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任职岗位群探析

2015-05-30 22:59魏保华柳鹏郑思龙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1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魏保华 柳鹏 郑思龙

摘要:在分析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特点及其编配情况的基础上,引入任职岗位群的概念,探析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任职岗位群的内涵,研究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任职岗位 岗位群 人才培养

根据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按照“能打仗、打胜仗”总要求,“部队训练向实战聚焦、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已成为我军开展教育训练工作的基本要求。对于院校来讲,增强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则是“向部队靠拢”的重要抓手。不过,在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和任职培训阶段,试图将培训专业与具体岗位一一对应,对于诸如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之类的复杂装备往往是难以实现的。而按岗位群任职需要实施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人才培养是较为可行的,某种程度上看也是必要的。本文将基于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特点的分析,探析其任职岗位群的内涵与特点,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必要的参考。

一、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特点

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是典型的复杂武器装备。所谓复杂武器装备,一方面,是指其构成复杂,往往由多个单体设备或分系统构成,各设备与分系统间既有分工、更有融合,具有较为复杂的交联、耦合关系;另一方面,是指其技术综合,往往应用到多种技术,涉及到多个专业或领域,有些装备甚至是多个学科专业交叉的产物。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通常包含目标探测、跟踪制导、发射控制、指挥控制及导弹等单体装备,往往还包含一些必要的支援保障装备,共同构成一套复杂的武器系统,协同完成防空作战任务及训练、保障任务;就采用技术而言,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光、机、电(含电子与电气)、液、计一体化装备,涉及制导控制、雷达、通信、光电、导航、机电、车辆、测试等专业。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作为一套完整的复杂武器系统,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能独立完成防空作战任务,这也是区别于其它军械装备的突出特点。

就装备编配情况看,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在陆军通常按营套列装,即每个导弹营列装一套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其中各单体装备数量大体上为1~2部(台),大部分单体装备仅编配1套,在武器系统中发挥各自独特且不可或缺的作用,共同完成防空作战任务,实现所谓的“全营一杆枪”。

二、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岗位编配情况

随着高新装备的大量列装,使得部队编制体制,尤其是人员编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装备需要编配岗位,进而形成相应的编制体制,也就是说装备已成为影响部队编制体制的重要因素。新型防空導弹武器系统列装部队之后,直接带来了相应部队人员编配的改变。考虑按营列装的通常情况,新型防空导弹营人员的编配基本都是围绕一套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岗位需要进行的。所有岗位编配旨在合理运用装备,完成作战、训练与保障任务。

具体来说,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岗位编配有以下特点:一是与装备构成对应,首先保证每个单体装备都有对应的人员;二是岗位重复性低,与装备编配情况一致,大多数岗位具有唯一性,这就使得岗位之间难以互相学习或比较;三是岗位之间差异性大,不同岗位完成的具体工作有所区别,从而使得需要用到的具体知识、具备的具体技能也有较大差别;四是岗位之间要求高度协同,只有所有岗位首先完成各自岗位任务、再通过互相之间的良好协作,才能顺利完成防空作战及训练、保障任务,从这个角度看,各岗位之间又是高度相关的;五是岗位轮转变化多,从动态上看,导弹营范围内人员岗位调整十分灵活,当人员出现某些变化后,往往会带来相应的岗位轮转,这就意味着人员不太可能长期固定在某一个具体岗位上。

三、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岗位群的概念与内涵

如前所述,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在编配方式、岗位构成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其中需要多个相关岗位协同完成全系统工作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种围绕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编配的多个相关岗位,实际上构成了岗位群。

岗位群的概念源于职业教育。早期的职业教育面向具体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能力素质需求清晰,知识结构需求简单,培养难度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种划分越来越细,专业知识体系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面向具体岗位的培养模式显得过于细化,且所培养人才在多工种间的适应性较差,难以满足快速多变的岗位任职需求。鉴于此,岗位群的概念开始出现并逐渐被接受。一般认为岗位群是指相关岗位形成的或一些相同性质或相类似的岗位集合,岗位群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伴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而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岗位群是行业背景提供给职业教育最直接和最鲜明的依据,促使职业教育快速向基于岗位群的模式发展。

引入岗位群的概念,结合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特点,可以认为其岗位群是指共同完成武器系统作战及训练、保障任务的岗位集合。包含在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岗位群内部的岗位,涉及各个单体装备,既有作战装备岗位,又有保障装备岗位;既有直接岗位,即直接操作使用装备的岗位,又有间接岗位,比如指挥人员、维修人员等;既有技术岗位,又有指挥岗位。事实上,由于每个导弹营仅列装一套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这里提出的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岗位群基本对应了导弹营的人员编配。

四、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岗位群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既然由各个相关岗位构成岗位群,是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岗位构成的基本现状及显著特征,那么其对人才培养尤其是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必然有新的要求。显然,传统的瞄准具体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同时培养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所有岗位的人才,而特别针对其中的某一岗位实施人才培养又难以保证培训效率和效果,因此必须树立面向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思路。

按岗位群培养人才,也就意味着培训专业对应于岗位群,而非与具体岗位一一对应,这就要求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内容设计、教学模式等方面必须做出相应的改进。一是延展专业内涵,避免机械地严格按照某一专业确定的内涵实施人才培养,适应防空导弹装备发展,与时俱进地调整充实专业内涵,使之与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岗位群任职能力需要相一致,确保专业建设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二是拓宽专业基础,针对新型防空导弹专业综合、技术体系复杂的特点,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岗位多样化特征,要求任职人员必须具备较为宽泛的专业知识,其中共性专业基础知识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装备原理学习和岗位群任职能力培养的需要,也能保证未来岗位轮转的适应性,这就要求在专业内涵范畴内尽量拓宽专业基础,力求使得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涉及到的专业基础知识不缺项;三是紧贴装备系统设计任职岗位课程体系,任职岗位课程是培养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主要载体,是由院校到部队的直接跳板,必须紧贴新型防空导弹装备实际系统设计课程体系,首先建立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概念认识,再根据各单体装备、分系统的重要程度、技术复杂程度优化设计课程体系、合理划分内容比重,避免知识能力培养的零散化,使学员系统掌握岗位群所需的完备专业知识;四是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应本着岗位群任职需要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上既要涵盖操作使用,又要涵盖技术保障和指挥,既有单体装备实践,更要有武器系统整体运用实践,形式上既有单人训练,更要有按岗位群整体组训,甚至针对特定想定的任务训练,基本要求是紧贴部队装备运用实际,基本原则是突出全系统训练,基本目的是培养完备的岗位群任职能力。

五、结束语

院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打胜仗的人才,其人才培养必须紧贴部队的实际需要。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任职岗位群是其任职岗位的显著特征,人才培养也应当基于这个实际情况实施。这明显区别于传统基于具体岗位培养人才的模式,相关问题还需要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不断探索解决,促使人才培养质量效益的不断提升,为新型防空导弹部队培养更加“实用”“有用”的人才,为打胜仗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董会瑜.现代军校教育学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191-221.

[2]谷庆民,安振涛.教育教学理论艺术[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9.162-164.

[3]林红梅,荣莉.以岗位群为导向的能力教学探讨[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4]赵家敏.基于工作岗位群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05).

[5]徐伟.基于岗位群导向构建特色课程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3,9.

本文系2014年军械工程学院教学研究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编号为:Jxlx1448。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