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会工作的向与量

2015-04-10 12:23熊宇杰赵高文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工会工作工会职工

熊宇杰,赵高文,刘 慧

(1.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6;2.湖南省防雷中心,湖南 长沙 410021)

自然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哲学概念、范畴的主要来源。[1]自然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体系不断向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渗透和转化,不断以新的范畴、规律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体系。将自然科学中的某些概念运用到人文社会科学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性。数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量叫做向量,又叫矢量。研究工会工作的向与量,这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样,随着一步一步缩小普遍性的范围,就会达到愈益接近工会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的本质即其个性和具体性。这种个性和具体性,就是人文科学意义上的客观性。[2]

一、工会工作的客观性研究

共性区别了一类事物与另一类,而个性则区别了同一类事物中不同个体。一组彩色铅笔,共性是书写绘画工具,都是铅笔,个性是不同颜色。

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清晰界定工会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明文规定工会为群众组织。群众组织是代表群众利益、由广大群众参加的非政权性质的社会团体。关于群众组织的概念,就要抓住非政权性质这个关键词。政治活动围绕利益展开,有“力”与“利”两条主线。[3]作为政治社团的工会,在我国政治体系中,不是政党,更不是执政党,是非政府组织。因此,其政治关系是权利化的,政治行为是管理(非统治)和参与,政治文化作用是形成或影响政治心理以及执政党政治思想“社会化”的有力中介,政治发展是民主化的。这是第一步缩小普遍性范围。

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明晰工会与其它群众组织的不同。笔者曾在《群众组织合署办公的思考》一文中研究了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组织相似性,并具体为组织性质相似、基本职责相似、工作对象交集三个方面。[4]只能合署而不能合并,就能推导出,工会与青年团、妇联等其它群众组织是有着不同的,和而不同是“合署”的前提。那么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我们以工青妇三个群众组织为研究对象:

中国工会在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诞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全国工会的通信联络机关。1922年5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确定筹备全国性工会组织。1925年5月,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到会代表281人,代表全国160个工会。大会通过《中华全国总工会总章》,选举产生了以林伟民为委员长、刘少奇为副委员长的执行委员会,正式建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为中国青年团洗礼,中国青年团组织在工人运动的高潮中成长。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通过了团的《纲领》和《章程》,中国的青年团组织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

1949年3月24日至4月3日,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今北京)召开,成立了中国统一的妇女组织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大会规定了其宗旨。

我国的工青妇组织都诞生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时代需要并且孕育了工青妇组织。工会与青妇组织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发展程度不同。成立之初,团员数约0.5万,工会会员数逾54万,妇联实行的是团体会员制。成员基数很大程度反映了组织的发展程度。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是可以创造价值的价值。以人为本,组织的发展首先需要有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工会章程和团章都把“会员”或“团员”放在了“第一章”。没有人,组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是具体任务不同。组织具体任务的内核是其历史定位。工青妇组织分别代表着职工、青年和妇女的具体利益。在党的事业中,这三个群体的担当是不一样的,有个通俗而深刻的说法,职工是主力军,青年是生力军和突击队,妇女是半边天。工会的具体任务,就是要把广大职工组织起来,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共青团要造就“四有”接班人,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确保事业后继有人。妇联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不忽视且更加重视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在事业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

二、工会工作的“向”

工会工作的“向”,就是其工作目标。工会工作的大方向在其章程中明确为:中国工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执行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全面履行工会的社会职能,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团结和动员全国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这个大方向体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思维。具体到一个单位,工会工作也应该坚持这一思维。有了这个思维,就找到了“向”。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这是党政工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单位前进的需要。工会工作作为改革发展的动力源之一,理所当然与党政工作一道形成强大合力引领事业前行,而围绕中心才可能凝聚起最大合力,做到同心同轴同向才能达到最大合力。第二,这是坚持党委领导、职工当家作主和依法治院有机统一的必然。一个单位,有且仅有一个领导核心,事业单位的领导核心是党委。党委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事业单位成立的基层组织,党章里所规定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最广大人民”具体到事业单位范畴,也就是职工。工会是“职工之家”,负有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因此,围绕中心,拥护党委领导,维护党委权威,是实现职工当家作主的保证。与此同时,工会依法发挥有力的党外监督作用,是确保党委正确发挥领导作用的有效手段。

三、工会工作的“量”

工会工作的“量”,就是其工作内容。工会工作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为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

打铁还需自身硬。工会组织完善自身建设是履行职能的前提。完善自身建设得两条腿走路,一是理论研究,一是实践探索。开展工运研究,使工会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有助于提升工作的底气和正气,从而更加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很长一段时间,许多单位的工会工作确实被弱化、软化、边缘化,体现为工会组织部门化、工会职能简单化、工会活动过度娱乐化。工会组织部门化必然导致地位降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地位弱化后直接导致其职能做减法,往往简化的是民主参与和维权职能,而剩下简单的娱乐。不容否认,一些单位的工会退化为发放过节福利和组织旅游观光的可有可无机构。可喜的是,中共中央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工会组织要吃透和善于利用这个纲领性文件指导和推动工会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确保工会工作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同步前进。要通过建立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等途径强化工会实际地位,逐步恢复工会组织的元气、工会工作的力气、工会干部的勇气,真抓实干若干年,工会就可以成为有为有位的组织。

工会工作的基本职能是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履行这些职能,没有既成思路,更没有约定俗成,需要创造性。

组织职工要靠团体。依靠团体来组织职工,其根本依据是人的社会属性。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交往就会形成圈子。不管你如何定义,承认与否,这个“圈子”就是一个团体。团体有两个基本价值,一是服务,满足团队成员的某种需要;二是向导,引领团队成员的定向拓展。团体就是组织,可大可小,可以是紧密型组织,也可以是松散型组织,可以是正式组织,也可以是非正式组织。工会小组是工会组织体系中的细胞,是最传统、最简单的单元组织。显然单靠工会小组无力承担工会的所有职能,这个时候其它团体就会应运而生,譬如协会组织。因此,在工会的主导下,大力发展职工俱乐部,是工会组织建设的有益补充,是组织职工的有效举措。

引导职工要有渠道。水无渠道则泛滥,用好是利,用不好就是害。历史上治水成功的无一例外地都是用疏导办法。引导职工也离不开渠道,没有渠道就只会是一盘散沙。渠道的价值就是释放,释放力量,释放热情,使之不被压制而出现爆发式极端释放。工会工作渠道有两种,一是经典型,二是创新型。经典型渠道就是老渠道,老渠道并非无用渠道,即便有小问题也是可以翻新的。例如,我院工会常办常新的新春联欢会就是一个老渠道,数十年来坚持自编自导自演,坚持“党政搭台,职工唱戏”,搭建了一个职工群众交流思想、展示才艺、增进友谊的大舞台。近年来,我院工会又推出了“全民健身”和“全民阅读”两个新品牌,在全健系列活动中成功推广了第九套广播体操、登山、拔河、气排球、排舞、羽毛球、太极拳等等项目,在工会会员图书漂流活动和青年团员读书交流会中推荐了众多好书,书香满院。研究院工会也积极运用新媒体,短信平台实现全院通后,与职工互动经常化,运动会、大型赛事的“同步群直播”做法得到职工频频点赞。

服务职工要有手段。用心服务强调的是一种境界,服务最终都体现在手上,是做出来的,就是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服务职工必须要有手段,没有手段的服务就是一句空话。服务要抓住两个要素,一是对象,二是内容。有需要是服务的动因,需要什么就是服务的归宿。没有需要,服务缺乏对象,无从展开,不清楚需要什么,服务无从下手。例如,我院工会服务重点关注三个群体,贫困职工、大龄单身青年和职工子弟,并坚持为他们服务。依托青协的志愿者行动,问贫访困常态化;依托省直联谊会、婚恋机构,大龄单身青年相亲交友活动经常化;依托计生协会,职工子弟暑假活动连续化。这些都大大增强了职工的温暖感、归宿感、幸福感,满足了职工“被关注”的高层次需要,职工“主人翁”意识被激发和强化,调动了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当然有利于事业的发展。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要靠制度。工会常常被比喻成职工的娘家,“有困难找工会”这句心里话就道出了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维权,靠的是制度,因为法大于权,要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工会要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真正畅通广大职工反映诉求的渠道,帮助职工正确行使民主管理权利。要用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协调组织,及时解决少数职工遇到的纠纷,帮助职工有效运用法律法规武器。

总之,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最广泛地把职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团结起来,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张星瑞.自然科学概念是哲学范畴的主要来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

[2]张世英.客观性的两重含义——兼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异同[N].人民日报,2012-12-13(07).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熊宇杰,赵高文.事业单位群众组织合署办公的思考——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为例[J].改革与开放,2015,(2).

猜你喜欢
工会工作工会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数读·工会
职工书画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工会
工会工作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