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育优才,展商魂

2015-05-30 07:22金菊王京京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三步走教育观念教学环境

金菊 王京京

摘要:教育思想,具有实践性、多样性、前瞻性、社会性,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校转型改革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三步走”,即通过“培养一流人才,提高二种能力和实现三个协调”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加快教育思想与观念的转变与革新以适应日益变化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教育思想 教育观念 教学环境

所谓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对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具有实践性、多样性、前瞻性、社会性,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校转型改革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随着学校发展改革日渐加快、教学质量逐步改善、学生整体层次有所提升,教育思想与观念的发展与创新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但同时我们也应深刻意识到,当前学生的特征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急需教育思想与观念的转变与革新予以应对和解决。

一、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在学习工作方面,出现严重“两极化”

一方面,以班长为核心的主要学生干部因长期参与院校活动、管理班级事务、协调同学关系等,其执行、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较强;但因付出较多的课业时间和自由时间,其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其专业能力、学习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因奖学金制度、专业重选制度、研究生保送制度的激励作用,成绩优异的同学将全部精力用于学习,其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突出;但很少参与院校活动、缺乏社团经历,其执行、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明显不足。两类学生作为班级的核心成员,成为大多数同学效仿的对象,导致“重活动轻学习”与“重学习轻活动”的两级化现象日趋严重。

(二)在学习风气方面,出现过度“自由化”

部分学生自由选择是否上课、何时上课、如何上课等,导致学习风气呈现出过度“自由化”的局面。主要表现为:一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迟到、早退、旷课、抄袭作业、上课睡觉等现象时有发生,课堂考勤和学生懒惰的矛盾导致学生“替课”现象频发,甚至滋生跨专业、跨学院、跨学区的“替课微信群”;二是学习兴趣不浓厚,部分学生忽视公共课、专业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考取资格证书和准备公务员考试及考研;三是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同学仅在临近考试期间,借助明确的考试范围,采取短期突击战略,通过死记硬背方式机械地应付考试。

(三)在社团工作方面,出现明显“重复化”

主要表现在:一是活動形式重复,以辩论赛、风采大赛、迎新晚会为代表的传统学生活动积淀深厚且影响广泛,能够展现商大学子的文艺风采,但是学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固化”的态势,缺少改革与创新且与社会需求脱节;二是参与主体重复,从组织策划者到报名参赛者,同一人群的身影几乎遍布各项活动、往返于各项赛事,参与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不可否认,但其学习成绩不佳、课题出勤较差、专业技能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此外,我们也应正视目前举办的学生活动存在涉及对象过窄、动员力度不足、活动效果有限等问题。

二、推行“三步走”教育思想

(一)“三步走”的内涵

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三步走”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所谓“三步走”,是指培养一流人才,提高二种能力和实现三个协调。具体而言:

第一,培育一流人才。所谓一流人才是指基础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第二,提高二种能力。所谓两种能力是指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资格、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等在内的“硬”技能和包括适应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在内的“软”实力。

第三,实现三个协调。所谓三个协调是指实现学生能力与自身价值定位相协调,实现学生素质与学校教管模式相协调,实现学生层次与社会市场需求相协调,进而得以体现个人价值、展现商大风貌和适应社会竞争。

(二)实现“三步走”的具体措施

“三步走、育优才、展商魂”三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不仅依赖于学生的配合,更离不开学校在教育和管理方面的变革,因此,站在学校、老师等教育一方的角度,实现“三步走”的措施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管导向生本化。以学生为本,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学生的自身需求和接受能力,注重知识的衔接与递进,注重学生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如在时间安排方面,应将全部基础科与公共课安排在大一、大二阶段,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氛围;尽可能将专业课安排在大三阶段,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底蕴和专业技能;将少数专业课安排在大四阶段,为学生应聘职位、撰写论文和准备考研提供便利。

第二,教管内容实践化。主要包括:一是增加案例分析数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提高电算化比重,适应大数据、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是拓展企业实习基地,将“产学研结合”的理论付诸实践,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并提高学生的业务技能水平,进而提高其综合竞争能力;四是引导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教管方式多样化。主要包括:一是开展专题讲座,改变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育形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习惯;二是开展企校联合竞赛,引入企业参与学生活动的组织与评比,提高学生活动的实践性、专业性和社会性;三是引入无领导小组讨论模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求职竞争力;四是吸收学生参与项目,通过学生自主申请、教师择优选择的方式提高学生科研项目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晶晶,张燕燕.关于建立和健全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J].管理科学,2011,(4):123-124.

[2]郭鹏.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J].高校讲坛,2011,(15):202.

猜你喜欢
三步走教育观念教学环境
浅析初中英语教育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创新“三步走”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