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胰岛素增敏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2015-06-14 09:48王立娜
山东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增敏剂环丙达英

王立娜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河北唐山06300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长期无排卵、高胰岛素血症(HI)、胰岛素抵抗(IR)、高雄激素血症(HA)、月经稀发为特征[1,2],常伴有肥胖症、多毛、痤疮、脱发,远期可增加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合并症的发生风险,甚至影响患者的排卵功能而致不孕症,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家庭和谐造成极大影响[3]。研究证实,HA和IR是导致POCS的主要原因[4]。本研究中,我们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胰岛素增敏剂(IS)吡格列酮治疗POCS,观察其对内分泌代谢紊乱的改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POCS患者80例,均符合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与美国生殖医学会的鹿特丹专家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5]。入选标准: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高雄激素临床表现和(或)HA;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一侧或双侧卵巢直径2~9 mm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 mL);试验前3个月未使用过任何激素、避孕药及对胰岛素有影响的药物;肝肾功能正常。排除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疾病、库欣综合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相似表现的其他疾病;肾功能异常等导致的HA;免疫性因素、生殖器及输卵管因素、男性因素导致的不孕症;对本研究中任何一种药物过敏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 21 ~36(28.21±4.03)岁,病程 1.0 ~6.5(4.02±2.01)年,BMI(22.05±2.98)kg/m2。对照组年龄22~37(27.70±3.28)岁,病程 1.5 ~5.5(3.14±1.60)年,BMI(21.63±4.17)kg/m2。两组年龄、病程、BMI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于月经后第3天起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德国拜耳公司生产,每片含醋酸环丙孕酮 2 mg、炔雌醇0.035 mg),1 片/d,3 周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生产),30 mg/d,早餐后服用,持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

1.2.2 检测方法 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8 mL,离心分离血清,-20℃保存。采用免疫化学发光度量分析法(化学发光仪产自美国IMMULITE)测定去氢表雄酮硫酸盐(Ds)、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雄烯二酮(A2)、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及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美国强生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PG);应用稳态模型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根据结果综合评定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情况。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 FINS、FPG、HOMA-IR、HOMA-β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INS、FPG、HOMA-IR、HOMA-β 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INS、FPG、HOMA-IR、HOMA-β 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n FINS(mIU/L)FPG(mmol/L) HOMA-IR HOMA-β 40治疗前 25.1±5.9 7.02±0.64 0.61±0.22 2.31±0.33治疗后 14.7±6.1*#4.22±0.51*#0.39±0.12*#1.87±0.04*#对照组 40治疗前 24.8±5.8 6.98±0.59 0.59±0.31 2.29±0.29治疗后观察组22.9±4.7 6.63±0.47 0.60±0.25 2.26±0.11

2.2 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见表2。

3 讨论

PCOS的发病与HA及IR的关系密切,且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病情持续加重[6,7]。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脉冲分泌加速,致使垂体分泌过多LH,使作用于卵泡膜细胞产生过多的雄激素,引起HA,且患者多存在IR和HI。另外IR和HI还可使垂体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反应增强,致使LH分泌亢进,循环血中的雄激素水平和胰岛素呈正相关,从而引起机体内下丘脑—垂体—性激素轴发生紊乱,出现PCOS的肥胖、多毛、无排卵、闭经、月经紊乱、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并且HA又可加剧IR,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临床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降低雄激素和减轻IR。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P <0.01。

组别 n E2(pmol/L) LH(IU/L) FSH(IU/L) SHBG(nmol/L) Ds(μmol/L) A2(nmol/L) T(nmol/L)40治疗前 151.6±30.3 15.3±2.9 7.6±3.0 89.7±30.4 9.6±3.2 15.0±4.0 3.0±0.9治疗后 104.4±20.1**△ 5.9±1.9**△△ 4.8±1.4**△△175.0±50.2**△ 5.8±2.5**△ 6.1±2.1**△ 1.4±0.6**△对照组 40治疗前 148.7±28.9 14.9±3.2 7.5±2.6 91.0±27.8 9.4±2.8 14.7±3.8 3.1±0.5治疗后 121.1±19.5* 13.2±2.8 7.2±3.3 133.6±40.1* 7.7±3.0* 11.3±3.2* 2.2±0.7观察组*

炔雌醇环丙孕酮有较强的孕激素活性,通过抑制LH分泌,可减少卵巢源性雄激素分泌,并阻断外周器官雄激素的作用[8],其中的炔雌醇还可升高血中的SHBG水平,导致血中游离T降低,从而降低雄激素的生物敏感。但在实际应用中,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会对患者糖代谢产生较大影响,导致IR加强,进一步导致糖代谢失衡,因此用于PCOS治疗的整体效果一般[9]。有研究表明炔雌醇环丙孕酮在减少雄激素的同时并不能显著改善PCOS的IR状态,且不能改善与PCOS有关的脂代谢[10],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吡格列酮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的特异性激动剂,其可通过激活PPAR-γ而调节与胰岛素受体有关的基因表达[11],通过加强胰岛素受体底物(IRS)、葡萄糖转运子4、脂蛋白脂酶的表达,抑制游离脂肪酸释放,恢复IRS的酪氨酸磷酸化,增加调节血糖平衡基因的表达,提高肝脏及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加强胰岛素信号系统的传导作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改善IR。

综上所述,炔雌醇环丙孕酮与IS联合用药治疗PCOS能降低HA、HI、IR,改善患者机体的内分泌环境,使卵巢功能得到提高。

[1]耿婧,朱铁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甲状腺特异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4,54(10):73-75.

[2]李修阳,张宁,任健,等.代谢组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3,53(34):95-97.

[3]冯巧飞,刘宏,何援利,等.胰岛素增敏剂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9,8(2):1171-1173.

[4]魏巍,孙壮状,安媛,等.达英-35与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促排卵药物的效果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10(3):618-621.

[5]Cosentino F,Assen Za GE.Diabetes and inflammation[J].Herz,2004,29(8):749-759.

[6]余亚信,李学军,闫冰.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22(5):6671-6679.

[7]叶青剑,郭颖.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25(8):38-39.

[8]梁金艳.达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的临床疗效[J].中国性科学,2012,21(7):42-44,77.

[9]马春华,王娟.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13,9(8):46-47.

[10]龚钰.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69-70.

[11]刘敏之,陈惠平,陈晓冰.达英-35与胰岛素增敏剂结合氯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4(3):398-399.

猜你喜欢
增敏剂环丙达英
钙离子增敏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患者的临床效果
自拟化痰调经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治疗初诊PCOS患者临床效果及对血脂代谢影响
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PCOS的临床疗效分析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松冈达英:72岁“昆虫少年”的科学绘本之旅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探析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后促排卵临床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