不必有耗散之虑。另外食积也可引起胃脘暴痛,但必须有暴饮暴食史可询,且脉象弦滑而不沉,可资鉴别。食积者用吐法继以消导即可。而此类症侯常常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病情危重,只有医者有胆有识,守方治疗,才可治本。

典型病例 李某,男,44岁,工人。1997年12月9日初诊:胃脘痛反复发作5年,就诊前一天,突然剧烈疼痛,持续不解,胃脘胀满,泛吐清水。诊见面清肢冷,呻吟不止,舌质淡白,脉沉迟无力。证属寒邪凝滞中焦,胃络收引掬急。治宜大剂辛热之药,方可驱散阴寒之邪。方选寒痛方。附子、肉桂、干姜、党参、白术、炙甘草、木香、草豆蔻、苍术、陈皮、半夏、茯苓、山楂、香附、牵牛子、五灵脂、延胡索各10g,沉香5g。服1剂痛减,服2剂痛止,服9剂诸症皆除。随访3年未复发。

此外,老师认为胃脘暴痛除与寒邪直中关系密切外,还与肝气暴怒有关,需以行气之法着手治疗,曾治一青壮年男性患者,素无胃病,由于情志严重损伤,突然胃脘暴痛,痛不可抑,问其病因,患者拒诉。老师根据脉象辨证为气滞化火胃痛,急予丹栀逍遥散合金玲子散1剂,急煎服下,疼痛立刻缓解,再服,胃痛消失无复发。此乃肝胆脾胃同治之法,调理肝脾法,(即抑木扶土法;疏肝理气,以助脾健运,适宜于肝郁乘脾之肝脾不和证;平肝和胃,平肝利胆,以抑胃逆之气,适宜于肝气犯胃,胃气上逆之肝胃不和证[3]。

3 坠 痛 胃脘痛绵绵不休,空腹痛甚,得食稍缓,食后少倾又痛,兼胃部沉坠胀满感,站立及行走时症状加重,平卧时减轻。此类患者大多素体虚弱,形体消瘦,精神欠佳,或肠鸣泄泻,嗳气低频,或气短乏力,喜卧恶动。证乃脾胃气虚,升降失调,中气下陷。治当健脾养胃,益气升阳。方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延胡索等,兼以理气活血止痛。若舌红无苔,为胃阴亦虚,加木瓜、白芍、石斛、玉竹等养胃阴药。此型胃脘痛可见于西医之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中医辨病又似虚劳。治疗时,补气升阳,需防温燥伤阴,行气活血,需防耗散原气,益胃养阴需防滋腻碍脾。宜参合诸法,轻剂久服。待脾胃之气恢复则疼痛自消。“脾宜甘温,胃宜甘凉”,“治脾胃以升发脾阳为主”[4]。

典型病例 王某,女,59岁,干部。1987年7月22日初诊,胃脘沉坠疼痛反复发作6年,伴疲乏无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喜平卧而不可久立,时肠鸣便汤。动则坠痛益甚,休息后减轻。诊见面色淡白少华,形体消瘦,舌淡苔白,脉细缓。初因其坠痛较甚,考虑气机郁滞偏甚,处以紫苏二陈汤加延胡索,服3剂后,诸症如故且气短乏力益甚,显系中气下陷,中气不足,无力运行使然。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炙黄芪15g,党参、白术、陈皮、木瓜、茯苓、醋白芍、炙甘草、紫苏各10g,红参、炙升麻、醋柴胡、丁香各5g、黄连3g。连服月余,诸症逐渐消失。诊见面色淡红有泽,精神转佳,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缓有力。遵循慢性胃病应以养为原则,“养”者,顾护胃气,健运脾土[4]。

4 隐 痛 胃痛隐隐,时作时止,时轻时重,喜温喜按,得食痛减,遇寒加重,时伴返酸,嗳气,口干口苦,乏力,腰膝酸软,大便稀,小便黄之症。面色淡白有光泽,四末欠温,精神欠佳,舌质暗淡,舌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证属中焦虚寒,气血两虚,阳气无力温煦、气血不能充养脉络的不荣之痛。治宜温脾暖胃,补益中焦。方用黄芪健中汤加味,以健脾益气,温中止痛。脾胃虚寒型胃痛是临床常见的胃痛类型,患病率占到胃脘痛的30%左右。老师治疗胃脘隐隐作痛,主要以补为法。但有些病例由于“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生病起于过用,过则伤其正也,若贪爽口而避忌,则疾病潜生[5],所以老师临床对于“过用伤正”、过食寒凉滋腻之物引起的脾胃虚寒症,主张采取先祛邪,后扶正的治疗方法,频频药症相合,获取满意疗效。

典型病例 魏某,男,62岁,干部。胃脘痛、饥饿甚,得食痛缓,喜温喜按,喜热饮,伴返酸、哎气、腹胀、纳差、口干口苦、时恶心、畏寒、疲乏、小便清长、大便时溏,反复发作30余年,经中西药配合治疗时有减轻,但未获愈。于1999年8月14日初诊:诊见面色淡红有泽,形体偏瘦,舌质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缓。辨病:胃脘痛;辨证:脾胃虚寒型;治则:温中散寒,和胃止痛;方药:炙黄芪、炒白芍、茯苓、乌贼骨各15g。香附、高良姜、半夏、陈皮、延胡索、川楝子、黄芩、白术、炒麦芽各10g,炙甘草6g,桂枝5g。5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述5剂药后诸症悉除,诊见舌质大小适中,舌两边齿痕变浅,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有力。嘱停药观察。随访10年未复发。

[1] 谢西汉,潘林平,陈国成.健脾养胃为主治疗慢性胃病浅析[J].陕西中医,2012,33(4):507-508.

[2] 朱昱翎,白宇宁,姚乃礼.从“脾虚络阻毒损”认识胃癌前病变胃粘膜屏障损伤及其辨证思路[J].中医杂志,2013,54(10):817-819.

[3] 王 锦,陈秀芩.浅述肝胆与脾胃的关系及肝脾同治[J].陕西中医,2012,33(2):203-204.

[4] 郭冠英.榆林百年医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3-148.

[5] 田雪芳, 陈泽涛,王振国,等.“胃喜为补”对临床的启示[J].中医杂志,2013,54(19):1708-1710.

(收稿2015-04-03;修回2015-05-07)

胃脘痛/中医药疗法 二陈汤/治疗应用 补中益气汤/治疗应用 黄芪健中汤/治疗应用

R256.33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08.055

猜你喜欢
二陈汤舌苔紫苏
应用中药“二陈汤”合“止嗽散”加麻黄、杏仁、黄芪、党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One Case of Professor ZHAO Ju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Height After Menstrual Onsets
岁岁紫苏
宝宝需要清洁舌苔吗
刷牙别忘清理舌苔
舌苔厚腻 原来是湿气太重
二陈汤加减影响睡眠期上气道-食管压力研究
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治疗卵巢囊肿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