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信APP开展医学心理学“移动PBL”教学的研究

2015-04-22 08:27梅松丽王凌燕胡远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学智能手机医学

梅松丽,王凌燕,2,胡远超

(1.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1;2.吉林职工医科大学,吉林 吉林 132001)

利用微信APP开展医学心理学“移动PBL”教学的研究

梅松丽1,王凌燕1,2,胡远超1

(1.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1;2.吉林职工医科大学,吉林 吉林 132001)

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微信APP,在医学心理学课程中开展“移动PBL”教学。探讨和研究微信可是否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等,结果显示“微信—移动PBL”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课堂上把玩智能手机的现象,并且能够让学生利用手机学习,使学生在没有逆反的心理状态下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延长学生的知识点记忆时间,是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

微信;移动PBL;医学心理学

智能手机的兴起使我们的娱乐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然而却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多数现象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唱“一个人的独角戏”,而学生则“沉醉”在智能手机带给他们的快乐世界里。因此,传统的教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E时代下的大学课堂,如果说智能手机对课堂的影响势不可挡,那我们不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智能手机合理的利用起来,在满足学生把玩智能手机的心理需求的同时使学生玩中有学,玩中乐学,玩中爱学,最终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移动学习”的概念及发展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智能手机、IPAD、无线平板等)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的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1]。关于“移动学习”的报道最早见于2009年,刘刊对移动学习平台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由于移动学习具有自主性、情境相关性、实时性和互动性等突出特点,特别适合于医学教育[2]。2014年,吴娟平设计了医学移动学习平台解决方案,整合了学校的教学资源,为用户提供了多种互动学习方式,对移动平台的研究进行了延伸[3]。“移动学习”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报道所见不多。2012年李慧瑜在中职英语课堂进行了“移动学习”的应用实践,研究显示“移动学习”对中职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了显著而良好的辅助作用[4]。2012年左欣鹭对移动学习方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认为移动学习教学对提高实习学生的临床应对能力方面有很积极的效果[5]。以上研究,目前还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形成成型的教学体系,在大学医学心理学方面的课堂实践研究还是空白。

二、PBL和“微信—移动PBL”的概念和发展

PBL是指基于问题的学习,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方式。国内高校学生人数众多,一个班级通常有二、三百人,要开展PBL教学,需要把这样一个班级分成几十个小组,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对几十个小组同时进行课堂PBL教学是无法想像的[6]。因此,PBL多作为一种教学中的辅助手段。“移动PBL”是在PBL的基础上融入了移动电子设备,更好地实现随时随地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使学习如同移动电子设备一样,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影响,有利于学习者延长学习的时间,延长学习者对知识点的记忆时间。

微信是近几年开始流行的智能手机中的社交软件,它以互联网为媒介,支持发送文字、图片、视频等,具有及时、快速的特点,它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表达观点,传递信息。微信的出现,使“移动PBL”的实现成为可能。笔者以微信APP为媒介,对学生开展“移动PBL”,检验“微信—移动PBL”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对“微信—移动PBL”是否能够提高学生对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兴趣,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效率,进行实证研究。

三、研究对象

以医学心理学课程的12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本研究之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作测定,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微信—移动PBL”的授课过程

1.课前。(1)建设网络PBL教学库。(2)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3-5组,并设置组长。(3)老师建立微信班级圈、建立小组讨论圈。(4)通过微信将上课所需的学习案例、讨论资料及待解决的问题传给每位学生,请组长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与讨论,并针对问题形成小组讨论意见。(5)要求学生在已知病例中再找出存在的其他问题,查找资料,进行分析。

2.课上。(1)展示案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分钟)。(2)介绍案例。教师先阐述案例,使学生对案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明确案例的重要性,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3分钟)。(3)引导小组讨论。①教师由介绍案例依次自然引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2-3个),每个小组选派代表针对每个顺序问题作答,由组长控制答题时间(30分钟)。②学生代表在答题时,其他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向老师传送自己对该问题的想法和意见。③各组学生代表每答完一题后,教师做以小结(结合微信传送的学生意见),明确标准答案(10分钟)。(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答题结束后,教师请任意一小组结合该病例提出新的问题,其他小组参与共同讨论,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答题后给予知识点的正确总结(20分钟)。(5)总结。①所有问题结束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包括知识点重点总结和学生表现总结)(15分钟)。②教师对表现好的小组予以团体奖励,使学生在收获成功的喜悦当中更加期待参与下次课程的讨论,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10分钟)。

3.课后。(1)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向学生进行知识点提问,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2)对于没有很好理解、掌握重点知识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微信进行课后辅导。

五、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如下(见附表)。

附表 医学心理学“微信—移动PBL”调查表[n(%)]

六、讨 论

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在学习能力方面79.2%的学生通过“微信—移动PBL”提高了学习兴趣;78.3%的学生表示“微信—移动PBL”可以增加学习主动性;71.7%的学生通过“微信—移动PBL”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调查显示,76.7%的学生知识点掌握牢固;74.2%的学生知识点记忆时间长。师生关系的调查显示,80.0%的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度高。“微信—移动PBL”确实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并对知识点的掌握,记忆时间有所提高。通过“微信—移动PBL”学习也使学生和老师交流更多,提高了师生融洽度。

七、结 论

在大学医学心理学课堂上,“微信—移动PBL”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及师生关系融洽度等方面的提升效果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很好的实现了课堂上的有效教学。同时,“移动PBL”对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均有积极的效果,符合大学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能够在满足学生课堂娱乐的同时,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并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但是本研究存在的缺陷是在一个大教学班中进行尝试,没有设计对照组,期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将此缺陷进行弥补。

[1]Dye A,K’Odingo J A,Solstad B.Mobile education——A glance at the future[J].Retrieved Jan,2003(31):2008.

[2]刘 刊.移动学习平台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9(6):454-455.

[3]吴娟平.基于需求的医学移动学习平台设计[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68-71.

[4]李慧瑜.英语移动学习在中职学校的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34-135.

[5]左欣鹭.移动学习方法在卫生职业教育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探索[J].中国美容医学,2012(12):808.

[6]李武宏.移动PBL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109-110.

A study of“mobile PBL”in Medical psychology course with WeChat APP

Mei Songli1,Wang lingyan1,2,Hu Yuanchao1
(1.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1,Jilin,China;2.Jilin Staff Medical University,Jilin 132001,Jilin,China)

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at finding out if using wechat to implement PBL on mobile platforms for the course of medical psychology can boost learning interest,motivation and self-directed learning.The findings indicate the method can reduce time spent on playing with the phones and make them tools of learning.Also teach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WeChat;mobile PBL teaching;medical psychology course

G434

A

1002-1701(2015)12-0007-02

2014-11

梅松丽,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医学心理、行为与心理健康。

吉林大学本科生教学改革项目;白求恩医学部教学改革项目(B2014C00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种子基金项目(2014ZZ025);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GH14001)。

10.3969/j.issn.1002-1701.2015.12.004

猜你喜欢
心理学智能手机医学
智能手机是座矿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医学、生命科学类
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