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珠心算拨动数学琴弦

2015-06-16 18:48艾亚杰金三军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数位个位笔算

艾亚杰+金三军

一、将珠心算与数的认识融合——建立数感

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创设生活情境,把珠心算与数的认识有机融合,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数的认识采用“出示实物——建立物象——读数和写数”的步骤。在计数器上认数虽然很直观,但用算盘拨珠认数效果更好。算盘最大的特点是“档位清楚、示数直观”,儿童通过动手拨珠,建立了“物——珠——数”的对应关系。

教学“1的认识”时,先出示1个苹果、1个鸭梨、1支笔,再引导儿童说: 1个苹果、1个鸭梨、1支笔等,都可以用“一颗下珠” 来表示,学生通过动手拨“1”,在脑中逐渐建立起“1”的静态珠像;“2的认识”,先出示1支笔,让儿童在算盘拨入一颗下珠 ,接着出示1支笔,再拨入一颗下珠 ,这样,既渗透了2的组合(1和1组成2),又渗透了1+1=2的思维过程;然后从两颗下珠 中拨去一颗下珠剩一颗下珠 ,学生感受了2的分解(2可以分成1和1),也渗透了2-1=1的思维过程;同理教学“3的认识”……。在整个教学中还呈现出比1 多1的数是2 ,比2 多1的数是3 ……比2 少1的数是1 ,比3 少1的数是2 ……渗透了求相邻数的方法等有关数的知识点。

利用珠心算“物——珠——数”的对应思想,教学“数的认识”,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又增强了儿童感知数的能力。

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其教学过程分四步:

①复习10。先复习10的组成,让学生熟练掌握1个十是10个一,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放在算盘的十位档。10是最小的两位数,在算盘上占两档,拨10时,双手同时拨。

②摆小棒。拿出11根小棒,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再把剩下的1根小棒摆在数位表的个位,组成11;拿出12根小棒,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再把剩下的2根小棒摆在数位表的个位,组成12,其他各数以此类推。见下表:

③拨珠11—20。学生用双手在算盘上拨出11—20的每一个数:边拨边想11—20各数的珠像,空拨、想拨,建立11—20的每一个数的静态珠像。

④揭示规律。通过用“摆小棒认数”与“拨珠”的结合,认识“11—20”各数,发现:1捆添上几根就是十几,在算盘的十位档拨“1”代表1个十,个位档上拨几就代表几个一,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就是十几。这一教学过程,学生借用算盘“档位分明、示数直观”的特点,直观、轻松地理解了11—20的组成“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⑤ 探索多位数读法和写法。在11—20各数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利用算盘“档位清晰、示数直观”的特点,自学100以内各数的读法、写法、拨珠,学生均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掌握。

儿童在这样的活动中,亲身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形成了脑图像,能充分展示每位儿童的才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有效地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学习习惯,让儿童在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中认识数,大大增强学生感知数的能力。

二、将珠心算与算理进行融合——训练思维

数学思维是以数和形为思维对象,以数学的语言和符号为思维载体,以认识和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形式。小学阶段,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训练内容。珠心算中的“珠像”的形成及运用是儿童 “形象思维”的最好训练方法,珠心算的拨珠过程是儿童“逻辑思维”的最好训练形式。

教学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口算和笔算,分别采用“凑十法”和“破十法”。珠心算的教学原理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我们将口算、笔算和珠心算三者融为一体,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凑十法”和“破十法”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进位加法“9+8”,教学过程分四步:

①复习铺垫。复习10的组成,复习9以内数的分解;复习9+1+2=?5+5+7=?4+6+7=?2+8+3=?……

②弄清算理。先出示9根小棒,再出示2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算9+2=?同桌讨论、总结。

算理一:给9根添上几根就够10根?那么就从2根里面拿出1根,给9根添够10根,2根就剩下1根,10根加1根是11根,即9+2=11;

算理二:给2根凑够10根需要几根?那么就从9根里面拿出8根,给2根添够10根,9根剩下1根,10根加1根是11根,即9+2=11。

这两种口算过程均用“凑十法”,再用“凑十法”引出珠心算的计算方法,先拨9,加2,想:给2凑10需要几?9去掉8个给2凑够10,所凑的10要加在十位——加10减8,即“进1减8”。

最后讲笔算:数位对齐,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减补数。口算、珠心算和笔算如图所示:

这样教学,算盘扮演了教具、学具、玩具的角色,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动手、动脑,直观形象,并用口算的算理促进了珠心算和笔算,将口算、珠心算和笔算融为一体,渗透了三种算法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大脑发育,提高了计算能力,发展了儿童的智力。

③说算理,巩固算法。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自学20以内进位加和多位数与一位数的进位加,使儿童熟练掌握和运用进位加的算理,使计算达到快速、准确的效果。

在教学23-5时,我们不直接告诉儿童算法,让他们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结果他们的算法让人惊叹:摆学具的、口算的、珠心算的、列竖式笔算的和发现新算法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就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儿童通过分析口算算理,促进珠心算和笔算的方法。如教学36+57=?时,让儿童独立思考其口算过程,交流探讨三种不同的口算方法,其中第二种口算方法就是珠心算的方法,第一种口算方法就是笔算的方法。用口算的算理指导珠心算,类推出笔算的计算法则。

学会了36+57=93的三种口算方法,用口算的算理理出36+57=93的珠心算的方法,用口算和珠心算的算理指导笔算。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儿童的自学能力,又使儿童的“手、脑、口、眼、耳”五官并用,学习起来颇感轻松愉快。

(作者单位:崇阳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林云志

猜你喜欢
数位个位笔算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口算 笔算 估算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相同数位相加减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分清数位 照“位”读写
你了解“数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