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刍议

2015-05-30 10:48龚小兰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合作交流语文能力自主探究

龚小兰

【摘 要】教师要给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创造条件,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并细心呵护学生探究的萌芽,让其茁壮成长,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能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探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设计探究,又如何实施探究,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探究性学习巧设铺垫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又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孕育探求动机,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因此,课堂引趣,一要“精”,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或布谜设障。

二、拓展探究方法,开启探究性学习之门

1.在实践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疑问—活动—发现—结论。人们常说,听过会忘,看过能记,做过才能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现,在动手中感悟,自己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得出方法。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布置学生调查:我们这个地方环境受到那些破坏,使我们的生活受到那些影响?学生对了解此问题的积极性很高,经过他们的观察、了解、访问后,对课文内容加深了理解。

2.在比较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操作—对比—结论。在比较中探究,在类比中发现。如在教学 “安静”、“宁静”、“寂静”,“战斗”、“战役”、“战争”等词语时,可以先叫学生讲讲词语的意思,用词语说句话,然后比较词语之间的细微区别,最后得出“安静”、“宁静”、“寂静”,是从静的程度上有区别;“战斗”、“战役”、“战争”是从时间、范围上有区别的结论。语文教学还可以从体裁、题材、内容、写作方法进行课文间的比较,也可以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结论。

3.在假设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假想—探究—结论。先对语文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再通过探究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假设: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后,准备转移。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往主力部队转移的方向,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如果五壮士选择走通往主力部队转移方向那条,将会是怎样的结果?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查找的资料,对走这两条路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出五壮士选择走通向狼牙山顶峰这条路,是为了部队主力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着想,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通过假想使学生更加认知了五壮士不畏牺牲的壮举,从而激发学生对革命英雄的敬仰和崇敬之情。

三、注重探究中合作,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合作探究是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集体的智慧,在探索交流中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应该强调的是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者,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但要注意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只会跟在别人思维后面走,没有独立见解,很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这现象就有待于教师及时地发现、引导和调节。另外,在一堂课中课小组合作的次数不应出现太多,时间太长,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小组合作要限时限地,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地乐于合作,才能收到成效。

四、培养探究意识,引导知识延伸

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好奇和探究的意识,让课本知识得到延伸,进一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多想办法、出点子,用语文课文的魅力,让学生觉得学语文有趣,自己主动地去学,自觉地去探究其奥秘。如在教《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这一课时,由于小学生对电脑知识和作用了解不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激发学生的兴趣办法,如课前提问:“电脑是干什么用的?它怎么会有这么神奇?”学生认真看书后对问题能作出初步的解答了,接着课中提问:“其实,书上讲电脑的作用只讲了一点点,它为什么那么神奇也没有讲清楚,你们想真正了解它吗?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问题吧。”每个学生对电脑了解各不相同,通过讨论互相补充,这样学生对电脑的了解更全面了。

五、体验探究趣味,获得成功的欢乐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当学生通过探究后,终于解决了一个个对他们来说是新奇而又富有挑战的问题时,他们能从探究中体验到快乐,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是一种强大的、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他会产生推动不断探究的巨大力量。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就会产生再次体验的愿望。因此,当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取得的点点成绩,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尝到探究的甜头,获得成功的快乐。

教师要给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创造条件,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并细心呵护学生探究的萌芽,让其茁壮成长,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猜你喜欢
合作交流语文能力自主探究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