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峪生态景观型小流域治理实践

2015-04-06 05:20姚俊北济南市长清区水务局山东济南250399
山东水利 2015年5期
关键词:小流域生态保护水土保持

姚俊北,赵 云,张 功(济南市长清区水务局,山东 济南 250399)

青龙峪生态景观型小流域治理实践

姚俊北,赵云,张功
(济南市长清区水务局,山东 济南 250399)

【摘要】生态休闲旅游型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是现代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一项新探索,能够同时兼顾生态建设、富民建设和长远发展。长清区表龙峪小流域治理工程充分地把生态、绿化与农民致富三项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多赢之路。

【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流域;生态保护;休闲旅游型

近年来,济南市长清区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把生态治理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青龙峪小流域治理工程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双泉镇南部,是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该项目在制定方案、组织实施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放眼长远科学规划,定位为生态休闲旅游型小流域进行建设,建成后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市小流域治理工程的亮点项目。

1 主要建设成就

1.1流域森林资源全面恢复

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种植水保林100hm2,并在25°坡以上实施退耕还林还果的经济林53hm2,该流域森林资源得到全面恢复。目前,该流域有林地面积已由建国初的不足266.67hm2增加到2933.33hm2,净增2666.66hm2;森林覆盖率由 17.5%提高到46.5%,净增29个百分点,位居全市前列。群山松柏苍翠、林果飘香,村庄绿树掩映、花满枝头,房前屋后、路边渠旁、田埂地堰,到处绿意盎然,锦绣无限。老百姓看在眼里、美在心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自编了顺口溜:“出门花儿俏,山上果儿笑,河里有鱼钓,林中有鸟叫,从来没想到,神仙乐逍遥。”

1.2流域河道水系全面整治

长清区因其境内有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项目所在地双泉镇以泉得名。为了保护这些自然所赐,在该项小流域治理工程中因势修建蓄水坝1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km2,并突出抓好流域内“梦龙泉”、“碧霞泉”、“满井泉”、“黄鹂泉”、“五井泉”、“钱泉”、“清泉”等10几眼泉的保护与发掘,使一眼眼泉水像一颗颗珍珠一样展现出神奇的魅力。

目前,该项目所在的双泉镇的水上长廊连接4座小(2)型水库和84座塘坝,呈现出塘坝蓄水充足、湖面碧波荡漾、山间流水潺潺、河面水禽嘻戏的景象,实现了青山涵绿水、绿水养青山、青山绿水友好依存的良性循环。“四面云山不墨画,一渠涧水无弦琴”,明朝秀才胡连的两句诗勾画出了这方山水的真性情。

1.3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林木资源的快速增加使该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并为济南周边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项目区内有野生植物600余种,木本植物有54科180余种,野生动物有360余种,鸟类有300余种,满山遍野的生态林木成为各类动物的绿色伊甸园,百灵、鹦鹉、五彩山鸡、戴胜、白鹭成为山乡居民的友好邻居,甚至北上南下的天鹅也时常光顾此地。茂密的森林、繁盛的植被充分发挥了蓄水保土、调节气候、增加降水、净化空气的功能。这里虽然山不高、坡不陡,但却做到了 “小雨中雨不下山,大雨清流缓出川”。黄鹂泉、五眼井、满井泉、梦龙泉及双泉泉水喷涌,即使在枯水季节,大河小溪依旧清水潺潺,长年不断。

据观测,该项目区年平均气温比济南、长清市区低3~6°C,年均降水量达到653mm,是山东降水最丰沛的地区之一。该项目区森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5万t,释放氧气1万t,成为名符其实的省城绿色屏障和后花园。

1.4生态旅游业兴起

目前,该项目区内经济林果树已到丰果期,已建成一处核桃精品园区,成为项目所在双泉镇10大核桃林果精品园区之一,面积达到1333.33hm2,加之春芽、石榴、寿桃、樱桃、爱宕梨、苹果、板栗、花椒等其它林果,项目区所在地林果面积已近1466.67hm2,常年各类果品产量达到200万t,项目区所在的双泉镇政府充分利用该小流域的治理成果,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开发园区点、打造观光线,举办各类果品采摘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到这里观光、采摘、旅游,每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000万元,带动了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收益。

2 建设措施

2.1编制符合当地实际特色的治理方案

该项目在制定方案时对当地的土层、天气、历史等因素进行认真研究,又对当地的林木种植和生长条件进行了考察,最终提出了“立足山区涵养水源实际,发挥山区林果种植特色,建立生态休闲旅游型稳定增收产业”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把生态治理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2.2统筹兼顾,放眼长远发展

长清的水保治理工作始终坚持一整一条峪,一治一座山,科学统筹植树造林、河道整治、打井配套、绿化道路等工作,经过2年的持续建设,青龙峪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区已成为“风车一转水上山、涝能排水旱能灌、林成网、坝成梯,路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工程,大大提高了项目区的土地质量和利用率,改善了生态状况和水利设施条件,有效地提高了土地质量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项目区的长远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严格执法,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积极宣传“谁造林、谁管理、谁经营、谁受益”的政策,对植树种果积极性高的农户采取鼓励和扶持措施。同时,规定“禁止放牧,禁止污染,禁止砍伐,禁止开荒”四条禁令。充分发挥执法部门和承包户的作用,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执法检查,建立专业护林队伍常年进行巡护,同时严格控制林木采伐,严厉打击盗伐、滥伐行为,有效保护了造林成果。

3 几点启示

3.1兼顾水保治理和生态建设

长清区水保治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治理战略,把种植水保林和经济林作为实施这一战略的途径,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实施河道整治、涵养水源,使生态环境步入了良性循环。

3.2兼顾生态建设与富民建设

生态为了富民,富民才能保护生态。富民是生态发展的目标,也是生态发展的基础。只有把生态建设与群众利益有机结合起来,生态发展才有持久的驱动力。长清区的水保治理在实施生态建设战略中充分认识到生态建设与村民治富的辩证关系,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一起抓,形成了以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以农民增收拉动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

3.3牢固树立持久的科学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要建设好生态休闲旅游型小流域,必须树立长期发展的观念,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坚定世世代代不动摇的决心,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以保护为主的总前提下加快发展,把生态绿化与农民致富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多赢之路。

(责任编辑张玉燕)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5-0060-02

作者简介:姚俊北(1984—),男,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小流域生态保护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建昌县兴隆沟小流域治理项目效益分析
贵阳生态保护法庭的成立与发展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探讨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