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分析——以我国金融机构为例

2015-04-07 02:41张小琴
金融经济 2015年20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责任金融

张小琴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青海 西宁 810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政府、公众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也愈发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企业有效管理自身运营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行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目的是协调推进企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2014年,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持续稳步增加,共计发布报告686份,同比增长4.26%。同时,世界各国的监管机构正逐步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纳入到监管范围中。

一、我国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一)“绿色金融”理念要求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在全球关注金融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金融”理念的兴起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社会责任投资的重要体现。发展绿色金融,就是要引导金融机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一是在金融业的自身营运中要注重发展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的绿色金融增长模式,二是在对企业的融资需求中注重引导企业将资金投向新型的绿色生态产业中来。金融机构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必须以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为前提,履行并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最优质的金融服务,从而达到商业银行长久稳定成长与健康发展的目标。

此外,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发挥优势,有助于金融机构树立负责任的品牌形象,金融机构只有通过不断履行社会责任、及时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才能在社会上取得公信力,才能提升形象、构建品牌优势,从而取得更强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金融机构日益增多,披露内容主要集中在倡导绿色信贷、支持小微企业、保护生态环境、引导社会资金和助力扶贫帮困等方面。由此可见,我国的金融企业承担着配置金融资源和确保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等社会责任,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正从自愿性、鼓励性披露转向强制性披露。

(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内容

社会责任是指通过信息透明公开和道德行为,企业为其决策和活动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承担的责任;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就其决策和活动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所进行的系统性信息披露。金融机构作为公众性、社会性色彩浓厚的特殊经济组织,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核心功能,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中枢作用,按照权责匹配原则,其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公众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从金融机构的视角来看,社会责任指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创造长期价值的同时,对股东、客户、合作伙伴、员工、社区等利益相关者负责,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环境负责,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应承担的经济成本、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对增加外部沟通的新手段,是促进利益相关方参与的重要工具。

我国证券法律规定上市企业应及时、全面、客观、准确地对外披露其社会责任管理情况和经营绩效。通过获取和分析这些信息,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可以更加全面了解上市公司的运营状况,尤其是可持续发展前景,从而采取更为合理的投资策略。社会公众对包括金融机构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预期,而且这种预期在不断变化。承担社会责任的金融机构如若符合公众对他们的期望,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客户和股东的认同,并最终给金融机构带来稳定的、潜在的收益。

二、我国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意识逐步提高,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整体不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4)》显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呈现出“起步低、发展快、水平仍较低”的阶段特点。报告对汽车、房地产和银行等14个行业的代表性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认为银行业(40.1)平均水平超过40分,达到追赶者阶段,在14个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报告进一步分析指出在国有企业中,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最高(45.5分),国有金融企业其次(39.5分)。在报告公布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如表1所示),国有金融企业未跻身前十位,仅有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九名,由此可见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意识在逐步提高,但信息披露程度总体不高,存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完整、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重叠等问题。

表1 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排名前十的企业

(二)金融信息不对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效性大打折扣

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在积极推动金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金融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升金融产品的透明度,越来越强调对披露信息的实质性要求。由于如今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业务趋于复杂,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时,有权知悉金融产品的风险、收益及免责条款等信息。然而,金融消费者在实际购买金融产品时,往往会遇到销售人员夸大收益,刻意回避风险的情况。企业存在只纰漏好的信息,对不好的信息、遇到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等不进行披露的现象,没有体现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公平。由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目前还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没有纳入强制披露范畴,因此金融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普遍存在披露内容不全面、不充分等现象,大部分金融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非常匮乏,远远不能满足利益相关人了解企业社会责任情况的需求。

(三)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监管意识不断增强,但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一种载体,是指系统披露企业有效管理其运营对利益相关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意愿、行为和绩效的综合信息报告平台。从全球范围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的数量在增长,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报告发布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也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纷纷加入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进行有效信息披露的行列中。

近年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社会责任提案不断增加,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注度提高,媒体对社会责任报道大量增加,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成为公众的关注点。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出台督促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文件,规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定持续发布,但是有些信息披露制度不适合当前金融业发展和监管的需要,没有适应本行业的配套和补充规定,缺乏可操作性,金融监管部门也没有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纳入金融机构的考核标准,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约束弱化,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三、改善我国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规范,积极提高信息透明度

我国金融机构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的做法,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规范,及时制定出相应地准则或指南,提倡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并对社会责任报告框架,披露的具体格式、内容、主体及载体等给予明确的规定。建立健全符合我国金融行业自身特点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规范,规范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指标体系,将数据统计口径标准化,为将来评价金融机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程度提供监管基础。

(二)全面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效性,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目前,金融监管部门都强调保护金融消费者的重要性,而金融机构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将信息公开透明化,这便是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交易。因此,金融机构在信息披露时应确保全面性、及时性和真实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要求金融机构要详实披露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等各种信息,明确提示各种产品的潜在风险和免责条款等信息;二是多样化创新信息披露方式和手段,采取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形式对产品和风险进行披露,加快完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方法;三是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信息披露不真实或对金融消费者进行隐瞒欺骗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三)不断完善对金融机构的考核标准,逐步加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金融监管部门应以约束性手段进行引导,将社会责任内容纳入对金融机构的考核标准,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披露并对有关交易事项进行公告,以便让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达到透明。同时要建立外部检查机制,加强对银行社会责任活动的监管工作,可以依据相关规范,通过对上市银行的社会责任报告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来督促上市银行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并及时公布监察结果,形成评审制度和利益机制的双重压力。此外,金融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出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办法,使我国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置于监督控制之下,使金融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断走向规范化。

[1]尚福林.把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银行业监管的重要目标[N].人民日报,2013.2.5.

[2]李正.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07.7.

[3]柴玉珂.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及其信息披露[J].经济与管理科学,2011.6.

[4]靳晓超.中国上市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

[5]郭恒泰、张鲜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对策与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1.10.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责任金融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P2P金融解读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