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复原力的中介效应

2015-05-11 04:24王洁徐大真郭俊风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介效应初中生心理健康

王洁 徐大真 郭俊风

摘   要 为了探讨初中生复原力、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采用中学生复原力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对三所原企业子弟学校的324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生复原力水平普遍中等偏上,男女生在朋友支持维度差异显著,独生、非独生子女在责任感维度差异显著;初中生复原力与生活事件、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关系,复原力与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关系;复原力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6.6%。结论:培养学生的复原力水平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复原力 心理健康 中介效应 初中生

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初中生在认知、情感和身体上发生着急剧变化,同时还面临升学考试等一系列生活事件,但是在面对同样的困扰和生活事件时,有的个体能够很快适应,正常发展;而有的个体却无法正常发展,出现了心理问题。复原力(resilience)即是个体具有的某种特殊的能力和特质,这种能力使他们面对挑战时能与环境积极互动,并向健康状态发展,是一种在生活逆境中也能产生积极结果的保护因子。[1]本研究选定“初中生复原力”作为切入点,拟通过对初中生进行调查来探讨他们的复原力状况以及复原力与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学校改制归社会等一系列政策变动,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太原市三所原厂办学校初中部的3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360份,回收问卷351份,回收率为97%。其中有效问卷数为324份,有效率为90%。被试分布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1)中学生复原力量表[2]

李素珍编制。包括6个维度、36个条目,分别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目标感、有恒性、责任感、自我调适。对调查对象最近一学期(四个月内)的情况进行评定,采用5级计分法,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a系数为0.8。

(2)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3]

刘贤臣编制。包括6个维度、27个条目,分别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缺失、健康适应及其他。要求被试先回答该生活事件是否发生过:如果没发生则选择0;如果发生过对其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影响程度的评定实行5级评分。该量表内部一致性a系数为0.671。

(3)中学生心理健康症状量表[4]

李雷雷编制。包含情绪问题、品行问题、社会适应困难问题3个维度。由持续时间长短采用六点评定的方式,该量表内部一致性a系数为0.765。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初中生复原力的现状分析

三所学校初中生复原力现状由表2数据可知,复原力总平均分为3.69,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朋友支持维度均分最高为3.94;而有恒性和自我调适两个维度低于均分,其中有恒性得分最低为3.25。

对初中生复原力围绕性别、年级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差异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在复原力总分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其中在朋友支持、责任感和自我调适三个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在家庭支持、目标感、有恒性三个维度上男女学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有恒性和责任感维度方面独生子女分数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分数(p<0.05);其他维度及总分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3结果显示,在年级方面,有恒性和责任感维度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在有恒性维度上,初一>初三(p<0.05),在责任感维度上,初一>初三(p<0.05)。

2.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的关系:复原力的中介效应

复原力与生活事件及心理健康各维度间的相关结果如表4所示,复原力总分和各维度与生活事件总分显著负相关(P<0.01);复原力总分与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其他维度方面显著负相关(P<0.01);复原力总分及各维度与心理健康状态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

为探讨复原力的中介效应,本研究采用温忠麟、张雷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进行检验(如下图1)[5]。

(1)检验回归系数c’的显著性,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生活事件为预测变量做回归,结果显示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总效应,即路径c’的标准回归系数显著(β=0.179,P<0.01)。(2)以生活事件为自变量、复原力为因变量做回归,得到路径a显著(β=-0.244,P<0.001);(3)以生活事件和复原力为自变量、心理健康为因变量,得到路径b显著(β=-0.157,P<0.01);同时得到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回归系数c’显著(β=0.121,P<0.05)。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可知,若c、a、b、c’显著,则复原力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其中介效应大小为0.4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6.6%。

表5  复原力中介效应的等级回归

注:*p<0.05;**p<0.01

四、分析与讨论

1.初中生复原力的基本现状

本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来说,原厂办子弟学校初中学生复原力的人均水平中等偏上,说明大多数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一方面通过利用内部资源调整自己,另一方面通过寻找外在的支持资源积极应对。初中生对生活学习的热情相对很高,人际交往广,自我感觉相对比较良好,颇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因此表现出比较高的复原力。在社会支持尤其是朋友支持维度上,三所学校的初中生对朋友支持维度的资源利用率较高,说明朋辈群体是初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首选求助对象。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近。李素珍对中学生复原力进行调查发现,在进入青春期以后,中学生的同伴交往是他们获得理解、认可、支持、信任和成就的主要源泉[2]。本研究的结果也与学生家庭环境相近有一定的关系,厂办学校子弟之间更容易彼此亲近,在新的环境中相互依赖。

从研究结果可知,有一小部分学生复原力在中等水平以下,说明他们应对各种问题的资源还不够,这类学生对学校改制归社会的适应问题应当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充分重视与关注。提示父母或老师在与这些学生沟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减少学生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避免产生心理问题。此外,有恒性和自我我调适两个维度均分较低,锻炼学生的恒心和毅力的养成也是初中生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2.初中生复原力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女生在朋友支持、责任感和自我调适三个维度以及复原力总量表分上显著高于男生。这表明女生比男生拥有更多的朋友资源,而在家庭支持、有恒性、目标感三个维度上男女初中生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我国传统的性别角色认同以及社会期望等因素有关。传统观念认为男生应该独立、自强,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即使有困难也很少主动寻求帮助,因此外部支持资源维度得分相对女生来说就少一些。男女生在责任感与自我调试维度的差异,笔者认为是初中特殊时期女生相对男生而言更加成熟、懂事,女生对自我认识也相对高,在遇到困难时懂得利用已有资源自我进行解决。而男女生在有恒性上差异不显著,很可能是由于初中时期男女生对事物的坚持感低,注意力容易扩散的缘故。

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只有责任感维度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责任感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责任感。这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特别是本研究所选被试来自原企业子弟学校,其中独生子女大多来自原国企单位,职工待遇优越,多数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很好,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只有学习成绩的提高,这种“家长疼、老师惯”的局面导致很多独生子女独立性差、责任感低。因此,家长和学校应有意识地培养独生子女的责任意识,将子弟学生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的提高作为走出“大院”的第一步;同时也提醒独生子女的家长要挖掘孩子的潜能,重视道德教育。

在年级方面,除了有恒性和责任感各个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余各分量表和总量表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有恒性和责任感维度上面,低年级水平普遍高于高年级。很可能是因为处于中考压力困扰之下的初三学生,同时又要在短时间内适应学校改制等产生的变化,导致他们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他们的自我意识相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强,希望自己能独立解决一些问题并得到认可,因此更加封闭自己的思想,对周围事物责任意识低,却又对各种新奇的事物跃跃欲试,有恒性也就低一些。因此改制期间,尤其是学校地理位置发生改变的学校,教师一定要关注初三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新学校的适应问题,缓解压力,保证学业。

3.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的关系:复原力的中介效应

以往有关复原力的研究对象大多为发生过应激事件的青少年,如毛俊青对离异家庭中学生复原力的研究表明,离异家庭中学生复原力与非离异家庭中学生复原力有显著差异,在学业胜任力、社会支持、情绪积极和问题解决维度得分上离异家庭中学生都显著高于非离异家庭中学生。但在社交能力维度上离异家庭中学生则显著低于非离异家庭中学生。[6]张姝玥和王芳对汶川地震后的中小学生及大学生复原力状况进行了调查,探讨复原力对学生创伤后应激反应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心理援助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7]。以往研究发现,发生过生活事件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数尽管在学业上和社会胜任力上适应良好,但他们会出现如抑郁、绝望、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探讨复原力与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也正是本研究的着手点。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生复原力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生活事件可通过复原力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6.6%,这说明复原力作为中介变量抑制着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中介缓冲作用。也就是说,面对相同的生活事件,如学校改制问题,复原力水平高的学生体验到的危机更小,因为高复原力的个体在面对应急情境时一方面通过利用内部资源调整自己,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现实,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地寻找外部资源,向朋友和家人倾述,以得到一定的心理疏导。反之,复原力水平低的学生在遇到这些生活事件时缺少可利用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目标不明确,缺乏意志力,人际交往圈小,没有外在的保护资源,生活中的烦恼也没人诉说,因此,一些负性生活事件对复原力水平低的个体产生的影响很大,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五、教育建议

从本研究结论可见,初中生复原力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生活事件能以复原力为中介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刚完成合并改制的学校中,学校心理工作者、班主任老师应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复原力,强调学生正向、积极的能力与特质,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加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对于复原力水平低的个体在改制后可能产生的某些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问题上做好预防的准备。其次注重学生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利用好学生彼此之间相互熟悉的特殊情况,重视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暖、充满积极期望的外在支持环境。在班级管理和年级管理中也要杜绝小团体的现象,鼓励学生寻找更多的外部支持资源,扩大自己交友圈,在遇到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时,教会学生一方面懂得找同龄人倾诉缓解,另一方面也要学会求助于专业的学校心理老师,让他们在面对困境或逆境时合理地利用好内外部资源,达到自我复原,进而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 Kinard E M.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assessing resilie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J].Child Abuse and Neglect,1998.

[2] 李素珍.中学生复原力量表的编制及其初步应用[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8.

[3] 刘贤臣,刘连启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编制与信度效度测试[J].山东精神医学,1997,10(1).

[4] 李雷雷.重庆市中学生亚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作用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0.

[5]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

[6] 毛俊青.离异家庭中学生的复原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7] 张姝玥,王芳.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复原力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9,15(5).

[作者:王洁(1990-),女,山西太原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徐大真(1962-),女,河南信阳人,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郭俊风(1971-),女,山西临汾人,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心理学硕士。]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中介效应初中生心理健康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