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乡镇林业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

2015-04-16 09:33何煌盛
建材与装饰 2015年8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植树规划设计

何煌盛

(武平县林业规划设计队)

试论乡镇林业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

何煌盛

(武平县林业规划设计队)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森林的占地面积逐渐减少,这已经成为当今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必然引起国家一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森林对人类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林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氧气,同时丰富的林木资源还可以涵养水源。因此,合理规划林业设计,重视植树造林,以尽快恢复我国森林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乡镇林业的现状,探讨设计乡镇林业规划与设计具体可行的方案。

乡镇林业;规划设计;指植树造林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能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而绿色植物的覆盖率越来越少,及时一些道路旁边有些树木,也被沙尘暴以及汽车尾气污染、损害。森林资源对人类生活意义重大,森林资源的减少将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各地区都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加强林业规划设计,积极植树造林,确保环境的均衡。在乡镇林业规划设计中,造林技术是其关键环节,若造林技术发展成熟,那么乡镇林业规划设计就能顺利完成,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2]。本文主要针对乡镇林木规划设计以及造林技术进行简要探究。

1 乡镇林业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现状分析

1.1积极的探索与研究造林技术

当前,我国乡镇林业规划设计与植树造林技术仍呈现积极探索与研究的状态。由于乡镇地区的空气质量相对城市较好,不少造林技术人员积极参与,自愿到乡镇当中去,造林技术工作者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可以很好的钻研造林技术。另外,乡镇政府也有积极参与到造林活动中来,为乡镇林业规划和植树造林技术铺平道路,以便技术人员做出更好的林业规划设计,探索、研究出更深层次以及更佳的造林技术[3]。

1.2积极的实践

选择在乡镇地区进行林业规划设计,主要是因为乡镇地区的很多条件都符合规划需要。因此,在乡镇实施林业规划设计和植树造林的时候需要开展积极的实践活动,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理论知识,将造林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是造林技术得到充分发挥,即通过具体实践检验理论的可行性。由此可见,我国乡镇林业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是不断探索与实践的状态。

2 乡镇林业的规划设计

2.1造林树种的选择

在选择造林的树种时,要仔细考察造林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和树种的生物特点。进行造林规划设计时要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及适地适数的原则,并选择一些其他的树种作为替补树种,确定候选树种后,对造林类型表进行编制,选择最优种植方法。

2.2造林位置的选择

虽然乡镇企业有很多土地资源可以林业规划建设提供空间,但在实际规划设计时仍要科学、合理的选择造林的具体位置。林业资源产生的环境效益与造林位置密切相关,所以要重视造林位置的选择,对于其位置选择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①植树造林的位置可以实现大规模的种植活动,大面积的树木的种植才可以实现良好的生态效果;②由于植树造林项目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所以林区位置尽量距离居民住宅区远一些;③造林位置应该符合实际研究和发展的方向,这样才方便技术研究工作人员随时的进行观察和记录,有利于对不同树种的存活情况进行比较。

例如,12月30日下午,某镇为进行造林整地,该林业局党组成人员和县林业工作站的负责人一同到该镇进行协助造林整地工作,督察组一行人仔细翻阅相关资料,对造林区域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并收集当地居民的意见,参考。分析各方面的综合因素,最终确定机械+人工结合的征地方式以及公司+农户造林模式和防火隔离带+规划造林的工作方法。并要求要求要加大整地进度、保持保质保量的工作态势、扎实推进造林整地的各项工作,要做好造林规划设计、积极争取政策项目支持,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环境。

2.3造林树种生态的建立

根据造林树种相应的自然条件,对土壤的湿度、厚度、海拔以及坡向等进行选取。土壤类型主要有紫色土、黄棕壤、红壤、黄红壤等四个类型。坡向主要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图层的厚度主要有三种,即薄层、中层、厚层。土壤湿度分为干燥、潮湿。海拔有海拔下限以及海拔上限两种,其分别代表书中分布的海拔下限及上限。

3 乡镇林业造林技术方法研究

3.1物种多样化

植树的多样化是指尽可能挑选多种类的树种,以促进森林树种的多样化,培养健康森林。结合动、植物之间的生态交互性进行多样化树种的搭配,是各种物体之间保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般情况下,乡镇林业规划设计的初始阶段,为了满足人们的短暂需求,研究对植树造林的选择取向比较单一。从长远效益来看,必须构建形式多样的林业体系,重视树种种类的多样化,让不同类型的树种进行混植,形成生物多样性的森林,这样既能使不同物种之间相互补充,还可以提高整体林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3.2结构复层化

结构复层化指的是造林规划设计要注重树种层间的结合与混配,使整个林木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复层植物群,而不仅仅只关注植物的品种和类型。在对植物苗木的管理方法相同以及圃地自然环境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测定和培育,观察苗木的生长情况以及越冬情况等。经过1~2年的测定与观察,在每个造林区域选择35%左右的树种建立无性系,进行插穗繁殖与扩繁采集以及区域试验。对其余树种继续测定和观察,测定生长好的树种再建立无性系测定。对于生长极差、不能越冬或遭病虫害严重的植株组合予以直接淘汰。

3.3物种适地化

物种的适地化指的是造林规划设计要适地适树的选择植物,在适合当地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物种选择。乡土植物通常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更快的构成当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且具有很高的抗逆性,生长状态通常都很良好,可以实现植物与人类活动长期作用的关系。不过不能因此而对乡土植物的种植有所大意,需要注意的是,乡土植物在种植时,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土壤特点、地下水位、光照以及环境污染状况等影响因素来确定植物具体的种植种类,如,池杉需要种植在林地边缘,桃树和李树喜欢光照,银杏怕洪涝,油松需要种植在地势高旷处。

3.4种苗的本土化

造林规划设计要重视种苗的本土化,种苗本土化指的是在对植株的种子和苗木进行选择时,要尽量在本地范围内进行选取和培育,避免长途调运树种苗木的数量和频率,对跨地区采挖和移植野生植物进行严格控制。目前,更要严禁南树北调、大树移植等现象。本地区的苗木的培育和种子的采收通常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耐性及抗性考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种子进行栽植和播种后,可以很快的融入到当地的生态系统中,使林木生长的更好,性状良好,并且还有很强的病虫害抵御能力。

4 案例分析

某县截止2014年3月造林绿化工作已经打坑41.7万个。该县省道单侧绿化宽度30m,每侧栽植5行火炬、2行柳树和2行杨树,植树5万株;某路单侧绿化宽度15m,每侧栽植2行火炬,3行柳树,植树4000株;对大小村庄等一般廊道进行了补植,植树5000株,完成绿化任务。该县造林的主要措施:①规范施工:对规划的9条重点生态廊道,严格按照生态省提升工程标准,明确绿化宽度和密度,由县财政统一负担土地流转费用,预计土地流转费用达500万元;②创新工作方法:推动造林工作快速开展。该县将省道某路段绿化列为该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党员代表的义务植树基地,统一部署,明确责任和奖补措施,不到10d时间就完成土地流转、挖坑栽植、浇水封堆等植树工序,快速、保质保量完成植树任务;③制定奖补政策:政府在土地流转方面出台了最高补助90%土地流转费用的政策,给造林大户吃了定心丸,对完成任务好的“三类村”进行1000~3000元的奖补,对树木保存率、成活率低于70%和完不成植树任务的村分别取消奖补和年底评先评优资格。这些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全县上下齐心造林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造林绿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5 结束语

乡镇实施林业规划设计和植树造林活动可以扩大林木覆盖率,增加森林占地面积,实现我国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乡镇进行林业规划设计时,要科学性、专业性的选择植树造林的具体位置和树种类型,同时结合乡镇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影响因素,充分利用苗种本土化、种类多样化、物种适地化以及结构复层化等造林技术共同实现乡镇林业树种的健康生长,形成树种多样化、健康的森林体系。

[1]王淑芳.探讨乡镇林业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08):118~119.

[2]黄胜.探讨乡镇林业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21(05):331~332.

[3]赵飞,吕兰琼.探讨乡镇林业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J].吉林农业,2013,09(06):208~209.

S725

A

1673-0038(2015)08-0116-02

2015-1-29

何煌盛(1974-),大专,从事林业规划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植树规划设计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规划设计作品
植树
植树真快乐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植树鸟的来信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