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

2015-04-16 09:33郑歆昕
建材与装饰 2015年8期
关键词:测试法元器件可靠性

郑歆昕

(泉州市排水管理中心 福建 泉州)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

郑歆昕

(泉州市排水管理中心福建泉州)

自动化技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生,逐渐被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可靠的电气自动化设备不仅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而且与人们的生命健康与安全直接挂钩。本文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定义、现状、检测,以及提高设备可靠性的措施与意义共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究,以供同行业朋友相互参考借鉴。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

电气自动化能够在无人介入的情况下自行完成任务,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电气自动化不仅能够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性,而且能够提高劳动效率与生产效率。如今,如何在提高控制设备自动化程度的同时,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1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定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与模块化逐渐体现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中,新型的控制设备开发速度越来越快。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工作强度不断增加。因此,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可靠性既适用于单元,也适用于系统,一般通过事故发生的频率来衡量可靠性的高低。

2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现状

2.1环境因素多样

行业不同,工作环境就不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需要面临的工作环境多种多样,有些环境非常恶劣。目前不利于工作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三种,即气候因素、电磁干扰因素,以及机械作用力因素。

2.1.1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大气污染,以及气压等。不利的环境因素会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性能有严重的影响,会损害到设备结构,甚至由于温度上升过高导致设备完全损害,无法正常运作。

2.1.2电磁干扰因素

电磁干扰因素属于不可见因素,但是其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通常情况下,控制设备的正常工作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电磁波,电磁波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加设备的噪音,进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与安全性。

2.1.3机械作用力因素

机械作用力因素是指控制设备在工作中受到的机械作用力,比如冲击力、离心加速力等,这些机械作用力的存在会导致设备元器件受到影响或损坏,甚至改变参数、发生变形等。

2.2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能否正常运行,与工作人员的素质有着重要关系。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相对复杂,对其操作程序的全面掌握难度很大。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者技术不娴熟导致的设备损坏时有发生。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技能,熟练操作机械设备,注重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以此来保证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2.3控制设备元器件质量较低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元器件型号多样,种类繁多,而且质量高低不均。通常情况下,如果生产元器件的厂家规模较小,管理体制不完善,生产出来的元器件质量合格率就低。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在,各元器件厂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恶性竞争,很多厂家盲目降低成本,忽视产品质量,最终导致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下降,严重威胁了控制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检测

可靠性检测是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步骤,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三种。

3.1实验室测试法

实验室测试法是指在特定的实验中,科学规定控制设备的工作环境,真实而全面的进行现场测试。实验室测试法适用于大批量的产品生产,具有数据质量高、环境易选择、结果可再现等优点。

3.2保证实验法

保证实验法主要适用于小规模的产品生产,具体是指在产品出厂之前,对产品进行实验,这种实验方法对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同时具有复杂精密的构造。保证实验法能够测试出设备故障的随机性,而且能够有效检测多种设备故障。

3.3现场测试法

现场测试法主要包括三种测试方法,即脱机测试法、停机测试法、以及在线测试法,是将控制设备放在真实的现场来进行测试的方法。现场测试法适用于质量较高的设备,同时工艺成熟、原件正规。这种测试方法具有数据真实性高、实验产品好、成本较低等优点。

工作人员在对控制设备进行可靠性测试时,要根据不同的需求与不同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当前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不论是在工艺与质量上,还是在规格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产品的特征来选择适合于该产品可靠性检测的方法。实验场地的选择也要分析具体情况,要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选择的试验产品要有一定的代表性,试验程序提前准备好,试验过程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4 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措施

4.1保证设计的可靠性

在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时,需要足够的耐心与细心,以保证在设计环节就为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奠定坚实的基础。工作人员要在实践与数据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讨论,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不仅要保证设备的质量,而且要提高设计的科学性与经济实用性,对于能够调整的零部件要选择最经济的,进而使生产成本降低,市场占有率提高。当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并不是通过偷工减料来完成的,而且要在技术的创新上突破,要能够在提高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同时,符合市场发展规律。

4.2提高零部件选用的合理性

电气自动化设备是由多而复杂的零部件构成的,零部件的选择需要引起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坚持谨慎仔细的工作态度。控制设备中的零部件规格要尽可能少,要尽量选择专业的生产厂家供货,最好使用通用的零部件。提高零部件选用的合理性不仅能够提高零部件的性能,而且能够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不会耽误设备的正常运行。在零部件进场时,工作人员要对每一个零部件进行仔细的检查,严格验收程序与准入制度。在选用零部件时,切勿为了节省开支而选择质量差的,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防止由于小失误造成大损失。

4.3选择标准的元器件

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而言,选择标准的元器件时,不仅要将元器件的质量考虑其中,而且要保证其适用于特定的工作环境。控制设备的元器件选择一定要以标准性为首选,以利于故障时及时更换。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所以要选择散热性良好的电子设备,这对整个控制设备的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各种不同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对于元器件散热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大功率的设备,对散热性的要去非常苛刻。元器件的选择不仅与散热性能密切相关,而且也会受湿度影响。通常情况下,温度较低、湿度相对较低的工作环境更能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5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意义

5.1提高设备质量衡量的准确性

所谓的产品质量,是指产品能够满足某些特点要求、实现自身价值的特征。产品的特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性能、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可靠性在产品质量衡量中占有主导地位。可靠性高,设备运行发生故障的几率就小,维修耗用的费用就少,随之安全性能也就较高。因此,可靠性是设备质量的核心衡量指标,是众多设备厂家最求的终极目标。

5.2增强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用户不仅对产品的性能要求比较高,而且对产品的可靠性能要求也提高了。实践证明,只有那些具备较高的可靠性的产品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住竞争优势。当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复杂度也随之提升,可靠性技术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当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决定性工具。

6 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与自动化逐渐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了我国工业领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自动化水平还相对落后,我们需要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的利用率,加强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研究,进而缩短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距离,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规范化生产。

[1]徐跃胜,只迪,冯丽丽,等.关于如何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

[2]向仕军.如何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究[J].商情,2011(28):58.

[3]曾广勇.水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研究[J].机电信息,2014(24):72,73.

[4]武芳军.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测试与研究[J].民营科技,2011(6):9.

[5]孙志超,姜松,田野,等.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可靠性测试研究[J].消费电子,2013(16):48.

TM921.5

A

1673-0038(2015)08-0066-02

2015-2-6

猜你喜欢
测试法元器件可靠性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合理使用及正确测试以提升DC/DC变换器可靠性
伊士曼展示其耐受医用消毒剂的新一代聚酯——四步测试法显示伊士曼MXF221共聚酯具有出色的耐化学性
装备元器件采购质量管理与控制探讨
基于DSP+FPGA的元器件焊接垂直度识别方法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新型混合材料咀嚼效率测试法
电气化铁路轨道电路绝缘电压测试法的研究
基于D-最优化理论的陀螺仪力矩反馈测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