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影响研究

2015-05-11 11:55占江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影响

摘   要 后现代主义思想是西方众多社会思潮之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现代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质疑和批判,提出了个性多样化、世界多元化、反对纯理性和科学至上等,这些对我国道德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目标与内容、课程、模式和评价体系等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中,正面的影响主要是推动我国道德教育多样化发展和师生互动教育模式的盛行;负面的影响主要是使得我国道德教育无所适从,不符合道德教育的价值统一要求。鉴于此,我们务必要有鉴别地吸收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精华,尽量趋利避害,积极推进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发展思路、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模式、教育评价与教育课程等层面多元整合,不断创新完善。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道德教育  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发达,进入我国的西方社会思潮非常多,对我国人民及其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思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风靡于西方世界的后现代主义思想。作为一种对现代性、现代化和现代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人文与哲学思潮,对人的地位、人的思维、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提出了诸多创造性的观点,对我国广大青年及其道德教育产生了诸多的冲击[1]。我国现代化已经行进到今天,很多现代文明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消极性,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诸多兴趣。因此,研究后现代主义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拟在简述后现代主义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多重影响,并提出如何趋利避害地推进我国道德教育健康发展,以期为当下青年道德教育的实践行进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与价值取向

后现代主义作为与现代主义相对应的一种社会思潮,来自于对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思潮的反思[2],内涵丰富多彩,具有自身的一些特色。

1.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与特征

现代主义在给西方世界带来科技发展、知识增长、财富增加和人类进步等诸多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诸多灾难和悲伤,比如严重污染环境、大量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以及导致人文精神信仰的迷失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反思现代主义的新思潮——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它在批判现代主义的缺陷和弊端的同时,对现代性与现代精神本身进行了全面的解构和重构[3],形成了自己一套系统的思想体系和理念。总的说来,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事物的具体性、有限性、变动性和人类科学的暂时性,强调思维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具体说来,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和特征如下。

一是反对理性至上与科学至上,提倡重视人的非理性和情感世界。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的理性至上和科学至上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的一系列伤害,提出了我们应该反思单一地崇尚理性和科学,多关注人类的非理性和情感领域的东西,反对知识霸权。

二是坚决反对中心论和一元论,主张世界应该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反对统一性和同一性,提倡个性化与差异性。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世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给大自然和人类带来的恶果,提出了我们的世界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不应该是强行的统一化和同一化;人类自身也应该是多样化,有着自己的个性,应该是有差异地发展。

三是反对权威主义、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对人类的压抑和束缚,提倡人类的自由和个性解放。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带来的权威思想,主张人类应该是自由为本性的动物,反对对人进行禁锢和同化,主张解放人类,还人类以自由之身。

四是倡导对世界的关心和爱护。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主义下现代社会各种失范失序的现象,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团结、相互关心。

从以上看出,后现代主义思想展现了一种后现代哲学思辨的特征,彰显了一种后现代文化的特征,也具有一种后现代美学的特征,彰显了回归自然与回归人性的理想愿望和人们的实际诉求,彰显了个性化、价值多元化、情景性和非理性等众多的思想特征。

2.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

正是由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具有以上诸多的特征,这种思潮具有自己的价值取向[4],具体如下:一是从思考世界来说,后现代主义提供了一种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新方式,那就是从和谐、多元的世界去理解整个人类和自然世界;二是从教育视角来说,后现代主义思想为我国整个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理念;三是从哲学视角来思考,后现代主义思想为西方哲学世界提供了关注的新天地和新领域,带来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四是从理论发展来说,后现代主义思想为其他思潮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基础和新的理论视野。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影响

由上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思潮包含了诸多积极和消极的因素,这就决定了它必然会对我国道德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和教育的对象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要求道德教育的目标注重个性发展、德育模式要强调受众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和师生互动、要求教育方式要更多地采用道德对话的叙事方式行进、要求道德教育的评价要多元化思考等等[5]。除了这些积极的影响,也还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1.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我国道德教育目标、教育课程、教育内容、教育理念、教育评价和教育方式带来了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影响,比如促使道德教育课程开发主体由单一的国家垄断发展为今天的多种课程开发主体,从而导致道德教育出现了多种课程的格局;促使道德教育目标从单一的学科知识和道德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转变为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培养、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世界的训练;促使道德教育内容从单一的知识学习转为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形成了一种综合型的学习内容体系;促使道德教育理念也由单一的灌输政治思想理论发展为多样化的教育理念体系;促使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从单一的结论性评价发展为包括对教育过程的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和方式等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促使道德教育的方法日益多样化,传统与现代教育方法相融合,呈现一幅多元化的方法体系运行状态。endprint

二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教育对象与教育者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后现主义思想对道德教育客体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6]:其一,后现代主义主张世界是多元的,认为应该尊重个性的差异性,反对单一的思维方式。这种主张非常契合喜欢张扬个性和自由创新发展的青年群体,这极大促进了教育对象的创新思维和精神品质的培养发展。其二,后现代主义主张世界应该和谐文明和平等相处,这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宽容、团结、协作、合作和互相尊重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对道德教育主体的积极影响,表现为促使道德教育的教育者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改变自己的教育内容等。

三是后现代主义对道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倡导一种人与人相互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这对道德教育领域中过去教师占据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地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要求道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平等化,应该互动交流。

四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目标与价值取向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现状,引发了道德教育目标的积极变化,使之转变为更多关心教育客体群体内心世界的发展情况,致力于培养心智健全的人;同时,促使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转变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化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一改过去单一的功利化道德教育价值取向。

五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模式和方式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倡导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反对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这就引发了我国道德教育模式从过去单一的教师说教式变为采用一种建构主义的教育模式和方式,积极推行师生道德对话和生生对话的教育形式。

六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内容的积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要关心现实生活世界和每一个人内心世界的问题和危机,这引发了我国道德教育的内容视域更多将现代化带来的问题作为教育内容,并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促使我国道德教育内容的问题意识日益增强。

2.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想除了对我国道德教育具有诸多积极的正面影响外,也具有诸多负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我国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道德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道德教育的内容均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去中心论和多元化,对于我国道德教育中提倡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和践行,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主体和客体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主张人与人的平等关系,提倡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后现代主义对道德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思想世界产生了诸多的消极影响,尤其是表现在促使他们信仰世界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表现为过于追求个人的价值和缺少社会责任感,喜欢叛逆和过分追求标新立异。

三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内容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想包含了诸多消极的东西,比如片面反对科学和理性、反对统一性、主张价值观多元化等等,这些对我国道德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宣传教育和认同。

三、回应后现代主义思想,推进我国道德教育的健康发展

从上可知,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我国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喜忧参半,既带来积极影响,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7],这些都是我国道德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行进中必须要注意的。总的说来,我们应该辩证地处理好后现代主义思想给我国道德教育带来的冲击、影响和挑战,努力做出积极的回应,将之作为我国道德教育获得新生的契机,从而推进我国道德教育不断改革发展[8]。

积极构建科学和人性兼顾、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与理念,推动我国道德教育健康发展。这要求我国道德教育吸取后现代主义的人性化思想和克服其过于非理性化的思想,坚持人性化和科学化的价值取向,兼顾个性化发展和共性教育价值取向,将我国道德教育纳入科学化和人性化的轨道[9]。

积极整合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模式,推动我国道德教育模式和方式复合型发展。这就要求在我国道德教育行进中,我们务必要建构一种兼顾师生作用的新型关系,使“权威德育”向“人文与生活德育”转变;积极整合道德对话式的教育模式和传统灌输教育模式,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学习融合起来;积极整合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形式,形成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方式。

从教育内容上,我国道德教育务必要坚决避免后现代主义思想的负面思想,让学生将主流价值观与非主流价值观区分开来,让主流价值观成为道德教育的主导思想,将理论教育和生活世界紧密结合,一起融入我国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

从教育目的上,我国道德教育务必要积极将道德知识和技能传授为目标,转变为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道德教育目标,推动我国道德教育素质化发展,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共性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建构一套兼顾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优点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

总之,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社会反思现代性的一种社会思潮,为我国道德教育领域带来了诸多可喜可悲的变化和影响,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和启示。这是非常值得我国道德教育积极回应的时代课题,其中最关键的是我们只有辩证对待后现代主义带来的诸多影响,有针对性地建构起道德教育世界应对各种社会思潮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真正促使我国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永远闪烁着道德伦理之光。

参考文献

[1] 刘贤礼.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高校道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8).

[2] 武文锦.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理论特征[J].高校理论参考,1994(6).

[3] 潘婕.论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改革与开放,2010(5).

[4] 梁斌.后现代主义缘起及其价值取向问题研究[J].求索,2013(12).

[5] 林雯月.后现代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 胡侠.新时期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4).

[7] 张玲,杜朝举.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综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5).

[8] 解如华.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高校德育改革[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14).

[9] 史佳莉.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德育思考[J].华章,2014(3).

[作者:占江(1968-),男,河南信阳人,河南职业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  孙晓雯】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影响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