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5-05-30 15:35安伟强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辅导员作用高校

安伟强

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数见不鲜的群体,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组成的重要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主要骨干力量。通过分析辅导员、班主任在高校中作用以及现状,提出了目前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提出了个人的几点思考认识。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班主任 作用 問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5年2月24日,发布的统计信息中第十项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全国大学生的数量普通本专科招生721.4万人,在校生2547.7万人,毕业生749万人,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全国大学生有4018.1万。由此可见,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是数不见鲜,针对如此庞大的特殊人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为重要。辅导员、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指导着学生,并按照学校部署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了有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维护高校稳定及培养当代大学生坚定的思想政治理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下文从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及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辅导员与班主任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校大学生由于意识形态尚未定型,经济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各种思想潮流、多元的意识形态等容易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惑和迷茫;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文化培育阵地,辅导员、班主任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干力量,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照1︰200的数量配备,而各班级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各高校实行辅导员+班主任模式以来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都有一定的成效,辅导员、班主任通过思想政治宣传活动以及各类主题班会等形式在指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参与班级工作主动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由于高校班主任均是由在校其他岗位老师兼职担任,他们往往由于本职工作的教学或科研任务众多,导致更多时间不能主动参与到班级的事务管理工作,关于班级同学的相关信息更多的只是从辅导员处获取班级学生的相关信息和动态,甚至部分班主任在组织班会、班级文化、班级组织建设等方面更是维托或依赖辅导员,多数班主任均是在辅导员的通知下被动地去完成班级内的相关工作,缺少主动积极性,班级学生一学期见不到班主任两次甚至只见到班主任一次,从而导致班主任角在学生中的定位过低,当学生遇到学业等方面的问题时也会潜意识的去找辅导员而忽略班主任的存在,从而降低了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专职辅导员人员数量不足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增大,每年新入校的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多,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需求也在随之增多,大多数高校的辅导员的人数配置并不能够达到教育部1︰200的要求,而高校对辅导员的招聘进度却是缓慢,甚至有部分高校不招辅导员而是从新进的任课教师中抽调一部分做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可想而知此类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辅导员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管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高校的稳定工作。

3.辅导员工作强度大,缺乏系统的培训学习

在高校只要与学生相关的工作,必找辅导员,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只要是跟学生有关的事,相关单位部门首先要问学生的辅导员的联系方式,往往在辅导员之后才会想起班主任或是直接忽略班主任这一角色,再加之兼职班主任的积极性不高、责任性不强,导致辅导员工作量多而琐碎,由于班主任一学期都不能跟学生见几次面,开几次班会,使得班主任的角色职责无形中落到了辅导员身上,学生遇到任何事都会首先去找辅导员解决,包括一些主题班会、班委的选定等班级组织建设的事学生会去找辅导员定夺,导致班主任这一角色形同虚设,只会让学生往往交材料需要签字时才能想起班主任;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活动的主要骨干力量和大学生成长健康生活中的领路人,工作性质了决定论其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较强了组织管理能力,但现实生活中大部分高校对新入职的辅导员的培训只是在入职前一段时间进行集中的学习,在后期的工作中并没有集中组织开展辅导员学习培训的惯例,对于新担任的班主任老师更是没有系统的培训学习,甚至有的高校都没有召开班主任会议的工作。

三、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建议

1.增加辅导员配备数量,明确班主任责任

辅导员工作量大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校辅导员数量不够,往往一个辅导员管理着好几百名学生,应按照教育部1︰200的要求,各高校根据院系人数配备符合规定的辅导员数量,从而保证辅导员有足够的精力去做好所管学生的相关工作;与此同时加强兼职班主任的思想建设,明确班主任的职责,把政治强、业务强、责任心强、德才兼备、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室选聘到这支队伍中,为学校学生工作队伍注入强能量。

2.完善辅导员、班主任的薪酬待遇

近年来,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薪酬待遇都在初步的提高,尤其是社会地位受到越来多的人尊重,辅导员、班主任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骨干力量,工作量往往超出一般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在完成白天日常工作的前同时,晚上还要参加各类学生活动,在宿舍给学生解答疑惑,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管深化改革,辅导员、班主任的薪酬待遇制度并没有得到完善的构建,具体表现在比同校其他教师收入偏低、职称的评定往往比较迟或者要求年限比较久,甚至有部分高校的辅导员仍旧是通过合同或人事代理的形式录用,没有正式的编制;因此要不断完善辅导员、班主任的待遇制度,提高对辅导员、班主任的重视度,建立合适的辅导员、班主任津贴分配系统,并对住宿舍的辅导员给予一定的住宿补助。

3.不断通过学习,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

高校应对辅导员开展不定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训,邀请国内其他兄弟院校的优秀辅导员进行专场报告会,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辅导员工作交流,定期开展类似辅导员、班主任业务能力竞赛等相关活动,在检验辅导员业务能力的同时也给辅导员、班主任之间相互学习提供了平台;另外,辅导员、班主任在开展实际工作的同时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将典型的学生案例进行分析、交流学习,勇于对学生工作中出现的新思路、新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逐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里,在不断创新学生工作的同时追求卓越。

参考文献:

[1]杨杰.浅谈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完善途径[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25(02).

[2]黄国华,肖进.对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

[3]刘晓春.试论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如何处理与班导师(班主任)的关系[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猜你喜欢
辅导员作用高校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