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机先寓滇诗的审美趣味

2015-05-30 10:48李娜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孤独空灵禅宗

摘 要:明初,自日本远道而来中国求佛的日本僧人中,鉴机先可谓是独树一帜,其诗淡雅高质、清远要妙。本文以《沧海遗珠》收录其寓滇时期诗作18首为基点,试阐述鉴机先寓滇诗的空灵之美、禅宗之美、孤独之美,以探索明初异国异域诗人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鉴机先;空灵;禅宗;孤独

机先,亦作鉴机先。钱谦益《列朝诗集》:“鉴机先,日本人。先有《滇阳八景》云:‘岂料长为南窜客,朝朝相对独为翁。国初,日本僧人贡者,多谴滴居滇南,故沐氏得录其诗也。胡粹中《挽鉴机先》诗云:‘日出扶桑极东处,云归滇海最西头。知机先于滇也。”《沧海遗珠》收录其诗18首,其寓滇诗多造诣较高,意境清新,多显唐宋遗风。下面通过具体分析加以说明。

一、空灵之美

空灵美学的根基可以追溯到老庄和魏晋玄学的贵无论和禅宗思想,它的涵义在于其空寂灵幽与澄澈晶莹。元人陆行直认为,诗人懂得空灵则“一生受用不尽,指迷之妙,尽在是矣”(《词旨》),清人张问陶主张:“诗到空灵艺始成”。在鉴机先诗中,无处不充满着这种空灵之美。

(一)空旷悠远

“空”字在其18首诗作中出现了3次,可见其着眼点和着意着趣所在。如“古水积苍烟,空山夜悄然。”(《寄石隐》)、“远水苍茫外,空山寂寞余。”(《寄仲翔外史》)等,都是以“空山”为意象,这些意象的反复出现,表现了诗人归于禅悟的精神取向。禅宗追求的是空明的心境,而艺术追求空灵之境正是如此,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其诗风,即空灵的审美趣味。

(二)透明澄澈

《螺峰拥翠》:“雨后光含僧眼碧,云中色拥佛头青。”雨后天晴阳光普照大地,僧人满眼绿色盎然,为什么只有绿色?没有黄色或者白色,那是因为螺峰山太茂盛,填充了僧人的眼球。青天白云的映衬下螺峰山更显葱郁和碧绿。在这里,“含”和“拥”使得阳光、雨后、白云、碧绿相互交织,呈现了一幅清亮明洁的画面。虽然诗是写景没有直接表达诗人感情,但诗人对大自然的迷恋却全部隐含在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

(三)气韵灵动

鉴机先尚空、静之境,但这不是枯死的静,而是一种气韵灵动的宁静。如《送僧归石城》“月在空山鹤在松,梦中犹听石城钟”中,诗人描绘空山和梦不是一味地从寂静无声上用力,而是着意写生灵仙禽的鹤和隐隐飘来的钟声。这灵动的鹤和隐隐的钟声非但没有冲谈整个环境的宁静,反而使空山更为宁谧、梦更加幽远。

二、禅宗之美

在鉴机先的18首诗作中,写到云南昆明的石城山、玉案山、螺峰山、金马山,而碧鸡山更是被三次写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对当地的山着迷?

首先,因为诗人的僧人身份。佛教主张离尘出世,所以幽静的山林成为佛教修建寺庙的最佳选择,也成为诗人久留之地。据《涅经》载,著名的祗园精舍择址就以离城“不远不近,多饶泉池,有好林树,花果蔚茂,清净闲豫”为标准。故诗人的生活,必是居寺山栖,游景参佛,并且寻僧问道与探幽访胜交织在一起。如诗有云:“螺峰近在滇城里,下有招提倚翠屏。”螺峰山离城不远,而寺庙就在山上树木浓郁之处。所居之所,自然成为其所悟之象。

其次,禅宗是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宗派之一,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也是诗化的佛教。诗人自然受禅宗影响,在其诗中多次直接出现佛家用语,如“三昧”“招提”“定”等等。李泽厚曾说:“禅宗非常喜欢讲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打交道。它所追求的那种淡远心境和瞬刻永恒,经常假借大自然来使人感受或领悟。”(《中國古代思想史论·庄玄禅宗漫述》)故其诗人把禅趣带入到诗歌创作中,使山的意境在诗中变得浑然天成。如诗云:“山如玉案自为名,卓立天然刻画成。”(《于案晴岚》)在这里,玉案山在诗人笔下变成了山如其名的美玉,自然天成。玉是一种天然的美物,清澈、透明、光洁,诗人以山比玉,可见其顿悟之高妙。

最后,禅宗看山水,所关注的不是山美水美,是要将山水纯粹化,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不会引起人的任何心理反应。其观山看水,实际为的是对佛法的彻悟,关注点在其本心,不在外物。山水既可作为人自身道德品格的象征,也能作为对宇宙之“道”认知的引导,这些感受,更重视的是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或是“合一”。所以在诗人眼中,山水不仅是山水更是其人生美学的参照。

三、孤独美

诗人异国他乡,从被贬谪滇南到老死他乡,机先成为其诗中的“孤云”。在其诗句中往往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影子在飘荡,这种孤独不仅是异国他乡之孤独感,更是恨无知己伴的孤独。佛家讲四大皆空,而诗人本为僧人如何会产生孤独感,这正是诗人的独特之处。

(一)独孤

诗中有云:“遥知崖上月,独照病中禅。”(《寄石隐》)诗中,为什么月亮“独照”病中依然坚持修禅的诗人,而没有照其他人?因为在诗人心中世界仿佛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如果有你石隐相伴,那么月亮就不会是“独照”,世界也就不只是放大了的那一个,而是相伴赏月。诗中的孤独之感自然流露,但并没有影响诗人的禅宗美。这种孤独美反而烘托出禅宗之美更悠远和飘渺。禅宗的理论要旨,基本依据是对“空”的解悟。“空”是佛法,也是禅的重要范畴。禅发展“空”的否定性思维,主张“离念”、“离相”。这正是禅宗对意境的负面影响,而诗人吸取了禅宗的“空”,但并没有把这种“空”中阐发的“离念”与“离相”用来封闭自己的内心,而是把这种“空”用来柔化为唯美的孤独之感。所以才有了这一幅在落日之下独自一人垂钓的凄美画卷,独显出一种唯美的孤寂之感。

(二)友孤

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中无不流露出作者的孤独之美。如:“今朝又向江头别,目断孤云意万重。”(《送僧归石城》)一个“又”字,正体现诗人不愿送别的情思,诗人为什么如此不愿送别?因为想到友人你走后,你我都成为“孤云”,千万种思绪就压迫在脑海。可见诗人不忍离别之苦,佛家把“爱别离”当做人的八苦之一,《大涅盘经·第十二》云:“何等为爱别离苦?所爱之物破坏离散。”此种苦是僧人也难以看破,无法用禅意破解。

(三)乡孤

思乡是中国古代诗歌形成的渊源流长的主题,而在一个受中国文化影响之深的僧人身上,我们看到其运用中国思乡意象来抒发深深的去国怀乡的孤寂之感。如其诗《长相思》中:“月明长傍美人身,美人亦近明月轮。褰衣把酒问明月,中宵见月如。”诗中 “月”意象的使用,更是中国古代思乡意象的典范,荣格说:“一个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是在同时用千万个人的声音说话。他吸引、压倒并且与此同时提升了他正在寻找表现的观念,使这些观念超出了偶然的暂时意义,进入永恒的王国。”机先正是运用了中国作为思乡典范的“月”来倾吐诗人内心的去国怀乡的孤独之感。诗人“把酒问月”,用月来寄托自己的思念,这种意象的点缀表达了更深层的含义,烘托出的氛围更显孤独和凄清。

综上所述,鉴机先寓滇诗中不仅展现了夹杂有禅宗意趣的空灵美,也有山峦笼罩下的禅宗美,还有对禅宗解读过得孤独美,这些正是构成诗人寓滇时期的审美理想、人生美学和生命意识。

参考文献:

[1]《沧海遗珠》四卷,[明]沐昂辑,[明]成化十三年陈璨刻本,十行十二字黑口四周双边,藏于安徽省图书馆、临海市博物馆.

[2]《沧海遗珠》四卷,[明]沐昂辑,[清]云谷山房抄本,十行十九字白口左右双边,藏于国家图书馆.

[3]《沧海遗珠》四卷,[明]沐昂辑,[清]四库全书本.

[4]《沧海遗珠》四卷,[明]沐昂辑,民国三年云南省图书馆刻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5]孙太初.明初流寓云南的日本僧人[J].思想战线,1980(3).

[6]孙秋克.《沧海遗珠》考[J].昆明学院学报,2010(2).

作者简介:李娜,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古代文学专业,研二。

猜你喜欢
孤独空灵禅宗
空灵清爽 蓝色仲夏
禅宗软件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空灵、轻盈、秀雅的瞿利军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张九龄与禅宗
中国传统的“虚静”观与文人园的空灵之美
千载空灵岸 悠悠湘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