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表演教学课堂效果因素的调查分析

2015-05-30 15:35陶爱华潘发达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课堂教师

陶爱华 潘发达

摘要:综合前人相关研究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建构了表演教学模式的理论维度,并据此了解影响大学生课堂听课效果的主要因素。采用开放式问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主要包括声音大小、普通话水平、情感、语气、语调、幽默性、语速、语言表达水平、肢体语言等。在教学内容特征方面,主要包括逻辑性、生动性、概括性、丰富性、师生互动、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解释易懂等方面。在师生互动方式上,主要包括游戏活动、分组讨论辩论、提问、学生表演举例、奖罚加分、写信、作业评价、视频分享和自由发言等。其他影响上课质量因素包括环境(天气,设备,地点等)、学生个人状况、教师长相,穿着、教师态度、教师教学水平、师生關系、教师精神状态、周围同学状态、课堂氛围、上课时间、手机和课本难易程度等。

关键词:表演教学 教师 课堂

1引言

课堂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为此,2012年4月20日,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教学为中心,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而当前高校教育质量不甚乐观。那么如何改善当前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教师而言,教本类似剧本,讲台类似舞台,教师讲课类似演员表演。教得实,“演”得活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艺术美。优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照本宣科呈现课程内容,而是使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乐于学习。教师的表情、动作富含理性且具有逻辑性,从而启发、引导学生。讲课中,教师该如何表演,该注重哪些环节,哪些因素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等等,这一切都是构成课堂表演美的综合要素。但是以往研究侧重思辨,对于表演教学模式中的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缺乏系统探讨。基于此,拟展开本研究,探讨表演教学模式中的要素及其组合方式,无疑对于课前的教学设计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2方法

2.1调查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样的办法在某普通本科院校共抽取被试284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57人。平均年龄21.2岁。

2.2问卷的编制过程

为探索表演教学模式的结构成分,综合以往研究自编开放式问卷,问卷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方式以及其它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等。

采用该问卷对284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影响表演教学课堂效果包涵的具体内容。

问卷的内容如下:“您认为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具体涉及的问题有哪些,请您列举出来。”其次,对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出有代表性的词句进行分类、汇总、排序,确立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方式、教学形式以及其它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并据此探讨表演教学模式的内在因素。

3数据分析

本问卷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方式以及其它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等方面。经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整理,内容具体见表1。

由表1可知,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主要包括声音大小、普通话水平、情感、语气、语调、幽默性、语速、语言表达水平、肢体语言等。其中声音大小、普通话水平、语气、语调、幽默性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教学内容特征方面,主要包括逻辑性、生动性、概括性、丰富性、师生互动、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解释易懂等方面。其中逻辑性、生动性、概括性、举例解释易懂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更为重要的因素。在师生互动方式上,主要包括游戏活动、分组讨论辩论、提问、学生表演举例、奖罚加分、写信、作业评价、视频分享和自由发言等。其中游戏活动、分组讨论辩论、提问、学生表演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其他影响上课质量因素包括环境(天气,设备,地点等)、学生个人状况、教师长相,穿着、教师态度、教师教学水平、师生关系、教师精神状态、周围同学状态、课堂氛围、上课时间、手机和课本难易程度等。其中环境(天气,设备,地点等)、学生个人状况、教师长相,穿着、教师态度、教师教学水平、教师精神状态、课堂氛围是更为关键的因素。

4结论与反思

本文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建构了表演教学模式的理论维度。

(1)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主要包括声音大小、普通话水平、情感、语气、语调、幽默性、语速、语言表达水平、肢体语言等。

(2)在教学内容特征方面,主要包括逻辑性、生动性、概括性、丰富性、师生互动、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解释易懂等方面。

(3)在师生互动方式上,主要包括游戏活动、分组讨论辩论、提问、学生表演举例、奖罚加分、写信、作业评价、视频分享和自由发言等。

(4)其他影响上课质量因素包括环境(天气,设备,地点等)、学生个人状况、教师长相,穿着、教师态度、教师教学水平、师生关系、教师精神状态、周围同学状态、课堂氛围、上课时间、手机和课本难易程度等。

参考文献:

[1]李学书.表演:教育生活中的一种隐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23-26.

[2]赵精兵,刘玮瑶,田金蕊.关于课堂教学“表演”的进一步探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3):101-103.

[3]曹永国,陆思东.大学讲堂:内容还是形式[J].现代大学教育,2006,(4):13-15.

[4]李如密,潘朝阳.课堂教学表演艺术初探[J].教师教育研究,2010.

基金项目:南通大学教学改革课题(2014B25)。

猜你喜欢
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大山里的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