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2015-05-30 22:57梁晓夏朱琳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新时期

梁晓夏 朱琳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发展,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得到广大高校的关注与重视。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直接体现。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早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需要。为此,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学生管理思想、观念以及制度、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实现新时期大学生管理工作效果最佳化。研究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时代挑战与创新策略,希望可以为有关高校在大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生管理工作 创新策略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引导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经深深地渗透到广大高校的学生管理当中。随着我国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管理也是越来越困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起来也是越来越有难度。因此,高校必须要在理念、思想、制度以及体制等进行创新,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策略,希望可以为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提供可行性思路。

一、新时期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挑战

1.社会发展挑战

进入21世纪之后的社会,科技、文化、经济、政治等都得到了全面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已经呈现出多彩的发展趋势,国际政治、社会文化都呈现出多极化发展方向,各种文化各种知识相互激荡,互相之间彼此渗透。对于我国高校来讲也是如此,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社会经济体系已经逐步完善,我国高校需要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浪潮,必须要经历一次新的转型,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更应该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知識的学生,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

2.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挑战

目前来看,我国高校都已经进行着新型的转变,大学逐步由原先的封闭式、保守式的模式向着开放式、现代式的高校模式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高等院校自身的价值也是越来越重要,高校自身内部也是积极的进行调整,举例来讲,有些高校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起院、校、系三级管理体系,院、校、系三级管理管理部门分工明确,充分发挥了院、校、系学生工作的职能,通过分级式的管理模式,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高效化。

3.大学生自身挑战

大学生是高校工作的主体,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直接对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无论是道德方面还是思想素质方面、审美素养方面,其自身素质都得了全面的进步,但是,尽管如此,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校之间也是存在着差异。因此,对于学校来讲,面对新时期社会对于高校人才的需要,高校需要从多个方面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塑造,增强学生个性,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这也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挑战。

二、新时期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1.大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创新

第一,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第一要领,毕竟学校的一切都是以学生为根本的,学生是高校管理的根本所在,也是高校管理的直接面对对象。因此,大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以学生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学生对于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尊重学生的情感世界,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第二,育人为本。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是管理育人的场所,管理只是一种方式而已,如果学生可以自觉的接受教育,那么高校管理的效果也就更加明显。因此,高校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做好高校育人管理工作,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将管理上升为教育,从而真正的达到引导人、教育人的目的。

第三,依法管理。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对于学生的管理,不仅仅依靠制度,也需要依靠法律。除了要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之外,还需要依据国家法律需要,对于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从而熟知国家法律法规与学校规章制度,既可以运用法律法规给自己的权利,更要履行法律法规给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更好地做好大学生管理工作。

2.大学生工作管理机制创新

大学生工作管理机制创新,需要从管理主体、管理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从管理主体的角度创新管理机制。大学生的管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单靠哪个部门或单靠哪一个人就能做好的,它需要形成领导科学决策、各部门精心协调、院(系)部负责、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教职工全员参与的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因此,加强领导,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强化辅导员、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和调动全体教职员工育人的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大学生自己在学校管理者的主导作用下,根据教育培养的要求,并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第二,从创新管理方法的角度进行管理机制创新。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素质水平与能力,不断优化队伍机构,提高学生管理队伍高素质。加强法制保障,建立起完善的奖惩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对于学生管理进行激励,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大学生管理工作其他方面的创新

除了以上两种方式方法以外,高校还应该进一步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同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建立起学生管理委员会,统筹学生的管理工作,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高效化。另外,实现学生管理的专业化。当今社会,高校也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学生管理方面,管理是否得当、管理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名誉,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校需要在学生管理专业化方面进行努力,创建各种课外活动、关注学生热点话题,将学生管理放到重要的位置,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精准化与高效化。另外,实现高校管理的网络化。近年来,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将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学生管理当中,实现学生管理的网络化,这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趋势。通过网络化运营,不仅可以将管理干部在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是丰富学生生活、拓展学生视野、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

三、总结

综上所述,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式,在实际的学生管理过程中,高校需要以学生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学生对于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尊重学生的情感世界,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根本目的,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可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郝志楠.浅析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意义[J].现代交际,2015,(01):153-154.

[2]米庆雪.高校大学生自主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电子制作,2015,(12):210-211.

[3]郑娟.“微时代”下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亚太教育,2015,(14):15-16.

[4]唐林芳.论新时期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考试周刊,2014,(15):143+88.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新时期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网络环境下烟草企业营销创新探析
基于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