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新生儿安全信息系统的研制

2015-05-10 01:16王芳刘曼华陈建荣薛莉莉朱向华王健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2期
关键词:同室床边电子标签

王芳,刘曼华,陈建荣,薛莉莉,朱向华,王健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226001

产科新生儿安全信息系统的研制

王芳,刘曼华,陈建荣,薛莉莉,朱向华,王健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226001

0 前言

母婴同室病房由于其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是护理安全事故的高风险部门,其中新生儿安全更是产科病房管理的重点和难点[1]。由于新生儿的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健全,机体抵抗力低下,产妇及家属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和对疾病的洞察力,部分临床护理人员对新生儿风险评估和预测的能力欠缺,导致母婴同室病房中的新生儿存在着一些医疗安全隐患。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医院在新生儿的防盗安全、母婴同室安全告知、护士培训、感染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5],但对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分级、分层管理研究较少[6-8]。笔者自主研制了一套产科新生儿安全信息系统,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对新生儿采取了一系列可预见性的安全管理办法,临床使用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1.1 系统硬件及功能

产科新生儿安全信息系统主要由床边安全信息采集平台和中央监护系统组成。系统原理框图,见图1。

图1 产科新生儿安全信息系统原理框图

1.1.1 床边安全信息采集平台

床边安全信息采集平台包括床边计算机系统、床边母婴身份识别电子标签阅读器、床边母婴信息互动显示器及无线收发模块。其原理框图,见图2。

图2 床边安全信息采集平台原理框图

(1)床边计算机系统。床边计算机系统选型很重要,因为床边母婴身份识别电子标签阅读器、床边母婴信息互动显示器及无线收发模块的信息都要经其进行协调和处理。本设计选用单片机STC5A60S2实现,STC5A60S2有两个串口,串口1用于触控显示器,串口2用于触控无线收发模块。母婴身份识别电子标签阅读器通过P0口和P3口与STC5A60S2连接,P0口是数据口,P3口是控制口

(2)母婴身份识别电子标签阅读器。床边母婴身份识别采用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技术。电子标签又称智能标签,是具有一定存储容量的电子芯片,可利用无线电波传送识别数据,无须接触即可自动读取及收集资料,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具有标识识别、物体跟踪、信息采集的作用。护士在中央站将新生儿信息输入电脑,通过标签读写器写入电子标签腕带,并通过高保真无线传输(Wi-Fi)将母婴信息传输至床边计算机系统,实现母婴安全信息的加载;当计算机系统获得母婴信息并对比通过后,床边母婴信息互动显示器才可以正常工作并显示母婴信息,否则就会进行声光报警。

(3)床边母婴信息互动显示器。母婴信息互动显示器采用液晶触控屏,用于显示母婴信息。本设计中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按键的设计,后面软件设计中将做详细讲述。

1.1.2 中央监护系统

中央监护系统包括中央监护站主机、电子标签读写器、无线数传模块。其原理框图,见图3。

图3 中央监护系统原理框图

电子标签读写器用于将母婴信息写入电子标签腕带并通过高保真WIFI将其传输至床边计算机系统,实现母婴安全信息的加载;无线数传模块可接收通过安全对比后的母婴信息,并将其显示在中央站屏幕。电子标签读写器与中央监护站主机,以及无线数传模块与中央监护站主机的通讯都采用串口模式。

1.2 系统软件及功能

1.2.1 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

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有:床边母婴身份识别、床边母婴信息显示、床边母婴信息发送/接收、护士站中央监护。床边母婴身份识别要求母亲跟新生儿身份要唯一确定,即要求母亲的电子标签腕带识别码需跟新生儿的识别码完全唯一匹配;床边母婴信息显示要求系统能够接收标签读写器写入的母亲基本信息、婴儿基本信息、护士巡视情况、科内健康施教内容等,并将其在电子触控屏上全部显示出来,便于医生、护士查看;床边母婴信息发送/接收要求系统能够将床边母婴信息发送给中央站并接收中央站发送的信息;护士站中央监护要求系统能够实时接收并显示多个床边母婴信息,并对其进行监测、管理。

具体设计要求如下:① 床边母婴身份识别:编写程序实现母亲电子标签腕带的标识码跟新生儿电子标签的标识码唯一相对应;② 床边母婴信息显示:护士将婴儿、母亲的信息输入中央站电脑,通过标签读写器写入到电子标签腕带,再通过高保真Wi-Fi传输到床边计算机系统,进而在触控屏上显示出来;③ 床边母婴信息发送/接收系统:同样利用高保真Wi-Fi实现床边母婴信息跟中央监护系统信息的传输与接收;④ 护士站中央监护系统:护士站中央监护系统通过高保真Wi-Fi接收多个床边母婴的信息,并将其在同一窗口实时显示,便于监测。

1.2.2 系统软件的实现

(1)中央监护站软件的实现。中央监护站程序开发采用C#.NET加数据库模式。C#.NET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被公认为是编程效率最高的一种编程方法。本设计中,电子标签读写器、无线数传模块与中央监护站主机通信软件设计都采用.NET下的串口控件SeriaPort实现,SeriaPort控件可以很方便地实现所需串口通信的多种功能。在使用SeriaPort控件进行串口通信时,一般的流程是设置通信端口号及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再打开端口连接,发送、接收数据;再关闭端口连接。护士站中央监护系统主界面图,见图4。

图4 护士站中央监护系统主界面图

界面图中,第一排数字是新生儿床号;第二排是新生儿出生日期(BD);第三排是新生儿每日风险值分级颜色的显示:蓝色预警提示低风险,为正常新生儿;黄色预警提示中风险,对其需加强监护,严密观察病情;红色预警提示高风险,在对新生儿进行每日风险预警评估时,如其面色、呼吸、哭声任一项出现异常即给予红色预警,应重点关注、立即处理并汇报,严格交接班;第四排是新生儿病情诊断信息的显示。

(2)床边母婴信息互动显示界面。床边母婴信息显示界面开发按键是用bmp位图来实现的,且与背景图分开。按键图与背景图分开的好处在于按键的调用和隐藏更方便灵活。点击按键涉及到4个处理过程:① 读取需点击坐标的数据;② 检测按键是否在点击范围内,一般用if语句来实现,如:if(chx>x1 && chx<x2 &&chy>y1 && chy<y2),其中chx、chy为点击坐标(触摸屏坐标),x1、y1、x2、y2分别为按键左上角和右上角的坐标;③ 当点击的位置在按键的范围之内,说明已经点中按键,这时用一个反色矩形指令将按键反色,代表某按键被点中;④ 在未松开按键之前,按键应处于反色状态即被按住状态,而当松开按键时,显示终端会向串口发送一个字节:0xF3(若是并口通信方式则PINT引脚由低电平变高电平),所以可以通过检测串口是否读到0xF3 来结束这一过程。

单片机5A60S2的显示控制软件的串行口设置如下:① 串行口模式设为模式1(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② 波特率设为19200(TH1=TL1=0FDH,SMOD=1,晶振为11.0592 MHz);③ 在通信过程中,主要是单片机向显示终端发送控制数据(指令),显示终端在上电就绪时会发送一个字节0xF0;显示终端检测到触摸屏被按下时,显示终端自动连续地发送5个字节到串行口,第一个是0xF2(表示发送的是触摸屏坐标数据),第二、三个是X轴坐标,第四、五个是Y轴坐标;在离开触摸屏后将发送0xF3(这个特征可以在程序中实现按键检测功能)。床边母婴信息互动显示界面图,见图5。

图5 床边母婴信息互动显示界面图

界面内容包括:入室评估风险分值和每日风险分值、母亲床号、母亲姓名、住院号、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新生儿出生日期、新生儿体质量等。

(3)每日风险预警评估模块。在对新生儿进行每日风险预警评估时采用分值法,即对新生儿精神状态、面色、呼吸、哭声、吃奶量、大小便、肢端皮温异常项给予分值,这7项的分值分别经TextBox框输入,其中肢端皮温和吃奶量设置可经DropDownList下拉框进行选择。

2 总结与讨论

临床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的监测指标灵敏、安全可靠。

本系统利用高保真Wi-Fi的通信方式构建网络,不需要架设传输线路,能够满足病区或监护单元的通信需求,机动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中央监护系统的应用解决了多点监控的难题,可确保监测参数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实现了病区的整体信息监测;系统使用安全,报警功能可靠,临床操作方便,提高了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安全系数,可有效规避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9]。

新生儿每日风险预警模块的应用,落实了病房的巡视制度,加强了对新生儿精神状态、哭声、面色、吃奶量、大小便、肢端皮温等内容的观察,提高了母婴同室高危新生儿的监测水平和安全系数;对产妇及家属也起到了很好的提醒、警惕作用。新生儿身份识别功能的应用,杜绝了新生儿在院被盗的危险,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安全。母婴信息互动显示器能清晰显示产妇及新生儿标签的内容,弥补了以往成人床头卡不能体现新生儿特点的缺陷,杜绝了个别护理人员字迹潦草或笔误的情况,提高了安全识别水平。

总之,本系统的研发,对于加强新生儿的安全管理,降低新生儿意外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蔡英如.产科病房的新生儿安全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25(2A):65.

[2] 谭玲,潘文芬.风险管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8,23(12):1075-1076.

[3] 白利辉.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5.

[4] 华骅,沈国英.母婴同室新生儿安仝问题分析及临席护理路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8(8):49-50.

[5] 曹佩玉.母婴同室消毒隔离与安全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3):344.

[6] 邵海珍.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8(3):77-78.

[7] 李雨利,郑艳.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1):5-6.

[8] Zuppa AA,Sindico P,Antichi E,et a1.Weight loss and jaundice in healthy term newborns in partial and full rooming-in[J].J Matem Fetal Neonatal Med,2009,22(9):801-805.

[9] 沈志娟,周凤勤.产科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与防范[J].护理研究, 2013,27(6):1765-1766.

Development of the Safety Information System for Newborns in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WANG Fang, LIU Man-hua, CHEN Jian-rong, XUE Li-li, ZHU Xiang-hua,WANG Jian

Nanto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Nantong Jiangsu 226001, China

本文阐述了产科新生儿安全信息系统的研制过程。该系统主要由床边安全信息采集平台和中央监护系统组成,可实现床边母婴身份识别、床边母婴信息显示、床边母婴信息发送/接收、护士站中央监护等功能。临床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机动性好,性能稳定,通过一系列可预见性的管理功能提高了新生儿的安全管理水平。

产科新生儿;安全信息系统;母婴身份识别;电子标签阅读器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 safety information system for newborns in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The system consisted of the bed-side safety information collection platform and the central monitor and care system, which possessed the functions of bedside mother-baby identity recognition, mother-baby information display and sending/receiving as well as central monitor and care in the nursing station.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test results, the system had demonstrated its stable performance and flexibility in improved safety management of newborns through a serial of foreseeable management functions.

new-born babies in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safety information system; mother-baby identity recognition; electronic label reader

TP309

B

10.3969/j.issn.1674-1633.2015.02.026

1674-1633(2015)02-0096-03

2014-08-17

2014-10-16

作者邮箱:perfect.litingting@163.com

猜你喜欢
同室床边电子标签
RFID电子标签在全钢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
反馈式健康宣教提升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效果、满意度的意义分析
系统化健康指导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干预分析
叮咛
护士主导的持续改进在规范母婴同室新生儿血糖监测中的应用
假如我有一个梦
床边急诊腹膜透析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适用于高衰减汽车玻璃的电子标签方案与应用
探寻“千万”的背后——写在金溢科技电子标签销量超1000万之际
Lamotrigine versus carbamazepine in treating newly diagnosed epilepsy:A meta-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