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推基础设施建设无奈经济不给力进展不顺

2015-05-30 10:48
对外传播 2015年6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融资政府

在上海闵行区一处建筑工地上,可以看到多栋没有完工的混凝土楼房框架,停工的起重机静静立着,施工垃圾四处堆放,这里本来是个可容纳近4万人居住的经济适用房项目,但现在却成为中国经济正在放缓的佐证。

“这里已经停工近一年了。”一名自称住在那里看守工地的胡姓男子说。

“没钱了,他们只好停止向建筑工人发工资。”他说。

尽管中国为防止经济放缓,自去年初以来批准的基建项目价值已接近2万亿元人民币,但项目停工或推迟的现象很普遍。

随着中国今年可能创下25年来最低的经济增幅,加上融资变得更为困难,停工或推迟的项目可能会越来越多。

中国政府上周要求银行继续放贷,不要减少对在建地方政府项目,尤其是城市地铁和保障房的放贷规模。

中国1-4月固定资产投资创2000年12月以来的最低增幅,与中国发改委有关联的两名经济学家去年11月发布的一份调查称,过去10年基础设施项目交付率已降至60%,上世纪90年代最高曾达到79%。

最近几年情况变得尤其糟糕。

“我們看到很多项目被推迟,一个项目从敲定到最终获得融资需要6-12个月之久。”J Capital Research的分析师Susannah Kroeber说,“而在2009、2010和2011年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时期,项目很快就会启动。”

现在,钱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到开发商手里。汤森路透对87家中资建筑和建筑材料公司的调查中值显示,去年底业者取得客户付款的时间是177.23天,是2010年的两倍。

项目遇到瓶颈的原因有很多,从最初设计不过关到拆迁户不同意安置费等不一而足。

业内观察人士称,北京一方面想增加基础设施支出,另一方面又竭力让地方政府戒掉对高息表外债务的依赖,这种矛盾可能导致更多项目被推迟。过去的基建热潮是由这种已失宠的借贷提供融资的,但现在北京希望地方政府转而依赖刚刚起步的市政债券市场。

“地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从依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贷款,转为依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及地方政府发债,这导致了很多新项目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瑞士信贷的分析师Vincent Chan在2月份的一份报告中称。

“旧有融资渠道已关闭,新的渠道又尚未建立。”他说。

凯投宏观的中国经济学家Julian Evans-Pritchard说,任何融资瓶颈都会破坏增长。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曾主要用于为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工程提供融资,这会给整体经济,尤其是重工业和建设领域带来连锁反应。”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融资政府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融资
融资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5月重要融资事件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