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林纾研究概况

2015-04-06 02:19肖志兵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林译林纾小说

肖志兵

(福建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8)

百年来林纾研究概况

肖志兵

(福建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8)

林纾研究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相关研究文献众多。收集、整理、分析这些文献,可以对林纾研究的整个历史进行描述。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涉及林纾研究的态势、分期、层级、内容,发现林纾研究的成绩和缺憾,并对未来的林纾研究进行预测。

林纾; 林纾研究; 文献综述

1897年,林纾的诗集《闽中新乐府》在福州以魏瀚刻本印行,是书为林纾第一部公开出版的文学作品集,意味着他就此迈入文坛。魏瀚做《〈闽中新乐府〉序》,提到诗歌的功用,言林纾诗歌可以震聩时人,“为功岂不伟乎”。至于诗歌的体裁,魏瀚认为“新乐府之体,固不妨为俚鄙者也。”[1]265该序可视为第一篇正式(公开出版)研究林纾的文章。此后117年间(本文文献收集至2013年),林纾研究几经起伏,分析相关出版物的各项数据和研究内容,可以发现这一研究的成绩和缺憾,并对未来进行预测。

一、林纾研究的态势

截止2013年,本研究共收集文献条目1 527项。如表1所列,其中外文文献49项(仅指境外出版的英文和日文文献,但不包括用英文撰写的学位论文),中文专著33项,中文论著75项(指书中章节专门冠以“林纾”“林琴南”或“林译”的中文著作),学位论文242项(含英文学位论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32项,硕士学位论文210项),中文期刊论文1 128项(包括林译小说中他人所做序跋及诗文唱和)。

1.从表1可以看出林纾研究条目最多的为中文期刊论文,占全部文献数量的73.87%; 2.数量较多的是各个高校及研究所的学位论文,占15.85%,这一数量表明新生的研究力量正在加入到林纾研究这个队伍中来;3.中文著作里面有单独章节论及林纾的作品,主要分布在文学史和翻译史当中,占4.91%,这表明林纾是文学史和翻译史当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4.中国大陆以外的林纾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其研究成果均以日文出版。香港学者以英文发表了一些论文,美国也有学者从事过林纾研究,这些外文文献的数量表明林纾研究的国际化程度还不高,没有掀起国际研究热潮;5.林纾研究中最具份量的是研究专著的出版,各个时期的专著奠定了后续研究的基础,表1所示专著数量在文献总数中最少,只有2.16%,这意味着林纾研究的总体质量还有待提高,在绝对数量居高的背景下,林纾研究的精品还是太少。

表1 林纾研究总文献数量

二、林纾研究的分期

林纾研究横跨117年的时间,根据其生卒(1852-1924)年份以及中国现当代史的走向,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如表2所示):第一阶段为1897-1924年,以林纾的故去为分界点,可视为林纾研究的“发轫期”;第二阶段为1925-1949年,随着林纾之死,林纾不再是热点话题,林纾研究进入“发展期”(以《林琴南》为代表);第三阶段为1950-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林纾形象已经彻底走向反面,对林纾已有“定论”,该阶段为林纾研究的“沉寂期”;第四阶段为1980-1999年,林纾研究随着时代的开放步入到“兴盛期”,从此开启了林纾的“翻身史”;第五阶段为2000-2013年,步入新世纪之后,林纾研究进入多元化时代的“繁荣期”。

表2 林纾研究文献分期情况表

如果把林纾研究文献按每10年为一期进行归类的话,117年共分为12期,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到林纾研究的进程。如表3所示,1917-1926年为林纾研究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个时期有两处特别的时间节点: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二是林纾之死。2007-2013年这个阶段只有7年时间,这个阶段出产的文献数量最多,占总文献53.83%,一半以上的文献出自于这个时期。

表3 每十年林纾研究文献数量统计表

如果把年度林纾研究文献的峰值进行描绘,可以发现令人更加震惊的数据。如表4所示,单年度文献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11年,达154项(计有外文文献1项,中文专著2项,中文论著2项,学位论文27项,中文期刊论文122项),为总文献的10.09%。这一年是林纾研究的最高峰。

表4揭示的年度文献前10位中,1919年排名第10位,计49项。是年,林纾遭遇新文化派发起的舆论围剿,《每周评论》几乎成了批判林纾的专号,甚至有一期扩版刊登多达17篇声援新文化派、谴责林纾的文章。梳理这一年的文献,可以发现林纾的“反面形象”是如何构建出来的。

表4 年度文献数量前10位

三、林纾研究的层级

如果把林纾研究的中文期刊论文分为4个层级(CSSCI权威期刊类、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类、人文普通期刊类、综合边缘期刊类)的话,权威期刊论文数量和比例均占少数,核心类期刊论文约占1/4强,剩余的论文都属于普通类,甚至边缘类,其影响和价值均会打折扣。这种分布状况正是当前学术研究论文发表的特点,当然也与核心期刊检索确立的时间有必然的联系。

自1998年有CSSCI 这一检索以来,关于林纾研究的中文权威期刊论文有137篇,占1998年以来所有中文期刊文献(784篇)的17.47%。据表5可以看出,林纾研究的中坚力量来自于中国文学研究这一方面。但是从绝对数量上来看,权威刊物登的林纾研究论文还是偏少,高质量论文持续增加有助于林纾研究获得更高的学术地位。

表5 CSSCI来源期刊出版排名前5位

据1992以来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关于林纾研究的中文期刊论文有215篇,占1992年以来所有中文期刊文献(826篇)的26.03%。这个数据的得出跟该目录的来源期刊范围大有直接的关系,从另外的侧面可以看出,林纾研究的论文发表路径比较广、数量多。

福建省内的科研机构对于林纾的关注度一直都比较高(见表6),1980年以来共发表论文102篇,占1980年以来所有中文期刊文献(923篇)的11.05%。其中《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刊发的论文最早,时间跨度最长,影响力最大;《福建工程学院学报》以绝对的数量占得34.31%的份额,该刊2012年第5期出版了“林纾研究专刊”,2014年第2期始开设了“林纾研究专栏”。在总结2011年度的林纾研究状况时,林纾文化研究所所长苏建新教授坦言道:“林纾的家乡对琴南这位左海奇杰的重视已臻于令人满意的程度。”[2]

表6 福建地区期刊出版排名前3位

四、林纾研究的内容

林纾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9大类:史料钩沉、资料汇编、历史定位、林译小说、文学创作、绘画创作、文艺思想、文化思想、传记交游和轶闻。

1.史料钩沉。林纾研究最基本、最核心、最紧迫的问题是史料钩沉,包括林纾年谱长编的撰写。这项工作涉及核心文献的整理、未出版作品的整理、原作版本状况、绘画及手书的收集和甄别真伪等。这些基础性工作一直都有学者在跟进,林纾过世后的第二年就有胡尔瑛的《畏庐先生年谱》(1926)和胡寄尘的《林琴南未刊译本之调查》(1926)面世,之后陆续有各种著述出版,计有顾颉刚和陈槃的《闽侯林纾的著述》(1929)、寒光的《林琴南》(1935)、朱羲胄的《林畏庐先生年谱》《贞文先生学行记》《春觉斋著述记》和《林氏弟子表》(1949)、曾锦漳的《林译小说研究》(1966-1967)、马泰来的《林纾翻译作品全目》(1981)和《林纾翻译作品原著补考》(1993)、山东聊城师院现代文学研究室编的《林纾年谱及著译》(征求意见本,1981)、张俊才的《林纾年谱简编》(1981)、《贞文先生年谱考补》(1983)和《林纾译著系年》(1983)、俞久洪的《林纾翻译作品考索》(1983/2010)、曾锦漳的《林译的原本》(1983)、连燕堂的《“林译小说”究竟有多少种》(1985)、孔庆茂的《林纾简谱》(1998)、韩洪举的《林纾文学活动年表》(2005)、刘宏照的《林纾小说翻译研究·附录1·林纾年表》(2011)、张丽华、张俊才的《林纾年谱简编》(2012),等等。这些年谱或目录不是内容过于简略,就是存在疏漏和讹误,要么是出处考订不细致,要么是文字、体例、思想已经过时,张旭、车树昇编著的《林纾年谱长编》(2014)较为全面、细致地解决这一史料钩沉问题[3]9。

2.资料汇编。资料汇编是林纾研究的另一项基础性工作,对学科的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纵观林纾研究史,已有的资料汇编有朱传誉编的《林琴南传记资料》(1979),薛绥之、张俊才编的《林纾研究资料》(1983/2010),林薇编的《百年浮沉——林纾研究综述》(1990)以及福建省文史研究馆编的《林纾研究资料选编》(2008)。这几部资料性的著作,以后出的《林纾研究资料选编》为最,该书汇集了百年(1907-2007)林纾研究的成果,收录了200余篇论文,近200万字。全书共有五大部分:生平与思想、林译与“林译小说’、小说创作与理论、诗文与画、“新”“旧”之争[4]。

另外,研究综述也可以归结为一种资料汇编。苏建新自2009年以来坚持撰写年度林纾研究综述(计有2008、2009、2010、2011年度),对每一年世界范围内的林纾研究进行总结点评,对已取得的成绩给予归类,对研究缺陷进行针砭,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预测。这项工作为近年来纷繁的林纾研究厘清了脉络,为即将进入这个研究领域的年轻人点出了方向。

3.历史定位。主要涉及林纾的评价问题。林纾自诩“叫旦之鸡”“共和之老民”,被冠以的头衔甚多:“一个很清介的人”、维新派、爱国者、先驱、殿军、道勇士、终结者、徘徊者、探索者、启蒙者、卫道者、遗老、“不祧之祖”“译界之王”“译坛泰斗”“桐城谬种”“婢学夫人”“唐吉诃德”、文化守护神/文化守灵人、“一个非典型遗民”、“中国文化巨人”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称呼无疑体现了林纾身份的复杂性,其历史定位也是几经波折,大致历程可以得见为:正面形象—反面形象—平反—多元时代视域下的林纾,林纾研究热潮跟他的身份多样性不无关系。

林纾离世,按例,学界对其“盖棺定论”。1924年,郑振铎撰《林琴南先生》一文,全面评述了林纾其人及其著译。文章不仅从人格上称赞林纾是“一个非常热烈的爱国者”“一个很清介的人”,而且对林纾的白话诗、小说创作和翻译均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肯定,提出要公允公正地评价林纾[5]2-3。郑振铎此举显然是想矫正新文化运动中人们对林纾的“不很公允”的批评,同时这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开始客观、历史地评价林纾文学业绩的标志。之后周作人(1924)和胡适(1924)都提出要公平对待林纾,表达了对林纾的敬意。随后,林纾出现在各类文学史之中,如陈子展(1929)、陈炳堃(1930)、钱基博(1933),但是他们对林纾的评价并不全面。直至1935年寒光著《林琴南》,陈寒光先生开拓性地系统构建了林纾研究的各个范畴,最后的“十七条”结论更是为之后的林纾研究奠定了基础,重构了林纾的形象[6]。进入到新时期以后,研究者开始重新评价林纾的价值,林纾的传记、研究资料汇编等开始为林纾正名,至于遭了“冤罪”的林纾的最终平反,还要等到2005年张俊才提出重评林纾及“五四”新旧思潮之间的争斗。张教授呼吁走出二元对立的窠臼,摆脱政治意识形态的介入,重新评价林纾和“五四”之间的纠葛[7];这些观点后来都写进了《顽固非尽守旧也:晚年林纾的困惑与坚守》(2012)。林纾历史定位的变化,与整个时代意识形态的变化息息相关。林纾近三十年形象的演进,有学者做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和解读[8]。时至今日,后“五四”时期新文学的批评,已经基本超越了新文化阵营与林纾之间的紧张关系;“五四”与林纾的论战是“典型的为求‘实质正义’而牺牲程序正义的实例”[9]24。

4.林译小说。林纾研究者最热衷的研究领域就是林纾的翻译(即“林译小说”)。从整个研究文献看来,林纾研究存在双重失衡的现象:整个研究领域失衡,各领域内研究内容失衡。而林译小说研究最大的问题在于简单重复太多,扎堆研究突出。下列3部林纾的译作(见表7),合计起来有201个文献条目,这种研究内容的如此重叠,大大折损了林纾研究的声誉,浪费了研究资源。

最初的林译小说研究属于印象式点评或唱和,突出林译小说的功用和可读性。白话文兴起之后,林译小说成了新文化派指摘、挑刺的对象,没有从学理上进行探究。林译小说研究初期重要的文献当属郑振铎的《林琴南先生》(1924)和寒光的《林琴南》(1935),其中郑振铎对林译小说的评价一直沿用到改革开放的“兴盛期”。建国后林译小说研究的里程碑,当属钱钟书写下的《林纾的翻译》。文中对林纾的“讹”大加赏识,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文学翻译“化境说”[10]。随后曾锦漳在香港发表《林译小说研究》(1966/1967),对林译小说原本的选择、题材的分析、口授者状况等进行了细致分析[11]。

表7 林译小说研究热点排名前3位

真正多层次深入研究林译小说要等到现代翻译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兴起,林译小说的研究视角豁然开朗,涉及翻译研究的各个层面和林纾个人的翻译思想。从一个更为宏观的文化视角来观照特定历史环境中风行的林译小说,对客观、理性地描述林译小说大有裨益。需要提及的是套用时兴翻译理论来研究林译小说成了一大热门,虽然不乏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理论视角重叠、研究材料重复的弊病。纵观林译小说的相关文献,比较少见的是涉及到翻译过程的研究、冷门小说研究、语料库研究等。海外的林译小说研究,当首推日本大阪经济大学的樽本照雄教授。2008年3月,他出版了《林纾冤罪事件簿》,以细腻而扎实的考据澄清了种种林纾和林译小说所受的冤屈,尤其是昭雪了沉冤已久的将戏剧译成小说一事[12]。美国青年学者韩嵩文(Michael Gibbs Hill)则试图突破现有的研究模式,注重考察林译小说的政治、文化功能及其生产模式,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发掘林纾的现代性内涵[13]。

5.文学创作。林纾的文学创作领域可以分为古文、小说、戏曲传奇、诗词等。林纾的古文作品以叙事传人为中心,墓铭、碑记、哀辞、祭文、事略、寿序等体裁占了大部分,除去一些沉冗乏味的酬谢之作外,大多数文章都善于叙事写人,抒情述理,生动诙谐,趣味横生[14]。对林纾古文关注较多的是台湾学界,比如叶龙(1966)、孔祥河(1984)、王琼馨(1996/2000/2012)等。

林纾小说创作包括自撰中、长篇小说5部,短篇小说《蠡叟丛谈》《践卓翁小说》3集,笔记小说《技击余闻》《铁笛亭琐记》《畏庐笔记》等。林纾小说研究的着眼点在于林纾的时代经验和翻译实践经验给他带来了哪些创作上的影响,这可以从对比林纾时期的传统小说得出结论。林纾小说杂糅中西文学之精华,他在小说写作方面的创新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公正的评价,相关的研究者有张俊才(1984)、夏晓虹(1996)、王萱(2003)、王国伟(2004)、邓伟(2008)等。

林纾撰有传奇《天妃庙》《合浦珠》《蜀鹃啼》3部,并有闽剧《上金台》一出。研究者对此有过深入的发掘,如韩洪举(2005)、孙彩虹(2007)、邹自振(2012)等。

林纾的诗歌创作集中在《闽中新乐府》《讽谕新乐府》《畏庐诗存》以及绘画题诗和友人往还等。研究者同样投注了精力,如曾宪辉(1983/1994)、张俊才(1983)、杨舒帆(1997)、刘爱兰(2011)等。

6.绘画创作。林纾晚年以作文卖画为生,作画题诗很勤,时人誉为“诗书画三绝”。在作画之余,他还著有画论《春觉斋论画》。林纾的书画成就如此不凡,但是因为研究门槛的问题,涉及到艺术审美,常人难以入手,该项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弱项,这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并不多见。研究的内容以画论为主(孙彩红,2007;谢飘云,2007),另及林纾画作的技巧、流变等(容天圻,1962;农盦,1965;蒋健飞,1979;陈传席,2008;龚任界,2010/2012;王少羽,2011)。

7.文艺思想。林纾的文艺思想主要是指他的古文理论和小说理论。作为一位古文家,林纾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后的古文名家,誉为“殿军”“替古文延长了三十年的命运”[15]85。他曾自诩:“六百年中,震川外无一人敢当我者。”就林纾的成就而言,古文和翻译可以并举,但是从研究者的喜好来讲,对林纾古文的关注远远不够。林纾的古文理论主要体现在《韩柳文研究法》《春觉斋论文》及遗著《文微》当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涉及文体论、创作论、艺术论、批评论等。在这方面的研究当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有张俊才(1984/1988)、曾宪辉(1985/1992)、吕立德(1989/2011)、王琼馨(1996/2011)、吴微(2002)、毛传德(2004)、安安(2007)、张胜璋(2008/2009/2011/2012)、高兴(2010)、马德翠(2012)等。其中张俊才对林纾古文理论研究进行了总结与拓展,阐明了研究的价值和前景[16]。后继者对于林纾与桐城派文论异同的研究,澄清了林纾背负的“桐城谬种”“桐城余孽”“顽固保守”等讥讽[17]。

林纾的翻译反哺创作,他吸取了西洋小说的养分,对小说本体、功用、技法和主题等进行了创新,是新文学观念的“拓荒者”。对于林纾的小说观及其对中国近代小说理论的贡献,林薇认为“表现出中西文化融合、熔铸的特点”[18]272。就林纾的小说理论专题,其余的研究论述者有蔡景康(1994)、颜廷亮(1993)、王萱(2002)、张爱萍(2004)、赵炎秋(2010)等。

在林纾研究的沉寂期,内地对林纾古文论研究停滞不前,在港台地区却蓬勃发展,对此种现象,研究者有过论述,称之为“在作品的分析与观念的解读方面体现了具体细腻的共同特点”[19]7。

8.文化思想。提及林纾的文化思想,最主要的是他对传统文化和新文化的态度。昔日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敌人和标靶,今日的林纾则被冠以“文化保守主义者”[20]“传统文化保护神”[21]的称号,同时,也被认为是“文化专制主义者”[22]。

关于林纾的文化思想,研究者就其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涉及林纾的个人经历、士人品格、政治思想、文化思想、富国强民思想。总的而言,林纾文化思想的双重性源自两个方面:一是特殊的时代环境,二是传统儒学的价值信仰体系[23]。另外,林纾的爱国思想颇受研究者的看重,早在1924年郑振铎就提出过。林纾作品的字里行间洋溢着炽热的爱国热情,在今天仍然能够感受得到(李茂肃,1997;邓华祥,1999;韩洪举,2002)。对于林纾文化思想的研究,在今天的多元文化格局下,其解读必然趋于多元化。

9.传记、交游和轶闻。林纾的传记众多,早年有陈衍的《林纾传》(1922/1927/1937)、赵尔巽等的《林纾传》(1928)、与龄的《林琴南传略》(1934)、杨荫深的《中国文学家列传·林纾》(1939)、朱羲胄的《贞文先生学行记》(1949)等。进入林纾研究的兴盛期以后,自曾宪辉《林纾传》(1981)一文后,国内林纾传记的大部头作品开始出现,修传者计有朱碧森(1989),张俊才(1992/2007),曾宪辉(1993),孔庆茂(1998),冯奇(1998),王旸(1999),范全春、张一渭(2007),张俊才、王勇(2012)。

除却这些专门的传记之外,还有追忆林纾其人和事的文章,记述或是考订与林纾相关的往还、旧事、轶闻等,这些文字有助于还原一个活生生的林纾形象,如林纾与台湾(江中柱,2006)。林纾与时人的往还可以从有关当事人的年谱、日记、传记、自述、书札、文集等资料里可以找到,这些人有邱炜薆(1901)、徐树铮(1981)、孙宝瑄(1983)、汪康年(1986)、郑孝胥(1993)、蔡元培(1998/2010)、冒广生(1998)、周作人(2000)、陈衍(2001)、胡适(2001)、严复(2003/2004)、鲁迅(2005)、陈宝琛(2006)、沈曾植(2007)、徐宝蘅(2010)、姚永概(2010)、张元济(2011)、朱希祖(2012)、爱新觉罗·溥仪(2013)、黄浚(2013)等。

另外,学者对林纾的生活化解读为林纾研究增添了趣味,涉及的话题有《林纾的善币》(刘心皇,1977)《说林纾的“好名”》(夏晓红,1989)、《略论林纾的教书人生》(张丽华,2007)《“企业家”林纾与慈善事业》(陆建德,2008)《林纾在京寓所新考》(苏建新,2010)《林纾和他的老婆》(苏建新,2011)等。

五、林纾研究的未来

在林纾研究文献数量繁荣的背后,存在着深深的危机。有学者就此提出了担忧:“如果去除浮躁、急于求成的研究林纾(林译)心态,相信今后的成果会更可观。”[2]总的看来,林纾研究在取得的成绩之外,存在实际的问题:一是研究的双重失衡现象,二是研究质量需要提升,三是研究方法需要改进。综上所述,未来林纾研究将进入一个“深化期”,专注于具体问题的讨论,是一种去空泛的专精研究,方向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

1.林纾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需要加强。涉及林纾原稿校对、林纾著译目录考订、林纾全集点校出版、林纾作品数位化、林纾研究资料新编(尤其是外文研究资料编译)、林纾史实考订与诠释等。

2.林纾研究的朴实学风需要重申。林纾研究中存在重序跋、轻文本的问题,未来一定要强调对文本内容的条分缕析,给学界提供大量的个案,用高质量的二手研究,夯实林纾研究的基础,逐步推进林纾研究的进程。进入林纾研究,去除浮躁之习,通读林纾的作品必不可少。[24]

3.林纾研究的新视野需要开拓。应该发掘林纾研究在新语境下呈现的新的语言意义、历史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等,跨领域研究将成为潮流。期盼研究者能够冲破专业知识背景的藩篱,拓展林纾研究的新天地。

[1] 林薇.林纾选集——文诗词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 苏建新.2011年林纾研究刍议[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9-114.

[3] 张旭,车树昇.林纾年谱长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4] 陈锦谷.林纾研究资料选编[M].福州:福建省文史研究馆,2008.

[5] 郑振铎.林琴南先生[J].小说月报:第15卷,1924(11):2-3.

[6] 陈寒光.林琴南[M].上海:中华书局,1935.

[7] 张俊才.重评林纾及五四新旧思潮之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4):106-112.

[8] 苏建新.近三十年林纾形象的演进及文化解读[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2(5): 419-425.

[9] 杨联芬.林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4):1-28.

[10]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8-52.

[11] 曾锦漳.林译小说研究:下[J].新亚学报,1967(1):383-426.

[12] 樽本照雄.林纾冤罪事件簿[M].大津:清末小说研究会,2008.

[13] Hill M G. Lin Shu, Inc.: Translation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14] 卓希惠.林纾传记文史传艺术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3):72-76.

[15]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M].上海:中华书局,1929.

[16] 张俊才.林纾评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7] 吕立德.林琴南古文理论研究[M].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1.

[18] 林薇.百年沉浮——林纾研究综述[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

[19] 张胜璋.林纾古文论综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7.

[20] 张俊才.“悠悠百年.自有能辨之者”——重评林纾及五四新旧思潮之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4):106-122.

[21] 苏建新.为古老民族的文化守护神林纾一辩[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5):309-412,429.

[22] 王富仁.林纾现象与“文化保守主义”——张俊才教授《林纾评传》序[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7(3): 248-260.

[23] 龚连英.“入世”与“出世”——林纾双重文化心态解读[J].新余学院学报,2012(4): 45-47.

[24] 周治.谈林译小说的生产力:出版“林译小说丛书”[N].东方早报,2013-03-24(A09).

(责任编辑: 许秀清)

A survey of a century long study on Lin Shu

Xiao Zhib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50118, China)

Over the last century and a dozen years,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publications on Lin Shu. A holistic historical description of the research can be achieved by collecting, sequencing and analysing the data of the publication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study on Lin Shu b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to reveal the achievements, the weakness and the tendency of the study on Lin Shu. It is suggested that we need to enhance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reaffirm academic discipline and broaden academic horizon in the further studies on Lin Shu.

Lin Shu; study on Lin Shu; literature review

10.3969/j.issn.1672-4348.2015.02.003

2014-10-16

福建工程学院社会科学启动基金项目(GY-S13026)

肖志兵(1980-),男(汉),湖南涟源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典籍英译、英国文学。

H315.9

A

1672-4348(2015)02-0113-07

猜你喜欢
林译林纾小说
晚清民初文学翻译的高峰
—— 百年林译小说研究评述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林纾当众烧借据
回望林纾:孝道、爱道与友道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林语堂与汪榕培的《庄子·逍遥游》译文对比研究
拥抱
我国近十年林纾翻译研究综述
林译小说有多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