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5-05-30 19:23王凯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数学教学内容

王凯

摘要:围绕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展开论述,从数学教学必须进行情感性加工开始谈起,涉及教学内容的加工、领悟数学精神以及改善课堂教学几个方面,解读了情感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情感教育 教学内容 数学精神

从幼儿园时期,学生就开始接触数学。一路经过小学、初中的数学学习,学生对数学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的学生数学成绩优秀,他们喜欢研究数学,能够独立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课堂上他们能够保持深层的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对学习内容有新鲜感;有的学生则恰恰相反,他们谈数色变,在课堂上呵欠连天,学习成绩每况愈下。通过教学,我不断地反思、吸取同事们的经验,了解学生的心理,认为情感教育的实施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代在飞速前进,我们要随时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当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设计,从教育教学的方法到教育的评价体系,都需要做全面的更新和改革,以期不断进步。

一、必须对数学教学进行情感性加工

现在的科技发达,教学工具日新月异,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不过随着信息和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学生也不同于往日,他们思想前卫,心理过早地成熟,尤其是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对学习没有更多的渴望,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者就很不错,何谈精益求精地研究数学?数学课本身让同学们感觉到枯燥,高中的数学相对初中而言又深化很多,思维能力差的学生感觉到非常不适应,在初中阶段没有很好的学习数学的学生还真不在少数,有的学生感觉到非常吃力,虽然也想好好学,但力不从心,有的学生数学基础非常差,对数学丧失了信心,干脆自暴自弃了,所以,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二、注重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情感性加工

在以前的教学方法中,我很少进行思考,只是凭着直觉,从认知角度下手,只注意讲解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计算演示中的正确性,引导学生把数学公式牢牢地掌握,记住数学概念,能够讲清楚定理,至于情感教育则忽视了,课堂上可以用“死气沉沉”来形容,“一言堂”让大家丝毫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重新思考以后,我一直想方设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和学生是在一起研究一门学问,而不是老师一直在“夸夸其谈”。让学生们自始至终地参与学习,为他们创造学习的氛围,为他们提供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乐于接受所学的知识,在轻松活泼中拓展新的知识领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朝气蓬勃的,要让他们乐于接受教学内容,这比硬性的“灌溉”要好得多。教师要注意的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情感性加工,让学生对所学新的内容感觉到“出乎意料”,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让学生对数学精神有所领悟

自从有人类以来,文化就伴随人类、推动着人类的生活不断前进。在社会中,数学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在高中数学阶段,须对学生开展数学文化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世界息息相关,有人类以来就产生了数学问题,数学一直在发挥着它的科学价值,在研究应用数学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地开拓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文明程度,为子孙后代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便利。要让学生学一些数学史,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优秀的数学文化让学生激情澎湃,受到陶冶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美,学得越多越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提升学生本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在数学文化的长河当中,有很多杰出的数学家,他们的故事会对学生产生激情,激励他们深层的钻研数学,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数学文化的学习,为让学生觉得数学不再空洞,会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乐趣,他们会认识到数学对人类起到的非凡的作用。一般而言,学生能更好地体验蕴藏在这些数学文化、知识、故事背后的那种理性的精神,在学生当中,或许出不了几个甚至一个优秀的数学家,也许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用不到太多的数学知识,但是学习了数学文化,领悟到了数学精神,这种精神就会伴随他的一生,对他的人生起着重大的作用。数学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目的为的是让每一个人身上有更多的沉淀和积累,使他们思维缜密,在为人处事当中学会更加理性地去思考。

四、改善课堂教学

1.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大量研究发现,教师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文化,能更好地对学生起到引领。在实践当中,利用理论知识挖掘数学中的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打造他们的创新能力。通过学习,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在生活当中的应用价值,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以身作则提升自己,能够激发学生“见贤思齐”,他们时时以教师为表率,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揣摩专业、钻研数学,吃透教材,授课做到胸有成竹,熟能生巧;设计教学方法变化多样,让学生百学不厌;教具要直观形象,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声色并茂,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向往;教学语言幽默风趣,语调富有魅力,或抑扬顿挫,或铿锵有力,或细腻委婉不一而足,总之富有感染,使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疏密相间起伏有致,让学生感觉学习数学是一种精神享受,这才完美地达到了最佳的教学状态。

2.保持最佳的上课状态。教学是一件严谨的事情,但决不能严肃,因为后者让学生感觉拘谨,从而失去活泼求学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同时是课堂这个情感场的中心,之所以后者更重要,是因为如果教师做不到饱含激情,就不能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无法振奋,课堂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无波无纹,缺乏应有的活力,如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怎么能够培养创新的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保持最佳的教学状态,让自己的细胞充分活跃,引起学生的共鸣,让教学和学习相辅相成似响应声,达到教得扎实,学得主动,教得生动,学得有趣的教學目的。要保持最佳的激情,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拿出对学生的全部的爱,拿出对生命的尊重,拿出对数学的挚诚,对待学生要细致入微,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对学生和教学始终怀着满腔的热忱。

3.和学生用真心交流。“填鸭式”“满堂灌”教学已成过去,师生之间要平等尊重,大家处在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之内,小到一个课堂,大到一所学校,形成一个健康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他们大胆地地发表意见、提出问题,给与它们相应的指导,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学习方式都应该是多元化的,给他们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慢慢地掌握知识学会应用。

总之,随着教学的改进,情感教育已经慢慢地发展起来,被广泛地接受、使用,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与总结,使数学教学的情感充沛,温馨感人,让数学课堂其乐融融,生机勃勃!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高中数学教学内容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