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G/4G无线网络的区域急救系统的设计

2015-05-10 01:16宋斌施永周董德胜王丹周文婷廖金平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2期
关键词:救护车无线网络急诊科

宋斌,施永周,董德胜,王丹,周文婷,廖金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 急诊科,浙江 湖州 313000

基于3G/4G无线网络的区域急救系统的设计

宋斌,施永周,董德胜,王丹,周文婷,廖金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医院 急诊科,浙江 湖州 313000

0 前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越来越不能适应人民群众对健康保障及安全的需求。因此,如何建立一个科学、规范、专业、现代、能统一指挥及调度院前、院内急救资源的区域性急救医疗网络系统已成为一个热点课题[1-2]。院前急救是现代急救网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3-4],因此如何合理地使用院前急救设备,提高院前急救的工作效率和现场救治水平,缩短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时间,整合院内救治技术是提高院前急救效能的关键[4]。随着人体躯感网技术、无线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在院前急救、转运监护、院内救治间实现信息传输、救治协同的一体化急救医疗网络系统已成为可能[5-6]。

我院地处经济发达的苏浙皖三省交界的长三角腹地,长期实行医警联动救治机制,承担着大量的急诊救治任务,具有丰富的急救资源、较强的救治能力和良好的急救基础。我院依托深圳纽泰克公司研发的城市急救医疗信息无缝联接系统,联合本地急救中心、110指挥中心和我院急诊科平台,在本地区率先建立起了区域性无缝联接急救医疗信息系统(简称区域性急救系统),报道如下。

1 系统总体设计

区域性急救系统主要集成了数字化智能救护车系统、急救现场手提箱系统以及区域性急救医疗信息系统等,采用云计算、云存储、3G/4G移动通讯技术、GPS技术、GIS技术、远程音视频技术、远程生命信息监护技术等构建,以急救中心指挥调度系统为总控中心,以急诊抢救室为分控中心,以各临床科室为应急救治单元。

系统可对注册车辆实施动态跟踪、视频监控、行车记录和管理调度等,可有效优化救护车资源,提高救护车的质量管理;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国际通用的系统规范和信息传输协议,实现与其他系统的网络连接、数据共享及系统扩容;可建立急诊信息数据库,便于患者信息的统计、分析和查询,以优化急诊流程,提高救治效率。

2 基于3G/4G无线网络的数字化智能救护车系统设计

数字化智能救护车系统主要由车载显示器、车载监护仪、车内外摄像头、GPS车载导航仪以及车载中央电脑组成,每辆救护车配备1个平板电脑,用于运行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Pre-Hospital Care Reporting,ePCR)。数字化智能救护车系统结构图,见图1。

图1 数字化智能救护车系统结构图

其中,车载中央电脑是可扩展的开放式系统,可以接入除颤仪等设备,负责接受任务并将车辆状态信息发给指挥中心;可构建车内无线局域网,连接车内无线设备,通过一张3G/4G SIM卡将数据发送到远端服务器[7-8]。

GPS车载导航仪负责为指挥中心提供车辆位置信息,可添加航位推算(DR)功能,以使救护车在卫星信号丢失的情况下继续正常显示位置信息。

车内摄像头可使指挥中心了解车内的抢救状况,并可以和医院急诊科主任端系统连接,通过双向视频指导抢救;车外摄像头可360°宽动态显示,负责将救护车外的情况发送给指挥中心。

车载监护仪负责将病人生命体征信息传送到医院急诊科,使医生可针对病人状态提前做好抢救准备。车载显示器可显示抢救视频、患者生命体征、GPS等信息。

3G/4G无线网络以及无线局域网(WLAN)采用APN(接入点)专用接入方式,可将车内数据统一通过3G无线网络上传到数据中心服务器,通过无线宽带(WIFI)将车内的高质量数据自动上传到分站。

ePCR是一个集电子病历、电子医嘱、电子处方管理、远程诊断报告下载、计费结算等功能为一体的院前信息系统,使得院前急救病历电子化,有效提高救治效率[9-10]。

3 急救现场手提箱系统设计

急救现场手提箱系统主要由12导心电检测仪、无线手持式急救监护仪、无线单兵现场视频设备、3G/4G无线网络及WIFI通讯系统组成。其结构展开图,见图2。

图2 急救现场手提箱系统结构展开图

其中,急救现场远程12导心电检测仪可自动完成对病人心电图特征参数的精确测量,并实时将病人信息传到医院急诊室,以便精准、及时地判断出各种异常心拍和心律。

无线手持式急救监护仪可监护病人的各种生理参数如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及相应波形,并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至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将病人数据实时传输到急救医院,使其进一步了解现场病人的病情。

无线单兵现场视频设备用于在野外复杂环境下监视及传输急救现场的移动视频,使急救信息全程无缝联接。

4 区域性急救医疗信息系统

系统主要由急救中心和指挥中心部署系统以及医院急诊科部署系统组成。其示意图,见图3。

图3 区域性急救医疗信息系统示意图

(1)急救中心和指挥中心部署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电信集成(CTI)指挥调度子系统、GIS/GPS+DR子系统、音频子系统、生命体征子系统组成。CTI指挥调度子系统具有多媒体接警、派车前实时掌握医院急诊科状态信息、专家资源库预案等功能;GIS/GPS+DR子系统可实现无盲区导航与监控、专业医疗GIS查询等;音频子系统可通过3G无线网络实现360°全景远程无线监控;生命体征子系统可通过3G无线网络将病人生命体征信息实时传到医院。

(2)医院急诊科部署系统[11]。该系统主要由不可操作、免维护的综合信息显示大屏幕(可动态显求救护车位置信息、病人基本信息及其生命体征信息)和前台部署的护士工作站系统组成,其中护士工作站系统主要由综合信息显示子系统(可操作)、音视频子系统、生命体征子系统组成。综合信息显示子系统可显示救护车位置信息、病人基本信息及其生命体征信息,可以与音视频和生命体征子系统联动,实现历史数据的联动查询;音视频子系统可实时查看救护车内外状态;生命体征子系统可随时了解病人生命体征信息,关键时刻可与音视频子系统配合使用,以辅助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救援。

系统可与急诊科工作站系统对接,将医生、病床和手术室情况实时传至急救中心,以便急救中实施最佳、动态的指挥调度;同时还可以存储急诊信息,以便建立急诊信息数据库,便于开展相关科研,提高救治效率,实现院前院内对接,将病人信息转至HIS。

5 结语

区域性急救系统的建设,可有效提高本院院前医疗急救水平,提升应急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处置能力,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人死亡率和伤残率;并可有效优化救护车资源,提高救护车的管理质量,降低突发及灾难事件等带来的经济损失;可有效建立起急诊医疗信息系统,方便患者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查询,从而提高急诊管理水平,优化急诊流程,改善医患关系,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1] 蔡兆斌.国内外院前急救现状与展望[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19(7):777.

[2] 秦国良,路剑新,李华,等.现代急救信息化网络化无线联网终端系统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的作用[J].创伤外科杂志, 2009,11(1):57-58.

[3] 霍军.运用120通讯调度系统指挥现场急救的探索[J].中华医学与健康杂志,2007,4(7):42-43.

[4] 岳茂兴.创伤的现场急救与治疗模式探讨[J].中华创伤杂志, 2006,22(9):644-646.

[5] 金浩宇,陈海军.基于3G网络移动监护信息传输定位系统的设计[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和临床康复,2012,16(30):5630-5633.

[6] 张培,王少平,尹松.浅谈3G技术在院外急救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2):159-161.

[7] 赵栋凯,罗宏.医疗系统的3G时代[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11): 87-88.

[8] 仲晓伟.医院构建无线网络方案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3, 28(2):55-57.

[9] 田燕,向仕平,周民伟,等.物联网技术在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2,7(8):59-62.

[10] 张翔,白颖,王世东,等.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流动急救应急系统建设及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2,7(9):13-15.

[11] 田军章,唐浩,张进.基于物联网及远程医疗的新型应急救援系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3,19(6):25-27.

Design of A Regional Emergency System Based on 3G/4G Wireless Network

SONG Bin, SHI Yong-zhou, DONG De-sheng, WANG Dan, ZHOU Wen-ting,LIAO Jin-pi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The 98thHospital of PLA, Huzhou Zhejiang 313000, China

本文阐述了一套基于3G/4G无线网络的区域性急救系统的设计过程。该系统以医院急诊科为救治中心,依托专网专线和3G/4G通信网络建立,集成了数字化智能救护车系统、急救现场手提箱系统和区域性急救医疗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水平,提升应急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处置能力,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区域性急救系统;3G/4G无线网络;数字化智能救护车系统;急救现场手提箱系统

A regional emergency system based on 3G/4G wireless network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took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in the hospital as the treatment center and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ivate-network-for-dedicated-line methodology and 3G/4G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the digital intelligent emergency ambulance system, the on-site emergence suitcase system and the regional emergency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this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e-hospital medical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to handle emergency incidents. Moreover, it shortened the time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increased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regional emergency system; 3G/4G wireless network; digital intelligent emergency ambulance system; on-site emergence suitcase system

TN925.93

B

10.3969/j.issn.1674-1633.2015.02.032

1674-1633(2015)02-0111-03

2013-12-26

2014-12-11

南京军区医学创新课题(11MA008)。

本文作者:宋斌,副主任医师。

廖金平,副主任医师。

通讯作者邮箱:ljp989898@163.com

猜你喜欢
救护车无线网络急诊科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触发卫星无线网络同步仿真研究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为何国外救护车车头上的这个词反着写
救护车
滤波器对无线网络中干扰问题的作用探讨
更安全的红绿灯
基于信令分析的TD-LTE无线网络应用研究
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电子围墙”安全防护系统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