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台词

2015-05-12 19:55李松蔚
美文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条新手咨询师

李松蔚

新手咨询师

我自己从新手咨询师走过来还没有几年,现在也督导过好几位新手了,那些战战兢兢一路成长过来的经历,印象还很鲜活。

最开始,没有实际的经验,书里的课上的教条倒是背了不少,什么共情啊,节制啊,积极关注啊,全都在脑子里乱撞,有的还相互冲突,没法收拾。所以我这套札记的第一步,是要再补充一则教条:

教条1,刚上手做事,不要在脑子里放任何教条。

新手最常见的毛病是紧张,紧张是比所有毛病更大的毛病。根据我的经验,只要是脑力劳动,不管你有多聪明能干,一旦紧张超过了限度,表现就不会太好。因为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了,进入了“战斗或逃跑”模式,这时的注意力会变得很狭窄,全都聚焦在威胁身边打转:接下来该说什么?我刚才表现得是不是很没有经验?上课时老师怎么教的来着?我会不会已经被对方看穿底细了?似乎好像又犯错了?——大脑被这些念头塞满了,那肯定不会转得太快。

只有放松下来,才能把节省出来的脑力放到该做的事情上,表现也会好得多。

所以,新手咨询师在刚开始接诊的时候,千万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记得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新手,新手该是什么样,就做到什么样,没必要非绷着老手的架子。聊不好,没事儿,犯了教条,没事儿,说了不该说的话,来访者不乐意,其实……多半也没事儿。《白色巨塔》开头,财前一边手术一边呵斥失误的助手:你失误了病人会死!但你不会死!所以给我镇定下来!——心理咨询也是这个道理。而且咨询师的负担更小:再怎么不会聊天,大多数来访者都还是愿意跟你聊满这个钟头,大不了就是下次不来了,所以没什么好怕的。有自杀风险的当然另作别论,那种情况通常也不会让新手来接。

这么说,多少显得有点轻巧,有点不负责任,想必会有人不能接受。“犯了错也无所谓的话,岂不是一切都可以乱来了?”会有这样的担心吧?可事实就是这样,放松的代价就是要接受犯更多的错,虽然这是很多人没有办法面对的事。

但要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刚开始可以犯错,不见得以后永远可以犯错。从顺序上来讲,先放松下来,平心静气,转动脑子,才有利于以后慢慢想起书本上那些教条,再一条条对照自己改正,直到成长为一个像模像样的熟练工。这得是慢功夫。相比之下,一开始就求全责备,着急忙慌的,也不见得就会进步得更快。

还是从踏踏实实地做新手开始,一点一点往上加功夫比较好。

有一些机灵鬼可能已经挑出了前面的逻辑漏洞:你说要忘掉一切教条,那不是连放松这条教条,也该忘掉?——恭喜你回答正确。至今我只知道有一个人,第一次咨询就能像聊天一样自然的,大概在我们这行也算出类拔萃的奇才了。其他所有人,连同我自己,无论被叮嘱过多少句“要放松”,一开始其实都是手忙脚乱,笨拙得不行。这时如果只想着“哎呀完蛋了!快放松!”就只会更紧张。所以连紧张也要接受下来才好。先承认自己是紧张的,连放松也不能,那就对了,之后再慢慢试着去放松。

所以又有了教条2,如果脑子里全是教条,就把教条1也一并忘掉。

几分钟

有一个关于心理咨询的笑话是这样的:如果你的病人每次咨询都提前,说明他在关系中有讨好对方的倾向,要分析;如果每次咨询都迟到,说明他有阻抗,要分析;如果每次不早不晚,都踩着点儿到——这种强迫症状毫无疑问也要分析。

其实不光心理咨询,任何一种预约的会面,都存在准不准时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心理咨询师都是等人的那一方。因为我们的时段都是接连安排的,送走前一位来访者,就坐在诊室里,喝口水,伸个懒腰,整理材料,等着敲门声响起。

大多数来访者都会提前几分钟就来到接待区,也会有迟到几分钟的情况。考虑到城市的交通状况,我觉得几分钟也可以理解。有的咨询师设置很严格,说是三点整开始,三点五十结束,那么无论你迟到了几分钟,也都是只做到三点五十。我相对来说就会多一点弹性,迟到五分钟的情况,我可以顺延五分钟。但是超过四点,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四点还有下一位来访者,我也必须为别人的时间负责。无论如何都还是有个界限,界限松紧我觉得可以调整,只要提前跟来访者讲清楚就没问题。

有的流派会认为这种弹性不可取,但我的感觉这还是个人的风格。在相对严格的设置下,来访者很快就会学乖:知道这个咨询师不会变通,晚去一分钟损失都是自己的,所以赶早不赶晚,大不了多提前半个小时出门。这一赶,咨询师也会比较轻省,开始和结束都有准点。好比父母严厉点,养出的孩子就能省心些。有时我送来访者出门,看到别人的来访者早就老老实实等在接待区,心里话,也有点羡慕。

但我确实又不愿为了几分钟时间较真,总觉得跟来访者抠得那么精细,实在太麻烦。结果我对三五分钟的容忍,常常就塑造出比较慢吞吞的来访者,经常会把谈话拖延到下一个时段开始。如果遇到下一位比较守时,我的休息时间就没了。

不过,我一周做咨询的时间也没几个时段,对休息的要求不高。即便马上开始下一段咨询,也可以精力充沛。晚回家几分钟,也不是什么大事。换句话说,能让别人赶路时轻松一点,同时减少一些可能的矛盾,时间上做一点退让,对我来说算不上什么,我也乐意去做。但假如我是全职的咨询师,做咨询已经成为我工作的全部,时段密度又很高,一个接一个,日复一日,这时候规律的间歇对我来说就很重要,甚至影响到我的职业健康。那我可能也会考虑:还是让来访者早点出门吧!

但迟到的时间太多,那是没办法弥补的。之前有一段时间,我在一家大型的咨询机构做兼职。有一位来访者,第一次见面,好像是因为找不到地方,迟到了整整半小时。最后冲进咨询室,气还没有喘匀,就滔滔不绝地开始讲。我一开始没有忍心打断,听到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告诉他:对不起,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他眨巴着眼睛:“不是有一个小时么?我付的是一个小时的钱呀。”

我抱歉地向他解释了我们的设置,尤其是还有下一位来访者在等着。

他说:“那我不管,我付的是一个小时的钱呀!”

后来他就发起怒来。他说没有人通知他必须准时,这种破制度一开始就该讲清楚,现在这样无异于行骗。我说我让助理联系过你,可你没接电话。他看了手机,除了有未接来电之外,还有助理发的短信,把设置都解释过了。但他还是很生气,砸东西,要投诉我们。那也没有办法,时间到了之后,只能请他离开诊室。后来助理告诉我,他真的去投诉了。上面的调停办法是,重新为他安排了一个咨询师。

“还让我告诉您,您这个咨询的报酬……”助理一脸歉疚,“可能就……”

我不是一个计较的人,而且那机构的报酬确实也不高,所以我说没事儿,但心里还是有点堵得慌。我吸取了一个教训:如果不是预付费的咨询(也就是说,没有在正式咨询前先和来访者建立设置),务必要在第一次会谈把迟到的责任讲清楚。来访者可以选择是否接受这种规定,不接受就可以走。如果他初见面就已经迟到了,你仍然要把这件事讲清楚。哪怕你们只剩一分钟,这也是你们第一件要讲的事。

要是他觉得不可接受:凭什么只剩一分钟,还要交一个小时的钱?他可以现在离开,也不用付费。这样双方都没有太大损失,而且他至少学到了预约的规则。

有一些咨询师认为:不管来访者有没有出现,只要到了点,咨询师坐在诊室里,双方的互动就已经开始了。

这种主张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你经常等不同的人,你会发现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很早就打电话来道歉;有的人打电话来,但不会道歉;有的人是过了时间再来电;有的人干脆等你打过去;有的人连说“马上”,然后两分钟以后出现;有的人连说“马上”,然后二十分钟也没出现;有的人从头到尾一声不吭,打电话也不接;有的人来时若无其事;有的人来时先找理由;有的人连声道歉;有的人气喘吁吁……琢磨这些不同的反应,能看出背后的很多特点来。

从第一句话开始

交代完设置之后,就正式进入咨询了。

第一步,当然是问来访者的来意。按照医学术语,叫做“主诉”。一说起这两个字,连我这种没当过一天医生的人,都有了一种披上白大褂的神圣感。但,医生不好当,主诉也不好问。还真有新手咨询师,很严肃地请教:这话头该怎么起?

知道不能直接说“问题”:“说吧,你什么问题。”感觉像审犯人。

也知道不能问“为什么”:“你为什么想到来咨询?”好像不该来似的。

但这样一来,就不剩几样选择了。英文可以说What can I do for you,中文翻译过来就是“我可以为你做什么?”这太西化了,不是浑身透着洋派的海归,是没法把这种话说得流畅自然的。同样的道理,“是什么让你来这里”也不好听。

“跟我讲讲你的烦恼好吗?”这又太酸了,正常人不这么说话的。

这么想着想着就紧张了。但我们说过,越紧张越是表现不好。赶紧深呼吸。

不妨换个角度:这个话头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如果只是为打开话匣子,那么,怎样的开场白都无妨。即便说得生硬一点,洋派一点,也完全可以达到目的。但是,两个陌生人刚接触,最大的问题不是真的没话说,而是气氛略尴尬。鼓起勇气去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尤其顾虑重重,不知道对方是个怎样的角色,在如何看自己,对整个环境都感觉很陌生,又想说又犹豫。这时候即便张开嘴,也会有很多的担心,欲言又止。其实别说来访者,就是年轻的咨询师,很多这时也是心里惴惴的。

所以这时候的反应,最好能起到点让对方放松下来,感到安全的作用。

如果这样还是没有答案,那么再换一种思路:根据你和陌生人接触的经验,假设你们约在陌生的环境,初次见面,怎样的人会更容易让你放松下来?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会是:这个人不见得要多有经验,或者掌握什么固定的套路,只要能让人感觉到他的善意就好。有时,高深莫测的家伙,张嘴一套一套的,倒会让人更不安。反而有的人真诚一些,恳切一些,说话也不灵巧,一下子让人看出底细,感觉还更放心。

这样想来,就知道这种时候,是不用太急着去表现自己的“经验丰富”了。

有的人,生活中遇到问题,找信任的朋友,对方一句没问,自己已经开始说个不停。这些人到了咨询室里,只要心里放松,感觉可以畅所欲言了,也不用刻意引导就可以聊很多。作为咨询师,在最开始尴尬的几秒,能够坐住了等一等,不见得马上用提问去回避双方的紧张,这时才真正给人感觉:“嗯,有点老练的范儿了”。

我会想办法做点什么,尽量让对方舒服点,自己也就舒服点。请对方喝口水,友好地笑一笑,寒暄两句,都试过。有时双方眼神一碰,一定神,就明白他已经准备好了。这时候自然而然就会进入正题。来访者也是不会白白浪费他的时间的。

有时,对方实在太紧张了,弄得我也紧张。我说:“呃,那我们……”然后就不知道该怎么措辞了,搓着手。这时大概显得挺笨拙的,可是对方会更容易放松。

如果要给个话头,节奏也不妨舒缓一点。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们头也不抬,问:“怎么了呢?”这种话很专业,可以迅速地达到获得主诉的目的。可惜,句子很短,就显得语速较快。回答的时候,会情不自禁感觉到压力,好像有义务赶紧把话说完。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一个上午要看那么多个号,不快点怎么行?

但是心理咨询呢,没有那样的时间压力。有些事情,又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还是慢慢来会比较安心。所以也就算要提问,也不建议第一句话就指向性那么强。我有时会问来访者“我们从哪里开始呢?”这种问法有两个好处,一来是调整了节奏,二来也把对话的主动权交给来访者,掌握主动权的一方通常会感觉更安全。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的人,会更愿意听到指向性明确的问题。

总之,只要涉及不同的人,这种事就不可能有一定之规。假如对一些人,很容易就能进入正题,对另一些人就很吃力,那可能也不完全是你的技巧问题,而是和对方的特点有关。

开始对话的节奏快慢,情绪高低,压力松紧,主动被动,趋前退后,试探闪躲,往往会给之后的互动定下一个基调,因而也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预示性。很多时候回头看,会发现咨询过程的整个走向,其实从第一句话开始,就已经初露端倪。

“问不倒”

一般来说,一个人在把自己的问题带到心理咨询师那里之前,自己已经认真考虑过很长时间了,有时候还会找亲近的朋友家人商量,反复斟酌。经过这种程度的思考后,不相干的人说句话,就一语点醒梦中人的可能性,几乎可以说微乎其微。

有的人认为心理咨询师应该是智慧通达的人,说出自己的困扰了,就寄希望于他们能给出绝妙的回应。实际上,心理咨询师又不是仁波切,没有那样的智慧。

这种误解,也许是受有些杂志上情感问答的影响。读者写信,介绍自己现在的情况,就有很厉害的作家可以洋洋洒洒,给出漂亮的分析和建议。这一类作家,有的也顶着心理咨询师的头衔,但其实,他们写这些文字的时候,还是更接近于一个创作者,而不是咨询师的状态。这没有任何贬义,只是工作性质不同罢了。以一个咨询师的工作方式,读过这种来信,他是绞尽脑汁也没办法写出这么详尽的回应的。

那么咨询师的回应是什么样?——我们很少会直接回答,反而会提出更多的问题。

这其实是负责的。我以前在学校给研究生讲课,讲到这段的时候,会引用一段老相声的台词,演员模拟一位号称“问不倒”的营业员师傅,是如何处理提问的:

A:您看一点什么呢?

B:我想看看布。我问问你啊,我爱人想做一件衬衣,用什么样的料子好呢?

A:请问她是冬季穿是夏季穿呢?

B:夏季穿啊。

A:她是要长袖要短袖啊?

B:要短袖。

A:这个人是胖啊是瘦啊?

B:她胖啊!

A:是要贵点儿要便宜点儿?

B:要便宜……谁问谁啊?

(摘自一段公交车上看来的无聊相声,好像叫《营业员之歌》……)

虽然顾客最后发现了诡计:明明是我问你,怎么变成你问我了?但是在旁观者看来,这位营业员抛出这些问题,实在是非常称职的表现。要是不知就里先给推荐,反而才有敷衍塞责之嫌。挑块布料尚且如此,何况是困住生活的大难题呢!

有的来访者三言两语,以为已经把情况表述完整了。但是在我们看来,还是没法建立对来访者整体的印象。比如,常常有人会问我们,我不自信,该怎么办?可是你说的不自信,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哪些方面不自信?什么时候不自信?和谁在一起的时候不自信?情绪上会有什么表现?行动上又有哪些反应?之后会怎么办?对日常的生活有哪些影响?长远来看又有什么顾虑?试过哪些方式去调整?身边的人怎么看?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下决心来咨询?希望咨询以后表现出怎么的不一样?……

这些问题没搞清楚,除了泛泛而谈地讲些空洞的套话之外,是没法做更多的。

当然也有这样的来访者,即使听到套话,也表现得特别受用,连连点头,好像醍醐灌顶一样。这是来访者的特点,并不是咨询师的功劳。后者是会有一个理智的认识:难道我这几句话,能是他生活中从来没听人讲过,百度上也搜不着吗?

少数咨询师喜欢卖弄学识,拿书本上的理论出来回应,以为这样会让人耳目一新,但耳目一新并不应该是我们做咨询追求的效果。不管来访者是不是真的认同这些理论,一旦我们开始讨论它们,我们的关注点就从来访者这个人身上跑开了。

有时候,咨询师明知道这个道理,遇到有的来访者,就感觉到自己承载的那份期待,会有点着急,想要快点给几句明确的答复。这种冲动是值得警惕的。

当然,前面那些提问,直接全部问一遍也是很讨厌的事。我们大概不会那么直通通,会设法在更随和的氛围下加深了解。

不接招

前面说了刚开始咨询时不要急于给回应,而要以了解情况为主。虽然这已经算是一个常识,但还是会有刚上手的咨询师感到困扰,因为不知道从何做起。

就以前面举的例子来说,一个来访者说他不自信,问我怎么办。

因为这句话实在太笼统,所以我的反应大概会稍微等一两秒钟,看看他是不是会多少补充点什么。通常,这种时候都不用主动开口,但如果这位来访者实在是惜字如金,咨询师也可以说:“能具体谈一谈吗?”大部分情况下这已经足够了。

但也有的人还会继续发愣:“具体?你要我具体谈什么?”

这也不是大问题,有可能是对方还很紧张,没跟上咨询的步调。可以很轻松地提示他一下:“随便举几个例子吧,说明一下你的不自信大概是什么情况。”

经验不足的咨询师,这个时候也许会忍不住接来访者的招,提出明确的问题,比如“跟谁在一起会不自信”啦,“不自信之后又怎么样”啦。这样的结果,很可能就会形成快问快答的对话节奏。“跟谁在一起会不自信呢?”“室友。”“他怎么了?”“就是特别特别牛。”“怎么个牛法?”“成绩运动都很牛,课外知识也很丰富。”“这样啊,那你是怎么不自信的呢?”“就是觉得自己比不上他呗。”

虽然这也不是什么无可挽回的大错,但不免还是营造出一种急促而浅表的互动氛围。一直这样问答下去,咨询师也会枯竭,他必须不断地构思新问题,否则这段对话好像就难以为继,这太不现实。有的咨询师问我:有没有一份什么提问列表,可以让他们事先做功课,把上面的问题背熟,以防到时冷场。可是,背熟一百个问题有什么用?像这样就算流利地从头问到尾,也未必真能对来访者形成立体的印象。

如果随意一点,放松一点,只是请来访者举个例子。那么我们多半会听到一段完整的故事:“比如,我们宿舍一起聊天的时候……(我嗯一声,等着下文)我没有自信在他们面前表达我的观点……(哦?)就是觉得说出来肯定被人看不起(为什么呢?),我觉得自己很弱,什么都是一知半解……(哦)然后我有个室友,特别牛,成绩运动都很牛,课外知识也很丰富……(嗯)在这种牛人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是会被嘲笑的……(是吗,他怎么嘲笑你?)表面当然不会啦,但心里会嘲笑。”

大家都放松下来,就容易聊得比较开,来访者自然而然会谈出更多内容,咨询师不会很累,获得的信息量还会丰富一些。当然,说放松,其实也不轻松。不能真的像闲聊一样什么都不管。一面听,一面要在脑子里勾勒出来访者问题的形状来,就像在脑子里做一幅拼图:这个人说的不自信是怎样一个情形?多严重?跟哪些因素有关?怎么发生发展的?哪些部分可以理解?哪些部分还没听明白?如果缺了一些部分,就问。就像上面说的:“他怎么嘲笑你?”这是我感觉很重要的一块信息。

如果是被人嘲笑之后没自信,就想知道具体是哪些话,哪个部分让他那么在意。

如果并没有真的被嘲笑,只是心里的担心,问题的性质又会有些不同。

有新手问我:你是怎么知道缺少这块信息的呢?是不是有什么书或者什么课,可以教我们去捕捉最重要的内容?我感觉,这些都是互动中的经验,没法上升到理论层面,要掌握起来,只能通过练习和体会。最关键的一个窍门则是,好奇。

好奇是这样一种态度:把对方当成一个真正重要的人,从你们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全程保持兴奋和投入,愿意听他说出更多的信息,积极地加工和消化他说的每句话,设身处地地理解他现在的处境,试着更全面地了解他整个人。总之,这是咨询师必备的一种心态,但并不是每个人一开始都能做到。当你对来访者真正感到好奇的时候,你提的问题也许会变少,但你的思考一定会变多,眼光也会更锐利。

在一次督导中,我和一位年轻的咨询师做扮演。她作为来访者,告诉我“失眠,考试压力大”。我问她:“有几门考试呢?”她说:“三门考试,两篇论文”。我又问:“什么时候考?”从这里开始,很快就顺藤摸瓜地问出了她学业压力的现状。扮演结束之后她问我:“你怎么连有几门考试都想到要问?”我说:“如果我不知道有几门考试,那我无论如何也没法理解他的问题。”这就是最基本的好奇。

思想工作?

设想有一个人怒冲冲地向你抱怨一个极品同事,他说:“我想杀了他!”

如果听到这种狠话,就吓得打110报案,公安机关的警力恐怕扩充十倍也忙不过来。事实是,我们每个人在情绪激动时说出口的话,都不一定做得到。即便没有杀人放火那么狠,就是“非离婚不可”这种话,也是今天说过,明天就忘了。因为情绪总会有一个峰值,等过了最激烈的那段平复下来,就觉得之前的表现可笑。

生活中,有的人熟知这种变化。也有的人比较不熟悉,就会容易在和人的互动中产生误会。比如,把一时冲动的海口当成郑重的诺言(就像“我们不是说好,要过一辈子”的这种)。但这是没有经验的表现,学心理学的人该不会那么轻信。

我们都了解,情绪会影响一个人的想法。但这是一个理智上的认识,具体到咨询中,怎么识别这些影响,如何回应来访者的情绪,都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不过,有这种认识就是很好的第一步。回到开头的例子,如果来访者说出“我想杀了他”,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显然,来访者不一定真的在构思一个杀人计划。更准确的理解是,来访者此时正处于非常暴躁的情绪中,并伴有强烈的攻击冲动。所以回应时,重点是放在这种情绪上。如果忧心忡忡地追问杀人的想法,就牛头不对马嘴。

这时简单回一句“啊,你非常生气”,接住对方的情绪,就是一个比较妥当的回应。听到这样的话,对方会比较舒服,感觉到你愿意倾听这段故事,并保持理解,他就会开始倒苦水,讲出他生气的理由。随着倾诉的过程,暴怒也可能会慢慢地有所平抑,转化成怨恨,或者委屈也说不定。当然,也不排除来访者不依不饶,执意要实现一个杀人计划的极小概率——假如真的遇到了,再考虑危机应对也不迟。

这是比较容易辨别的情况,每个人都看得明白。更多的时候,情况会复杂些,情绪也会隐蔽些,但原理是一样的。比如一个人哀叹“我这辈子一无是处”的时候,他同样是处在一种强烈的情绪状态下。虽然也许呈现得没那么直观,但作为咨询师,是应该能够不带偏见地察觉到,并准确回应的,这是专业要求的基本敏感性。

但是欠缺经验的咨询师,尤其,对认知一类的疗法有些一知半解的,回应这种句子就会有走偏的危险。他们把“一无是处”这一类情绪性表达当真了,甚至会得意洋洋:“啊哈,总算逮到你的不合理信念了”,马上就针对这句话做文章:

“你对一无是处的定义是怎样?在你身上连一丁点的优点都找不到吗?”

“也许你是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但是一无是处?这说法有点绝对化了不是吗?”

“如果你这样的都算一无是处,那些还不如你的人该怎么办呢?”

来访者有些莫名其妙:是的,但是你想说什么?我可能有些表意不当,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呀。我可以换个词,我承认我身上是有优点的,但那又怎么样?

这时候,表面上还在顺着来访者的话头讨论,实际上已经有偏题的嫌疑。咨询师没有照顾到来访者最迫切的情感诉求,从来访者的视野中跑开了。如果我是这个来访者,我可能就会想:嗨,心理咨询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嘛,思想工作而已。

不用说,这对于咨询关系的建立会有不小的妨害。

反过来说,如果能体会到来访者说这话时的挫败感,并做出理解的回应,可能这个人下一秒就会告诉我:“其实我也知道,自己也没有那么糟,但就是一遇到这种事情就忍不住怎样怎样……”这时当然就会庆幸:啊,你看他自己都很明白,还好刚才没有多嘴。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接住一个人的情绪,等一等,不见得做什么特别的干预,他都可以靠自己想明白不少事情。一些看上去很棘手的问题,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还没等咨询师做什么,就自然而然想通了。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只不过日常对话中,这种体验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有一些情绪无法对别人开放,又或者是开放了,无法得到理解的回应。这么说,倒也可以看作心理咨询存在的价值之一吧!

感受情绪虽然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但要在工作状态中时时保持这份敏感,倒也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和积累经验。即便有了一定经验之后,对某些情绪的感受还会存在自己的盲点,这和我们个人的特点,自我觉察的程度都有关系。

挂错号

有来访者,男性,有处女情结。他的现女友又与其EX有过性关系,这就让他很抓狂。忍不住一次次刨根问底想去问,也不知道要问出什么。后来女朋友也烦了,两人因为这件事闹得很不愉快。他也觉得不是个事,发誓不问了,可控制不住还在脑子里想,想得百爪挠心。只好求助于心理咨询:“怎么样克服自己的处女情结?”

这种案例其实并不罕见,处理起来也不麻烦。但是有的咨询师就怎么也绕不过弯来:是啊,怎么样帮人克服处女情结呢?教科书上没找到类似的技术啊?

找不到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单就处女情结本身而言,并不构成任何心理问题。咨询师是被来访者带偏了。如果来访者换个提问方式:“怎么样改善我和女朋友的关系?”大概咨询师就会恍然大悟:哦!只是要处理一对伴侣的恋爱关系问题。

假如来访者的提问方式居然引导了咨询师对事由的判断,那就是咨询师的责任。因为来访者的提问并无章法。比如,上面的来访者也可能问咨询师:“怎么样忘掉不愉快的往事?”要是咨询师由此展开对记忆力的干预,就更加偏得离谱了。

一个人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时候,对于咨询的原因的确常常会有一定的假设,但是他的假设,不见得是准确的,也许反而会有当局者迷的时候。这就好像一个病人去医院,挂了内科的号,但可能他的问题需要去看外科,这样他在内科那里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帮助,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必须做出自己的判断。同样的道理,心理咨询师如果不独立思考,不加选择地接受来访者的假设,就有被对方带离主题的风险。

但是要保持这种意识,最开始并不容易。我最初接触咨询的时候,也在这一点上犯过很多错。在咨询过程中,经常和一些莫名其妙的、不存在的敌人作战。而这些敌人,大多是来访者自己给自己贴上的标签。打个比方吧,一个人说自己“学习不理想”,我就想:啊,学业,好!我就来帮他改善学业!可是我又不是家教,我没法直接帮人辅导学业问题。很自然地,越聊越感觉无力,最后就转变成安慰他“要学会接纳自己学习不好”的节奏。——心理咨询就这样被当做了心灵鸡汤的代名词。

“你看很多人学习不如你也活得很好啊,可见那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说。

而事实上,对这个人来说,“学习不好”当然是件大事,只是我们还不理解这为什么对他是一件大事。如果咨询师经验老到一点,就会发现:这个人的生活被卡在了某个点上,他来咨询不是来找家教,仅仅是希望让他的生活度过这段困境,继续向前走。而“成绩不好”,只是他命名困境的一张标签。同样的标签,也大可以是“没钱”,“没车没房”,“失恋”,以及“身体不好”之类。我们不必急着下定论,先把标签揭掉,然后设身处地地坐到他的位置上,细心体会这个人现在的处境。这时候,就会有一个答案慢慢地浮现出来:这个人的生活,真正被卡住的点在哪里?

也许“学习不理想”意味着对物质生活和安全保障的担心,朝不保夕的恐惧?

也许意味着全能感将要破灭时的惊恐,以至于人际关系中重新浮现出自卑与羞耻?

也可能意味着原生家庭中的困扰,无法面对父母的失望与自身的内疚?

或者仅仅是这个人在生涯发展中面临一次重大的转型,却缺乏勇气与决断?

……以及更多更多的可能性。

这些,才是他坐到这个咨询室里的真正原因。而我初学时却拼命去想“我该怎样帮他解决学业问题”。现在回头去想,那时的没有主见是因为我心慌,无法沉下来好好听来访者究竟遇到了什么事。我急着找一个框架,想赶紧把来访者囫囵吞枣地塞进去,用一个什么东西去定义他,这样才会给我自己一点掌控感。正好,来访者自己就提供了一张标签,那我何不拿来用?——只有后来底气足了,能够坐得住了,好像灵台也才会跟着清明一点。所以不完全是技巧问题,要依赖于心态的沉稳。

有时候,咨询师自己的价值观也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他们的判断,使他们在来诊原因上犯下类似的错误。我以前参加过一个培训,有一次案例讨论,说有一个大四的学生想考研,但学习起来很吃力,怕考不上。很快大家讨论的方向就变成了怎样帮这个学生考研。督导老师是个外国老头,他困惑地拧着眉毛,问:为什么你们都认为卡住这个来访者的点就是“考不上研”呢?上研在中国难道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吗?

我们面面相觑。参与讨论的,其实大都是很有经验的咨询师,但也犯了这种主观判断的错误。这是因为我们学历都很高,又在高校或医院工作,价值观中就潜在地包含了对学历教育的推崇(惊人的是,那时我们竟对此一无所觉)。本篇开头关于处女情结的干预,其实也有咨询师价值判断的参与。

你越在乎一个问题,就越不容易看出隐藏在它背后的真实原因。价值中立说来简单,但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猜你喜欢
教条新手咨询师
请移走麻木对我的伤害(下篇)
新手如何练马拉松?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王阴明 教条元龙场诸生》之改过
碰撞:知名作家与新手司机
新手速来围观 养猪到底行不行?
刻舟求剑
新手问答
同感的技术
当代视野下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