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掘错题的教学资源价值

2015-05-30 14:23解兴华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成长错题资源

解兴华

摘要:“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作为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错误,接纳学生的错误,变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生成性资源,让“错误”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教学中,一是注意纠正预设错误,纠正回答错误,纠正作业错误,感悟错因,生成美丽的细节。二是教师要勇于自纠课堂预设的错误,率先垂范将错误生成美丽的亮点;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错误,将它转变为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源;要智慧地点拨每位学生,及时地自纠各类错误,促进师生的成长。

关键词:错题 资源 成长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要和学生的错题打交道,防错、堵错、纠错成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搞得教师心力交瘁。事实上,“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作为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错误,接纳学生的错误,变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生成性资源,让“错误”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纠正错题,感悟错因,生成美丽的细节

1.纠正预设错误,生成“美丽”

在教学三年级《平移与旋转》时,当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后,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有那些现象是“平移”,哪些现象是“旋转”。谁知课堂上还是出现了这样的回答:

生:小树苗长成大树是平移……

此时,教室里叽叽喳喳开始讨论起来。有的同学赞成,有的同学反对,可又说不出原因。

师:小树苗长成大树的现象是不是平移,我们十分钟后再讨论。

在教学完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后,我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生4。

全班学生在观察了其余物体的平移后发现了:物体在平移过程中,各个部分移动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师提问生:那刚才“小树苗长成大树”的现象是平移吗?为什么?

生(抓了抓头,腼腆的笑了):不是。因为小树苗长成大树后,树根没动,各个部分移动的距离不一样,所以不是平移。

起先出错的同学将新知新念的“错点”,通过辨别、分析、争论、比较、探讨,最后弄清楚“平移”现象的准确内涵,自己找到了错因,纠正了原先错误的判断。“错点”变“亮点”的辨析过程,多么精彩啊!

2.纠正回答错误,生成“美丽”

在二年级数学《补充习题》中曾经遇到这样一道题: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完整。

本以为这道题很简单,谁知在课堂上完成时却出现了以下情景:

生1:“老师,老师,我发现这一道题有错误。你们看四班《小画报》《小故事》的本数都不知道,而题目中的合计数却是100。”(学生齐附和)

生2:“老师,这道题并没有错。”

“老师,四班《小画报》和《小故事》应分别是43本和23本。我们可以这样想:四班《小画报》和《小故事》的本数都是两位数,把它们的各位交换一下,《小故事》的本书就是23,《小画报》的本书不知道,但它们的和是不变的。于是就用100-34-23=47本,就是《小画报》的本书,再将《小画报》和《小故事》的个位换回来,于是《小画报》的本书就是43,,《小故事》的本书就是27本。

看着眼前这位小老师思维如此开阔、活跃而又严密,我不禁拍案而喊:“真是讲得太好了!”(教室里掌声经久不息。)

这道题,出题独具匠心。我让学生从“错”题中看到了数学课堂的精彩;让他们在“错”题中品尝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我为此类“错”题拍手叫好!

3.纠正作业错误,生成“美丽”

作为教师,要多研究学生“错题”出现的原因,巧妙地通过比较,让学生找准“错点”,领会出错的原因,自己纠正错误。

学生在学习小数除法中,计算的错误率很高,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现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谈一些体会。如:

像这个错误,学生在小数除法的学习过程中频频出现,我觉得多说已经无用了。突然,产生一种想法:“把这个‘球抛给学生,看看他们有什么高招?”

师:请同学们来评判一下这道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3.6米长的绳子,每段0.4米,怎么连一段也截取不到啊?

生2:验算一下,0.4×0.9=0.36,计算错误。

生3:利用商不变的性质验算,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没想到,给予学生一次反思的机会,他们居然可以做得这么出色!

二、宽容待错,利用资源,促进师生的成长

1.教师要勇于自纠课堂预设的错误,率先垂范将错误生成美丽的亮点

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视野也比较狭窄,所以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错误,采取一定的手段,在为学生拓宽视野的同时,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在讲课之前,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要有一定的预见性,进而能够在讲课时有意识地指出并加以强调,从而有效地控制错誤的发生。课前准备有预见性,是减少解题错误的主要方法。

2.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错误,将它转变为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源

我们都知道,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年龄尚小的孩子呢?教师要因势利导,巧妙地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二次设计,将“错误”适度开发,恰当引导,把“错误”变成了“新发现”,变成了“闪光点”!既保持了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勇气和信心,更激发了其他学生学习与探讨的积极性,也正是这种善待,给课堂带来了可喜的精彩!

3.教师要智慧地点拨每位学生,及时地自纠各类错误,促进师生的成长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错题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1)由于不仔细读题形成的错题。(2)由于不规范做题引起的错题。(3)由于知识的负迁移造成的错题。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对症下药”,养成良好的审题、书写、检验、估算等习惯,许多错误都可能避免。

参考文献:

[1]华应龙.数学课堂“差错资源化”的思考与实践[J].北京:江苏教育研究,2008.4-7.

[2]詹明道.教学与建构主义[J].南京:数学教育研究,2008,(11):4.

猜你喜欢
成长错题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圆”易错题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