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感”的体现与培养

2015-05-30 07:13薛华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4期
关键词:体现数感实践活动

薛华

摘 要:数感来自数学实践活动,又指导数学实践活动。教师应在不断的数学教學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学情境能反应迅速、准确、敏捷和思路简缩,能自然地运用最优化的解题策略。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数感;体现;实践活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受和感知的能力,并能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那么数感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哪几个方面?在教学中可以创设哪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小学生的数感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生活中认识数

一个人刚开始都是从日常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认识数的。比如一个刚学会数数的小孩,最开始都是从数手指开始的,接着数玩具,接着数家里人等等。而小学阶段学生对数的感知也是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情景。比如:低年级的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生活情景的图片,就是为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认识数,感知数的大小,渗透数的运算。

二、活动中体验数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景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例如:在教学“一分钟有多长”时,通过让学生听一分钟的音乐,看一分钟的书,一分钟能写几个字,一分钟能数几个数等,自己亲身体验,理解和感受一分钟有多长。

三、解决问题中强化数

心理学家也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形式的探索机会,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强化数感。例如:要买60个足球,三个商店。每个商店的单价都是25元,甲店买10送2,乙店按原价打8折出售,丙店每满200元给30元,应该去哪个商店买比较省钱,为什么?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去乙店买比较省钱。结合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了解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也就能增强其数感。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应该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感。综上所述,教学活动中也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1.创设生活情景

创设生活情景可以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也可以是生活中常见的图片,生活中具体的实物等等。比如:低年级学生刚刚进行数数或进行运算时,他们喜欢用自己的小指头帮助运算,有的老师特别反对。其实,对于刚学数的孩子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方法?通过借助小指头,不仅降低了运算的难度,而且其中也渗透了数学教学中一一对应的思想,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做好了思想铺垫。等到一个一个地数得熟练了,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等,加深对数的认识与理解。

2.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的操作中感知数的意义,理解数的运算。只有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增强数感,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在操作中逐步建立数感。比如:三年级教材中的“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这种新的数——分数,同时也慢慢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3.挖掘教材资源,精心设计练习

新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数感训练的题型和题目,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地把握和实施,运用比较科学的和能凸显数感训练的方法,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知识和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数感得以发展与提高。

例如:六年级的分数应用题中有这样两道题:

(1)小明看一本100页的书,看了这本书的4/5,他看了几页?

(2)小明看一本书,看了80页正好看了这本书的4/5,求这本书共几页?

这两道题目看上去很相似,但题目的做法却发生了变化,必须仔细思考才能解答,这对训练学生良好的数感大有好处。经常将相同、相似和相异的数学内容放在一起,让学生细心地比比、看看、想想,领悟其中的联系与差别,在比较中可以强化感知性、感应性,加深对易混知识的辨别程度。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靠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巧设教学环节,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过

程中。

参考文献:

周卫.小学阶段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体现数感实践活动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艺术品位在生活中的体现
音响符号在舞台表演中作用的体现
中国传统篆刻艺术的创新性应用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思考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宗教情感在西方近现代绘画中的体现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