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重要诗学著作手稿秘藏200年

2015-06-15 22:25吴林
中国收藏 2015年6期
关键词:肌理文学批评诗作

吴林

据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日前透露,一件秘藏民间200年的翁方纲惟一完整的诗学著作手稿将现身春拍拍场。

由于翁方纲在清代学术史、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手稿大多为各公藏机构收藏,民间罕见。此次现身西泠春拍的翁方纲《志言集》手稿,是此稿秘藏民间200年后首次呈现于公众面前,且正文从未刊行,堪称翁方纲诗学乃至清代文学批评史的重大发现。该书是现存翁氏诗学著作中惟一完整的手稿,并且是其诗学观点最具代表性的手稿,颇足珍贵。

秘藏民间200年

翁方纲(1733年至1818年),号覃溪,晚号苏斋,清乾嘉时期著名学者,以考订而兼赏鉴,在经学、诗学、金石学等领域声名卓著。他所开创的“肌理说”,被称为“清代四大诗说”之一,影响深远。这一诗学主张虽系渐次形成,但学界公认定型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翁方纲83岁时所撰《志言集》。该书乃“肌理说”的代表之作,亦是其晚年最重要的诗学著作,然全稿未经刊行,仅《志言集序》见载于刻本《复初斋文集》卷四,后人虽可据以窥见梗概,但终究不得其详,引为憾事。

此次亮相7月举槌的西泠春拍古籍善本专场的这部《志言集》手稿为正集十六卷、续集二卷,完整一册, 共计106叶(212页),纵29.7厘米,横19.2厘米。扉页有翁方纲亲笔统计选录的诗人诗作,总计唐、宋、金、元、清14家诗人的1537首诗作。翁氏手抄诗目并进行分类,诗评近9000字,这是翁方纲晚年惟一完整且未公开的重要诗学手稿。

此稿著录于梁章巨《退庵随笔》卷二十一。又据1987年日本《山本书店古书目》(第38号)著录,标价150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3.8万元。如按当时每月50元的工资计算,这部书相当于当时760余人的月收入,可谓昂矣。

今年恰逢《志言集》撰成200年(1815年至2015年),这件珍贵手稿在流落东瀛100余年后,复归故土,不由令人感叹机缘之巧合。

“肌理说”的关键文献

翁方纲的“肌理说”作为“清代四大诗说”之一,最早由郭绍虞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与“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并论,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主流观点。这一诗学主张虽系渐次形成,但学界公认定型于翁方纲晚年所撰的《志言集》。

此稿明确了《志言集》的创作时间,为嘉庆二十年(1815年)翁方纲去世3年前所撰。

从书体风格看,此稿与翁方纲晚年风格相符。正文部分为首次面世,翁方纲针对入选每一位诗人的诗歌特点及成就,或是其中的代表性诗作,均予以扼要评述。从中可见翁方纲藉助选本与诗评相结合的文学批评形式,力图从“理”的高度来梳理诗歌发展史,是其“肌理说”的代表之作。

最“任性”的诗歌选本

《志言集》带有强烈的批判色彩,翁方纲虽然承认李白的才华“超绝千古”,但他的诗属“才人之诗”,后人难以追摹,于初学者是不利的,故未加选录。相应地,他对“明前后七子”貌袭唐人、空谈格调的诗风也予以批驳,故于明诗也一律不选。

翁方纲晚年编撰《志言集》怀有非常切实的目的,是希望能为人指明一条有操作性的学诗的正途。经由他精心筛选的各个时代诗人诗作,无疑是其“肌理说”的最佳代言人。这部手稿的发现,将使翁方纲诗学研究更为深入,对清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猜你喜欢
肌理文学批评诗作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历史化”笔谈
现象
英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轨迹探索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想象一部另类文学批评史
肌理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感受肌理
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肌理运用的思考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