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手术用无菌四肢套的应用

2015-05-10 01:16王晓旭翟洁婷谭光华杨俊涛翟溶凡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湖南衡阳421001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2期
关键词:四肢无菌骨科

王晓旭,翟洁婷,谭光华,杨俊涛,翟溶凡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骨科,湖南衡阳 421001

一次性手术用无菌四肢套的应用

王晓旭,翟洁婷,谭光华,杨俊涛,翟溶凡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骨科,湖南衡阳 421001

普骨科近端肢体手术为临床常见手术,术中远端肢体无论是否采取全肢体消毒均需包裹,以防止其污染手术创面,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常规使用无菌巾加无菌绷带、切口膜、无菌手套相结合的方法行肢体包裹,此工作常需两或多名医护人员完成,操作复杂,术前准备时间长,且包裹时未消毒肢体易触碰到其他无菌区域,术中无菌巾包裹处极易被血液或冲洗液等浸湿致细菌扩散,易增加切口感染率[1]。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自行研制了一种一次性无菌四肢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360例行近端肢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0例)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四肢套包裹肢体,对照组(180例)术中使用常规方法包裹肢体。为避免干扰因素,术前确认两组患者均无开放性损伤、无局部或其他部位活动性感染或易感疾病等。所有患者术前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及降钙素原均无异常。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性因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一次性无菌四肢套的结构

一次性无菌四肢套呈长方形套袋样结构,依据国人下肢长度、小腿长度、小腿最大周径、足长、足宽的平均数值设计样品的长、宽及内径[2],共制作出过膝型(大,长88 cm,宽44 cm,最大内径20 cm)、膝下型(中,长50 cm,宽38 cm,最大内径18 cm)、过踝型(小,长30 cm,宽20 cm,最大内径17 cm)3种规格的四肢套,其中过踝型四肢套可用于儿童或上肢手术。四肢套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具有防水功能,袋内含同材质长方形薄膜并与袋底相连,袋两边有多孔供细带穿过,袋口为无菌粘贴敷料(图1)。

图1 一次性无菌四肢套的外观图

1.3 一次性无菌四肢套的使用方法

四肢套经环氧乙烷消毒后,外层袋样结构为由内向外呈翻转折叠状态(图2a),其内同尺寸薄膜为平铺状态,肢体消毒完毕后即放于平铺薄膜上(图2b),手术者将外层袋样结构由远端向近端逐渐展开即可将远端肢体完全包裹(图2c),同时拉紧袋口细带,使套袋紧贴肢体表面,再使用无菌刀片切断多余细带,用粘贴敷料封闭袋口即可(图2d)。

图2 一次性无菌四肢套的使用过程

1.4 评价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记录包裹肢体的平均时间、平均所需人数、术后包裹材料被液体浸湿污染的次数(细菌培养)。所有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包裹肢体的平均时间、平均所需人数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包裹材料的污染次数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包裹肢体的平均时间为(2.80±0.59) min,对照组为(6.60±0.72)min;实验组包裹肢体平均所需人数为(1.00±0.00)人,对照组为(2.03±0.41)人;实验组包裹材料的污染次数为6次,对照组为3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包裹肢体时均无相关意外发生。两组评价指标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组及对照组评价指标比较

3 讨论

3.1 一次性无菌四肢套的研制背景

普骨科手术多涉及内植物的置入,且普骨科患者术前常有额外的软组织和骨骼创伤,并发感染风险较高;若术后切口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可能造成难以治疗的骨与关节感染,乃至威胁患者生命[3],故普骨科手术对无菌技术的要求相比其他外科手术更加严格。患肢远端无菌包裹就是普骨科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即术前无论肢体是否完全消毒,只要条件允许均需对患肢远端进行包裹,以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汗腺的分泌,毛囊内残余细菌转移至皮肤表面进而污染手术创面。目前临床上常使用无菌巾加无菌绷带、切口膜、无菌手套相结合的方法包裹肢体,过程复杂,术前准备时间长,而患者到达手术室至手术切口切开前的准备时间也是术后切口感染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4];另一方面,在使用传统布类无菌巾保护无菌区域时,由于术中肢体常需要牵引、复位等,活动幅度较大,易使无菌巾松散从而不能保证足够的无菌区域;此外,对于内出血较多、污染较重、创伤较大或时间较长的切口,常规手术、冲洗或引流时,无菌巾不仅容易沾染污物影响手术野,而且易被液体浸湿,致使其隔离微生物的作用丧失,使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大大升高。普骨科多数患者的术后感染或切口愈合不良不仅与手术时间、手术者技术熟练程度以及开放性损伤的严重程度密不可分,且均可追溯至手术过程中发生的特定事项。目前国内文献有相关四肢套的设计研究,但大部分仍然以无菌巾为材料,无法解决布类易被液体浸湿的问题[5]。

3.2 一次性无菌四肢套的优势

笔者自行设计的一次性无菌四肢套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具有防水功能,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明显缩短手术铺单的时间,降低因绷带缠绕或术中无菌巾浸湿所致污染的可能。临床数据表明,应用该四肢套,包裹肢体时间、平均所需人数及术后包裹材料被浸湿污染的次数明显降低。聚乙烯膜透明度高,不影响手术视野,不会被液体浸湿,不易沾染污物,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粘贴敷料的使用使得一次性无菌四肢套口可根据患肢粗细控制适宜的松紧度,且对于儿童下肢可灵活采用上肢套代替,固定方式稳妥可靠,能有效避免因术中牵引滑脱所致的手术野污染。一次性无菌四肢套使用时只需检查失效期和有无破损,然后即可直接开包,流程简单,不仅可减少手术医生的准备时间,保证无菌效果,同时相比无菌巾存放可减少管理的中间环节,节约护理管理者的工作时间。

4 结论与展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拥有量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持续增长,车祸及建筑工地受伤患者明显增多,普骨科患者及年手术台次也随之增多[6-8]。一次性无菌四肢套能有效解决远端肢体的包裹问题,适用范围广,实用性与可靠性高,在普骨科手术中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术中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该四肢套被锐器损伤,因而也可能会出现切口污染的情况,需在使用前对术者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

[1] 徐爱玲,王平.3L脑科粘贴手术巾在各科手术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18):89.

[2] 中国解剖学会体质调查委员会编.中国人体质调查第三集[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35-31.

[3] 吴卓,黄海岸.3M含碘手术薄膜在髋关节置换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3,13(4):43-45.

[4] Radcliff KE,Rasouli MR,Neusner A,et al.Preoperative delay of more than 1hour increases the risk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J].Spine(Phila Pa1976),2013,38(15):326-330.

[5] 陈美仙,薛水兰,程丽霞.四肢套的制作与术中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8):13.

[6] 金梅,孙可,杨庆国.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创伤早期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的临床效果[J].实用医学杂,2013,29(4):584-586.

[7] 张志桐,申素芳,胡长青,等.超声监测下长骨骨折复位髓内针固定术的可行性初探[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3):161-163.

[8] 周淑平,石承瓒,范伟杰,等.锁骨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52-154.

Application of the Sterile Disposable Surgical Limb Cover

WANG Xiao-xu, ZHAI Jie-ting, TAN Guang-hua, YANG Jun-tao, ZHAI Rong-fa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hua University, Hengyang Hunan 421001, China

目的 探讨自主研制的一次性手术用无菌四肢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60例行近端肢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0例)术中使用一次性无菌四肢套包裹肢体,对照组(180例)术中使用常规方法包裹肢体。比较两组包裹肢体的平均时间、平均所需人数及术后包裹材料的污染次数。结果 实验组包裹肢体的平均时间为(2.80±0.59) min,对照组为(6.60±0.72)min;实验组包裹肢体的平均所需人数为(1.00±0.00)人,对照组为(2.03±0.41)人;实验组包裹材料的污染次数为6次,对照组为36次。实验组与对照组包裹肢体的平均时间、平均所需人数及术后包裹材料的污染次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应用一次性无菌四肢套对普骨科手术患者的远端肢体进行包裹,方便、快捷、所需时间短、所需人数少,可保证手术区的无菌性,值得临床推广。

无菌四肢套;骨科手术;远端肢体;肢体包裹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application of the self-developed sterile disposable surgical limb cover.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sixty patients who would undergo proximal limb surgerie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180 patients) and control goup (180 patients). The sterile disposable surgical limb cover was applied to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during the surgeries; while, traditional covers were applied to control group. Then,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two groups in the aspects of the average time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people required for covering patients’ limbs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contamination time of the postoperative cover. Results The average time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2.80±0.59) min and (6.60±0.72) min. While, the required average number of peopl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00±0.00) versus control group’s (2.03±0.41). The number of contamination time of the postoperative cover applied to experimental group was 6 in contrast with control group’s 36. The results betwee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veal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1).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the sterile disposable surgical limb cover into orthopedic surgeries had proven its great convenience and advantages in requiring less time and people, which can ensure the sterileness of surgical areas and should be promoted in wider applications.

sterile limb cover; orthopedic surgeries ; proximal limb; covering the limbs

TH781

B

10.3969/j.issn.1674-1633.2015.02.031

1674-1633(2015)02-0108-03

2014-10-08

本文作者:王晓旭,副主任医师。

作者邮箱:wxx1024@163.com

猜你喜欢
四肢无菌骨科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跟踪导练(四)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