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组态软件》课程共建的思考

2015-05-30 22:57张玉艳韩希昌何景梅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组态软件校企合作

张玉艳 韩希昌 何景梅

摘要:组态软件是指一种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领域。校企合作共建该课程,可以把企业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引入到课程当中,让教学课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主要介绍校企合作《组态软件》课程共建的意义、建设目标及相应的措施,为校企共建课程的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 组态软件 课程共建

一、共建的意义

《组态软件》课程是高等院校自动化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基于组态软件的人机界面技术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态软件作为智能化技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正突飞猛进地发展着。特别是近几年,组态软件新技术、新知识、新产品层出不穷。对从事高技能型自动化专业人才的要求,无论是从知识结构,还是从技术技能上,都在不断发发生变化。

如何按照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与时俱进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实时掌握开发企业的动态,因此,需要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把企业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引入到课程当中,让教学课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对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整合、改编或新编,使企业“渗透”到学院的课程建设之中,使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相吻合,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高。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对于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育,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共建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校企合作,指导课程内容建设和特色实训基地建设;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出发点,按照工学结合理念对教学方案进行创新,研究建立与生产实际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及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特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通过二年的建设,使《组态软件》课程建设成以工学结合为平台、项目为导向“教、学、做”理实一体化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为校内典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体目标:

1.教学团队建设

建立一支实力较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配合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时,通过校企合作,选派校内专业教师进行企业顶岗实践,使校内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0%。

2.课程大纲與课程标准的制订

通过深入企业,掌握组态软件新技术及相关岗位能力要求,完善课程标准制定与核心课程体系建设。

3.教材建设

通过校企合作和课程内容建设,编写适用于自动化相关专业校企合作教材《组态软件技术及应用》。

4.教学资源建设

完善并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开发出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教学录像、企业生产录像,开发建立校企合作《组态软件》课程网站。

5.校内组态软件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上,结合课程培养目标,在现有光伏发电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基础上,研究生产性仿真基地建设。

三、课程共建措施

1.课程改革政策研究与企业调研

通过对对兄弟院校调研,了解《组态软件》课程建设情况(包括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建设、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等)。调研通过调查表及召开座谈会形式完成数据采集,通过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

选择自动化相关专业的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从事相关岗位必须具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及技能要求。调研通过调查表及召开座谈会形式完成数据采集,在调研基础上,理清相关工作岗位、具体工作任务及技能项目。

2.课程体系研究与课程标准制定

课程体系研究确定。总体思路是,在对各有关高校及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确定《组态软件》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及课程具体内容。在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全部基于岗位工作任务。

课程标准制定。按照学院《关于制(修)订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指导性意见》,参照兄弟高职院校《组态软件》课程标准,研究制定《组态软件》课程标准原则,课程标准制定在《组态软件》课程体系确定的基础上进行,根据上述原则由课程组对项目进行分解分工,并由课程核心组成员进行统一审校,形成课程标准初稿,召开有关专家论证会,确定并公布《组态软件》课程标准(试行)。

3.教学团队建设

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中,要加强专兼职教师的融合,每学年组织召开专兼职教师集体教研活动2次,集体备课、集体研究并制定《组态软件》说课稿,组织专兼职教师公开教学,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保证专兼职教师教学理念与行动的一致性,不断完善教学各环节建设,提高《组态软件》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专任教师每年至少安排15天以上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提高专用教师实践技能。

同时,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师资引进工作;另一方面,要扩大兼职教师比例,构建专兼对接的教学团队。

4.特色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加强与《组态软件》课程教学密切相关的实训内容研究与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和教师顶岗实践,分析工作流程,结合组态仿真技术,开发典型生产过程的监控系统仿真实训室。

5.校企合作教材建设

与企业共同开发编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组态软件技术及应用》教材,同时合作编写相关教学资源(课件、教案等),保证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的统一性。

四、结论

《组态软件》课程实践性很强、技术更新很快,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可以实时的掌握组态软件的新技术、新方法,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吻合的人才,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莉琼.校企合作共建《网络营销实务》课程——以阿里巴巴特色班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1,(24):44-45.

[2]吴福贵.校企合作共建《数控编程》精品课程[J].大学教育,2014,(09):43-45.

[3]田明君.校企合作共建“软件测试方法与设计”课程探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11(30):121-123.

[4]雷钧.组态软件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0,(09):111-112.

猜你喜欢
组态软件校企合作
基于组态软件的PLC仿真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面向对象的组态软件实时数据库的设计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基于WebAccess的PLC远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Linux平台组态软件图形界面系统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