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2015-05-30 15:54崔建波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练习引领传授

崔建波

摘要:课堂上老师的“导”是帮助学生“学”的关键,教师的引导贯穿课堂的始终,上课开始时需要“导”,教授新内容时需要“导”,针对性练习时需要“导”。认真设计导课是优化课堂,提高效率的关键,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保证。

关键词:英语教学 导课 传授 练习 引领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贯穿始终,每个学期都有固定的教学任务,为了按时并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只把目光盯在了知识的复制上,学生自然也就成为了储藏知识的“书橱”。这样就压制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孩子们自主探究能力。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教师就应当适时转化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领航员”。观察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随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新课标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师的“导”至关重要。所以要把贯穿始终的讲解转化为贯穿课堂的“导学”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因为上课开始时需要“导”,教授新内容时需要“导”,针对性练习时更需要“导”。

一、新课导入注重“新颖”,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刚上课时,教师几分钟的课堂导入可以立刻抓住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迅速从上节课的惯性思维中或课间纷杂的琐事中脱离出来,让学生能够保持学习新课的最佳状态。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导课方式有以下几种:

(1)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在英语教学中,提问式导课虽然传统,但却卓有成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设置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各种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发展。导课之时,恰当的提出问题,把学生带入一种“引而不发”的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然后师生一起,经过接下来的讲授与探究解决问题,接受新知识。提问导课中,教师“投石问路”,既能了解学生对已知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因势利导,导出新课。所以提问式导课是最普遍,也是最易操作的导课方式之一。

(2)利用多媒体材料导入新课。这里的多媒体主要指的是图片、视频或者是实物投影之类的直观的影像资料。在上鲁教版阅读文《Hope for the Future》时,我就搜集了大量表现贫苦山区孩子的渴求知识的图片配以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主题音乐在课前展示给孩子们看,即让孩子切实体会到他们无法想象的生活困苦,也带领孩子进入文章主题,同时更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希望工程的必要性。对于烘托气氛,直奔主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设置悬念导入新课。设置某些悬念,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刨根问底的精神。开始上课时,教师要将本堂课内容转变成层层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到学习目标上,激发学生的猎奇欲望,这样学生就会下意识地带着问题听课,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英语课堂的导课方式多种多样,科学的导课方式往往取得“事半功倍”之效。不管哪种导课方式,都要为教学目的服务,与本堂课教学内容密切相连。否则,一切的导课都是哗众取宠。

二、授课中导课注重“情境”,语言教学工具性功能要体现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我特别重视语言的情境创设。英语教学毕竟是一门语言教学,随着教改的进行,它的工具性功能体现的越发重要,所以在授课导课过程中,我尤其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感受语言知识的真实含义。在讲授人教版八下阅读文《喜马拉雅》时我用前面单元中的登山英雄进行导课。问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他来到中国,会去攀登哪座山?为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都各自有各自的观点。当他们谈到喜马拉雅时,他们自己也提到了因为那是最高峰。我适时的提到最高峰,所以让我们更容易了解,因为最高级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标志性,独特性。这样,孩子们不但学习了最高级的结构和用法,更感受到这一结构所表达的特殊含义。

三、提问式导学力求“精炼”,提供给孩子们思考的空间

恰当适量的课堂提问,是教师主导作用展现的需要。但无目的性的“满堂问”并不比传统的“满堂灌”好,甚至更加有害。提问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把“what、why、how”作为一门艺术去钻研。在教授“I like ...better.”,“It's +形容词”时,我设计了几个层递式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孩子将需要学习的句型在课堂上生成。我问了第一问:What can you see?接着第二问: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tter?然后适时拓展词汇:Oh, it's an interesting subject. Right?最后问: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tter?最后达到课堂语言生成的目的。再多而无益。

课堂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思维,也可以为学生创设思考的情境,提供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过也应注意教师在提问引导时要留“空余”,来启迪学生的思维。

四、练习时导入讲究“灵活”,随机应变提高练习有效性

语言教学,要让学生多说,多练才能真正做到转化知识为自己的东西,也才能做到我们教学的真正意义。因此,在问题的设置上就应当考虑学生的话语能力及话语欲望。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其实单元的阅读文时,我就选取了一个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发了孩子们无数的遐想。这篇文章是讲当今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与相互不理解的。内容本身比较枯燥。但是考虑到孩子们都日益增强的自主意识及本单元的语法主题是条件状语从句,我就在最后的讨论环节要求学生划分两组,一组假设自己是父母,会要求孩子做什么,怎么做。而另一组则是孩子想要父母怎样做,做什么。由于刚刚学习了条件状语从句,孩子可以很轻松使用,而这一话题又可以让他们真的去换位思考问题。不但引发了不小的热议,更是让他们也体会一把为人父母的难处。效果超出预期。

设计好“导课”这一教学环节,是优化课堂,提高效率的关键,只有导课设计好了,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才能得以顺利开展,英语教学的目的才能如期达成。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一下“导课”这个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陳琳.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浅谈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有效策略.中学生英语,2014,(1).

猜你喜欢
练习引领传授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传授技艺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初学钢琴的手指训练方法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瑜伽练习对产妇身体形态影响的研究综述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明星传授“颜控女”选车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