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美术教育思考

2015-05-30 21:00庄兰兰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性思维能力

庄兰兰

摘要:创新思维能力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当今新课改的指导之下,我国教育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这意味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然成为主旋律。小学美术教学是公认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最佳渠道,因此,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阶段是一个重要阶段,小学阶段所形成的意识和能力是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在这一阶段,除了要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性格,更要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 创新性 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的传统教育方式是以注重知识和技能为主,在应试教育阶段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传统教育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今,素质教育制度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顺应着时代进步的要求,已然成为教育工作的研究重点。

一、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建立在良好的智力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思维表现,是大脑最高能力的表现。创新思维除了要求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民族发展的助推力,尤其作为小学生来说,是祖国的未来,由此可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更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意义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下一代的培养是社会的首要任务,作为祖国的未来,小学生的发展关系着民族的声望。美术这门特殊的学科,对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至关重要。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要求,这就要求美术教育工作者善于开发和总结,利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去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小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的重要动力”。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小学阶段的特殊性,致使孩子们尚不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而是单单凭借一腔热情,由产生兴趣开始,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怎么能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呢?这要求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有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带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美术这门课程产生向往。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方法去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初期,主要是教学生一些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教师可以展示不同的颜色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带给学生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并且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去描绘自己身边的彩色世界,包括自己的家、自己最爱的玩具、自己爱吃的食物,都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出来。这无疑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这种兴趣,他们就有了跃跃欲试的意向,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诱发想象

想象是创新的源头所在,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小学生的美术课堂是非常需要想象力的,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有无尽的创造空间去发挥。美术课堂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要明确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导者,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和发挥;其次,教师要有创新想象环境的能力,并且要不断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才能使学生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贺年卡片》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贺年卡片可以做成什么样子。不仅想象在贺卡上画什么,甚至是贺卡的形式都可以尽情想象。不论是各种形状:心形的、圆形的、折叠的;还是各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还是各种图案:剪纸的、贴布的,都可以作为贺卡的样式。这种发散性的思维想象模式,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

(三)合理评价

在小学阶段,教師对学生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的评价甚至能够决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合理的评价能够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而不适当的评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需要老师掌握技巧,多多利用科学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增强创新的勇气和信心。教师有耐心,要对学生多鼓励,多支持,肯定学生的想法和思维。更要学会分析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你画的真好”去泛泛而讲。比如“你对颜色的运用很特别,整个图看起来特别有朝气”,或者“你把太阳公公的脸画的真形象,真的像个笑眯眯的老爷爷一样”,还可以说“你的卡片做的真精细,还利用了贴布,真是一个有创意的好孩子”等,用这些孩子们自身的优点去鼓励他们,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表扬优秀学生的同时对其他学生进行激励,提高整体的学习积极性。

(四)开展活动

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教育必须要有课外活动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更能使小学生激发天马行空的创新思维。小学生通过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人物,才能运用到作品中来。在美术课堂上,标新立异是学生和老师都应该追求的状态,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和构思,是学生尽情发挥想象,进行创作的表现。学校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踏青、游湖等活动,给学生以大自然的广阔空间,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学校还要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绘画比赛、剪纸比赛等,比赛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向更高的水平迈进,更好地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今天,小学美术教育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阵地,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引起重视。作为小学美术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以更好的状态言传身教,引导自己的学生。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更是社会和家长的共同目标,要共同努力,努力为我国输送更多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雪景.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4,(25):92.

[2]唐瑜.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3,(22):155.

[3]黄巍.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2,(22):286.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性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培养思维能力
浅议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的色彩教学
小学美术教育不要脱离美育轨道
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
分析罗恩菲德的儿童中心主义对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