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城市规划编制面临的几个转变分析

2015-04-16 09:33张亚楠王瑞霞
建材与装饰 2015年8期
关键词:转型期盲目城市规划

张亚楠 王瑞霞

(新密市城乡规划管理局 河南省 新密市 452370)

转型期城市规划编制面临的几个转变分析

张亚楠王瑞霞

(新密市城乡规划管理局河南省新密市452370)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一些转型期的城市在不断加快城市规划的步伐,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城市规划区迅速扩张,在这个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往往是还没有解决历史遗留下来问题,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对于转型期城市的规划,应在适应社会的进步和重视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善于平衡城市各方的利益,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本文主要分析了转型期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编制时面临的几个转变。

城市规划;规划编制;城市转型;分析

前言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特色,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实际,那么只有结合各地的特色和实际,提出发展思路,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新要求,适应经济社会新发展,推动发展,提升发展,实现民生福祉,实现中国梦。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城市,必须要树立前瞻意识,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原则,对照世界先进,在全面审视城市化共性问题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城市规模、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城乡关系、生态环境、交通建设和市政管理等问题,科学规划,转型升级,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才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1 城市规划编制面临的矛盾

1.1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一些转型期的城市在不断加快城市规划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往往是还没有解决历史遗留下来问题,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在几十年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仅仅是当时最高领导层在宏观层面相关计划的深化与继续工作。而当今的市场经济导致了政府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同时,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也与以往不同。城市土地的使用已不再由城市规划来进行安排,同时政府也不能完全决定城市发展的前景,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得城市规划工作应该细致、深入以及全面,同时也使规划工作必须要具有适应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在GDP至上的观念里使得各级领导部门容易产生“当前重视规划,规划之后平淡”、“缺位、错位、越位”的现象。此外,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市辖区政府与城市政府之间在城市规划上的矛盾逐渐凸显。

1.2进步与滞后共在

虽然转型期城市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城市的建设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诸多规划中滞后的现象。

当前,规划理论研究的滞后是我国转型期城市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转型期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没能及时和有效的遏制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驱动和当地基层政府的扩张欲望,结果往往导致理想的城市规划方案被搁置和修改的体无完肤。此外,面对城市投资和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也使得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的地位。

1.3理性与盲目互动

每个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自身客观规律,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就是尊重人、尊重自然遗迹、尊重历史。一个城市经济的极大繁荣靠的绝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打造”出来的,一个城市最鲜明的文化特点靠的也不是一两个项目工程就能“张扬”出来的。但实际上,很多城市的主管领导经常欠缺考虑,不了解本城市的历史和特点,对城市规划进行干涉,经常在城市规划中加入自己的主观愿望。这极大的导致了城市发展中存在种种盲目现象,如盲目搞大开发区,盲目建设城市雕塑,盲目调高城镇化目标,盲目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盲目上马轨道建设项目,盲目摧毁传统建筑文化,盲目扩大用地规模,盲目扩大拆迁规模,盲目美化亮化,盲目建设高耗能耗水企业,盲目追求高层建筑以及与周边城市之间进行盲目的攀比等等。以上这些缺乏理性的作法或许在短时间内会带来不小的广告效应,但在长期看来,这无益于城市的长远和健康发展。

2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交通之间的转变分析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不可复得的精神财富,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推动文化振兴,塑造城市名片是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任务。以洛阳城市规划编制来举例说明,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最有特色的当然是名胜古迹了,包括西山的“洛阳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和龙门石窟隔水相望的“香山寺”和“白居易故居”,离龙门不远有武圣关羽的首级埋放地“关林”,和“孔林”一样受到朝拜。此外佛教圣地“白马寺”、“洛阳博物馆”、“天子驾六博物馆”等也是洛阳名满天下的旅游点。城市规划工作,也应该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彰显洛阳地方特色。

绿色交通是随“转型”提出来的一个全新课题。和谐社会的绿色交通要体现安全、公平、高效、低碳,要形成合理的交通出行结构,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过去一个阶段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于,为适应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而进行的骨架形态的搭建。以某地区为例,目前此地区城市道路网络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各个城市片区的联系通道都已构建完成。但是这种粗犷型建设模式也使得城市路网级配倒挂现象严重,干道多、支路少,难以实现全方位的通达和顺畅。未来城市交通方面的转型应立足于“优化与提升”,完善支路网建设,建立慢行交通系统等。

3 城市规划时转型问题分析

3.1推进城市空间转型升级

促进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的转变,形成布局合理、规范有序、高效畅通、生态宜居、疏密有度、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秩序,使得城市更加适合人们工作和生活。

3.2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实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四化”同步发展,依托科技、教育、人才和信息资源优势,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进一步把握产业关联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树立全域发展理念,突出规划衔接、项目支撑,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提高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3.3推进城市生态转型升级

当今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就是抓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的汇聚点。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坚持绿色发展、绿色繁荣的城市转型之路,建设宜居成都。加强城市绿地、水系规划建设,合理确定城市生态空间最低比重,防止过度开发。

3.4推进城市管理转型升级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职能的协调衔接,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智慧化程度,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

3.5推进城乡形态转型升级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内在动力,以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宜业宜居、集约高效、环境友好为方向,推动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等重大关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破除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城镇功能配套、产业支撑有力、社会保障健全、城乡差距缩小的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城乡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操作手段都将发生重大改变,作为引导和控制城乡发展的城乡规划也同样面临着转型和重构的必要。适应社会的进步,重视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善于平衡城市各方的利益,是规划从业人员努力的方向。

[1]廖凯.转型期克拉玛依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策略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

[2]杜雁.转型期城市规划编制面临的几个转变[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8,8.

[3]罗吉.社会发展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4]王鹏,袁晓辉,李苗裔.面向城市规划编制的大数据类型及应用方式研究[J].规划师,2014,08:25~31.

[5]余建辉,张文忠,王岱.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效果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1,01:11~21.

TU984.1

A

1673-0038(2015)08-0032-02

2015-2-8

张亚楠(1986-),男,助理工程师,专科,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施工测量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转型期盲目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盲目剃“满月头”可能对宝宝造成什么伤害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盲目自大的小蚂蚁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社会转型期人民调解制度面临的挑战与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