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培养高校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可行性及策略研究

2015-04-10 10:34赫秋菊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社区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17(2015)03-0306-04

DOI:10.13888/j.cnki.jsie(ss).2015.03.005

收稿日期:2015-06-01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4BTY004)

作者简介:赫秋菊(1963-),女(满族),沈阳人,教授,主要从事学校体育与体质健康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闲暇时间得以增多,促使大众生活方式向更加健康、多元的方向转变,全民健身热度的持续高涨就是其重要体现。据国家体育总局2013年《20~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明显增加,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呈增长趋势,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参与度提高。”至2013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比例达到32.7% [1]。通过对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众进行调查可以发现,社区以其地域、经济等多方面的优势,成为大多数群众健身场地的首选。国家也在大力开展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以保障公民的健身需求。但是,中老年居多的社区体育锻炼群体中,健身常识、健身方法以及器械使用等知识都相对匮乏,需要有专业人士进行指导,才能够避免出现运动损伤,使锻炼真正达到健身健心的效果。目前,辽宁省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这就需要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加入来完善社区体育服务机制。

作为社区体育志愿者,要具有全面的素质、一定的体育知识、乐于奉献的精神以及持之以恒的品质,这些特征都指向了大学生这一朝气蓬勃的群体。据中国青年研究中心1995年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各界青年群体中参与志愿者活动比例最高,达到52.79% [2]。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志愿者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评价,这其中大部分是来自高校的大学生,可见大学生作为竞技体育志愿者的模式已经建立,那么如何将其扩展到群众体育领域,成为接下来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点。利用大学生群体稳定性以及自身素质上的优势,通过大学生社区体育志愿者可行性的探讨,提出高校培养大学生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几点策略和建议,期望能够促进社区体育志愿者队伍的完善。

一、培养高校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可行性分析

1.社区体育服务拥有广泛的社会支持

近些年,我国社会公益事业得到广博发展,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也是国家爱民、便民、利民的重要举措。社区体育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组织对其的支持,主要从积极促进群众体育快速普及和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两个视角展开。一方面,在“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指导方针下,全国的群众体育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三纳入”政策让政府肩负起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责,在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公益资金投入、多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项措施中,都体现了国家对群众体育的支持,以及使其进一步完善的决心;另一方面,国家非常重视社会体育公益服务工作,目前注册培训的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达141万,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7万多人 [3],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参与到全民健身的群众比例不断扩充,仅仅依靠社会指导员的力量还不足以解决体育公益服务的全部需求,因此倡导“构建多元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挥体育社团组织作用”的政策随之而来,要求社会各个组织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为体育公益服务尽一份力量。从上述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都在积极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也非常鼓励和支持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参与到体育公益事业中。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的一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利用自身的优势,为社区体育服务,这不仅是国家政策的导向和要求,对高校而言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机会与挑战,志愿服务事业的长效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还能够增强学校整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社区作为接受志愿服务的对象,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信任与欢迎程度必然很高。有多重社会机构为高校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培养提供支持,定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2.高校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高素质人才

一名合格的社区体育志愿者,单有热情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有综合的知识根基和过硬的专业素养与技能。大学生这一群体,经过了长达12年基础教育后,又通过严格的高考,才进入到自己向往的学校。因此,他们有着较为扎实的文化根底和超强的学习能力,不仅具有多门学科的丰富知识,在与人沟通、团队协作、组织管理等方面也有较强的能力。这成为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锻炼群众交流、指导与协助的能力保证。

在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方面,高校学生从小学起就不间断地接受体育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和技能储备,特别是一些平日里热爱体育锻炼的学生,不仅能够有一两项擅长的运动项目,其他项目也均有涉猎。再经过高效、有针对性的体育知识,健康常识等内容的培训和学习,很快就可以胜任社区体育的服务工作。这成为大学生社区体育志愿者为群众进行体育服务的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在参与人数方面,全国有近2500万的大学生,可以说资源基数非常大,目前参与到志愿服务的学生仅是一小部分,尚未形成持续不断、阶梯发展的局面。为了解决社区体育志愿服务人员不足的问题,在高校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志愿者,是存在巨大挖掘潜力的。通过有效的宣传和积极引导,让学生更加了解志愿服务工作,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其中。另外,高校作为独立的教育机构,在组织社区体育志愿服务过程中,不仅能够保证服务组织的稳定性,还可以通过一届届学生的交替更换,确保组织的持续性和积极性,在志愿精神不断传承中,使社区体育志愿服务长期发展下去。这成为大学生社区体育志愿者具备高度稳定性的资源保证。

3.大学生具有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高校社区体育志愿者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代新型志愿者,他们中大多数人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学雷锋”心理,不再单纯地认为志愿服务就是单方面的付出,进而缺少主动意愿,更多的是人云亦云地跟随,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服务的意义。当今的大学生更接受“志愿者既是奉献者又是受益者”的观念,在参与志愿活动时有更多元化的动机 [4]。他们在志愿服务中,不仅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心诚意地为有需要的人服务,并且还能够在服务中主动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和价值的体现。他们希望在服务中能够参与改善社会问题,尽到公民的职责,为他人的身体健康提供帮助,也希望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完成自我成长,证明自己的社会价值,丰富人生体验。这些内在动因的多元化促使大学生成为社区体育志愿者,并且能够在志愿服务中积极要求完善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达到“双赢”的效果。

由于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学习成长期,如果他们在大学时代就能够认清志愿服务的真正意旨,养成参与志愿服务的习惯,并且善于把这种习惯再广泛地播撒出去,那么可以想见,当他们进入社会后,志愿服务的延续性得以增强,参与服务的人员范围得以扩展,这样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社区体育志愿服务氛围的提升和环境的优化有着巨大影响和积极作用。

4.国外高校培养志愿者的成功经验

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因此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开展要晚于一些国家,许多服务机制的和志愿者的招聘等内容,均是在摸索和借鉴中不断成熟起来的。美国把志愿者划分为“运动会体育志愿者”和“大众体育志愿者”两大类别,每个类别中均有青少年志愿者的身影,有统计显示,美国体育志愿者通过学校途径参与的人数占总体的31% [5],并且美国的中青年人是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主力军,高学历人群也是参与志愿者活动的主要人群。澳大利亚以地方政府网络、学校网络和参加者网络为三大支柱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活跃澳大利亚计划”,建立起了全国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 [6]。日本更是将志愿服务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了学校教育体系,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门正式课程,授予学分 [7]。在各国不断探索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我国高校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培养工作,定是可行且必要的。

二、高校社区体育志愿者的培养策略

1.树立正确的志愿理念

高校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学生,很多是第一次做志愿者,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报着好奇和从众的心态参与活动的。而且,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的思想特点和发展规律都与以往有所不同 [8]。自身对志愿活动和志愿者的责任与义务均认识不足,对志愿精神的理解更有失偏颇,因此导致半途而废或者不够积极主动。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反复发生,让大学生在最初接触到志愿服务工作时就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健康的心态,需要高校在开展活动前,给予正向的引导。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让大学生清楚了解志愿服务的宗旨和信念、发展历史、相关规定,以及志愿者的基本概念、义务与权力等问题。在思想观念上认可并接受志愿服务这项有意义、有价值的社会公益活动,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能够发自内心的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这样才可以感受到自身价值的体现,也有助于高校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长期开展。

2.开设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有志愿服务理念作为精神引领,还要有综合全面的素质和服务他人的能力作为外在保障。针对社区体育这项特殊的服务工作,志愿者除了基本交际、管理、领导能力外,更需要基础的健康常识和几项运动项目作为支撑。大部分学生在多年的学校体育教育中,已经掌握了一些运动技能,可多半是只会做不会教,也很难进行组织和指导,这就需要高校开设相关的课程进行培训,因为志愿者能力的高低和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服务的质量和志愿组织的长期发展。

在培训内容方面,重点对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集中教学,尽量发挥每位志愿者原有的优势,将不同运动项目分配到特定的小组中。由于体育活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技术传授、纠正动作、辅助练习等方面,同样要进行培训。培训形式可以是由集中开设的有关课程进行系统培养,还可以通过专家讲座、社会体育指导员经验传授、与参加过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同学交流探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后,高校还应当组织即将进行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学生到服务地点实际考察观摩,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为日后更好的服务做全面准备。

3.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活动,完全是在自主、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就使得志愿活动存在不稳定的隐患。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使志愿组织的不稳定性降到最低,就需要通过管理手段,来维持学生参与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热情,而激励机制就是最有效的方法。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斯蒂芬·P·罗宾斯把激励定义为:“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 [9]。”也就是说,激励实际上是通过满足人们在物质或者精神方面的某些需要,从而产生持续不断的动力促使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方法。适当且合理的运用激励机制,不仅能够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充分体会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喜悦和满足,还可以进一步促使他们产生提升个人能力的愿望,进而使整个志愿组织更加有凝聚力。

在激励方式的选择上,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对物质奖励的需求程度远远不及对精神奖励的渴望,并且志愿服务本身就带有义务和公益的性质,过分强调物质的激励会影响服务宗旨。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组织、培养的同时,还应当建立起一套以精神奖励为主、政策性补偿为辅的激励机制。首先,高校要制定志愿服务体系标准,使服务过程规范化,志愿者更加明确服务目标和要求,能够通过标准来完善自己的服务行为,提高整个志愿组织的服务质量;其次,建立志愿服务的评价机制,对志愿者的服务经历、服务态度、服务效果、服务时间、服务频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可以通过打分的方式,将每个志愿者的服务情况量化,再结合社区群众意见和团队成员意见,对志愿者进行评价;最后,高校将评价结果与学生社会实践的学分、奖学金、评优、工作推荐等荣誉取得相挂钩,切实保障志愿者的个人利益,并且使其个人价值得以体现。

4.搭建适宜的服务平台

高校应当积极与社区街道进行沟通,与学校附近的社区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将社区作为体育志愿服务的固定站点。这样做不仅能够保证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可以经常性地得到指导,定期组织群体性的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锻炼内容和形式,社区更好地尽到了服务居民的义务,无需再为志愿服务的不稳定性担忧。对于高校而言,有了指定的服务对象,可以很好地计划和开展体育活动,为志愿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环境,在发生意外或者危险的时候,学生的利益得以保障。另外,高校与社区合作平台的搭建,还可以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使社区体育志愿服务工作的效果有所提升,也能够为社区输送体育管理方面的人才,同时解决大学生实习、就业等问题。

三、结 语

通过对高校培养社区体育志愿者可行性的分析可知,高校作为独立的社会组织来培养社区体育志愿者,拥有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基础,并且能够保证志愿者的综合素质以及发展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大学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也在转变,再加上国外的成功经验,我国高校完全具备培养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潜质。在培养过程中,高校首先要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志愿理念,积极开设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并且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以自身的优势与社区搭建适宜的平台,为志愿者提供更优良的保障,使高校社区体育志愿服务长久地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社区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