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来源指标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2015-06-21 12:50赵金燕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来源总分科技期刊

赵金燕

(1.新乡医学院期刊社《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河南新乡453003; 2.河南省科技期刊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3)

期刊来源指标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赵金燕1,2

(1.新乡医学院期刊社《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河南新乡453003; 2.河南省科技期刊研究中心,河南新乡453003)

通过以PUBMED数据库、2013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和2013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为数据来源,统计63种2012年收录的中文期刊的期刊来源指标,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进行Spearmen等级秩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pearmen等级秩相关检测显示文献来源量、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与总被引频次呈显著正相关;文献来源量、平均引文数、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与影响因子呈显著性正相关;文献来源量、平均引文数与综合评价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献来源量、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对总被引频次的预测度最高,达42.3%。确定期刊来源指标与期刊影响力指标的相关性各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期刊来源指标与期刊影响力关系较弱。

期刊影响力;期刊来源指标;期刊影响力指标;相关分析

近年来,以论文评价学术研究水平、以影响因子评价科学家的现象愈演愈烈[1],以致于学术评价指标在信息计量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鸣和讨论,也引起期刊评价指标的众多讨论。期刊评价指标一般分为期刊影响力指标和期刊来源指标。期刊影响力指标就是期刊被引相关的指标,如影响因子、h指数、被引频次等,它们已被许多学者研究证实是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2];而期刊来源指标主要是用来描述期刊自身特征的指标,如文献来源量、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基金论文比、地区分布数等[3],这些指标与期刊影响力有一定关系,但是不能用简单的正比或反比关系来描述。[4]所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012年Pub Med所收录的中文论文期刊的来源指标在期刊评价中是否采用、如何采用、采用哪些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

一、资料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使用PUBMED(http:// www.ncbi.nlm.nih.gov/)的高级检索功能,检索语种为中文、出版日期为2012年的所有论文,将论文(包括基本信息)复制至Excle表内,汇总整理所有论文所在期刊。期刊的文献来源量、文献选出率、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基金论文比、引用半衰期均来自2013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5],同时收集期刊所在学科各指标的平均值。期刊的综合评价总分来自2013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6]

(二)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Spearmen等级秩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一般情况 2012年MEDLINE共收录中文论文15080篇(检索日期2013-12-03),来自66种期刊。66种期刊中,《护理杂志》(Hu li za zhi)来自中国台湾,《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和《中西医结合学报》在2013年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内未收录或收录的为英文版,故实际参与文献计量学分析的共有63种期刊。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列期刊较其他研究者少是由于部分期刊,如《中国天然药物》等,同时有中英文两版,而MEDLINE内收录的是其英文版,在本研究中没有将此类期刊列入研究对象。

(二)Spearmen等级秩相关 各文献来源指标与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间Spearmen等级秩相关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文献来源量、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与总被引频次呈显著正相关,其余指标与总被引频次均没有表现出统计学上的相关性;文献来源量、平均引文数、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与影响因子呈显著性正相关;文献来源量、平均引文数与综合评价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也即是说,文献选出率、平均作者数、基金论文比、引用半衰期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均没有呈现出统计学上的正相关。剩余4种指标至少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三个中的一个呈统计学上的正相关。

表1 各文献来源指标与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间Spearmen等级秩相关结果

(三)线性回归 相关和回归分析是研究事物的相互关系、测定它们联系的紧密程度、揭示其变化的具体形式和规律性的统计方法,是构造各种经济模型、进行结构分析、政策评价、预测和控制的重要工具。相关关系主要是测定变量之间的相关方向和程度,但不考虑变量的因果关系,不能指出相关的具体形式,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回归分析时要建立变量关系的数学模型,且需要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且可研究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具体形式,可依据回归模型从已知量估计和预测未知量。他们有共同的研究对象: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但相互补充:相关分析要依靠回归分析表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要依靠相关分析表明现象数量的相关程度。只有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时,进行回归分析寻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有意义。

本文在两两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期刊影响力指标相关的来源指标,对期刊各影响力指标的预测度,即分别以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为因变量,以与各指标相关的来源指标为自变量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文献来源量、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对总被引频次的预测度最高,达42.3%,标准化方程为:总被引频次=0.702×文献来源量+0.210×地区分布数—0.212×机构分布数。而平均引文数、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对影响因子的预测度仅为15.2%,文献来源量和平均引文数对综合评价总分的预测度仅为11.2%,说明后两者的自变量对因变量没有解释力。

三、讨论

(一)期刊来源指标与期刊影响力指标的相关性各有差异

1.文献来源量与期刊影响力指标的相关程度比较高。文献来源量是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重要来源。在本研究中显示文献来源量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文献来源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期刊的影响力,也证实了文献来源量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相互影响,文献来源量越大,所刊载的信息资源就越大,总被引频次就有可能越大;而影响因子越大,其稿件来源量就相对较大。所以,文献来源量虽然不是一个直接反映期刊学术水平的指标,但编辑部还是应该在保证稿件高质量的同时,适当扩大期刊容量,通过增加页码或缩短刊期,加快最新信息的传播,从而增加读者、作者的关注度。[7]

表2 各文献来源指标与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间性回归结果

2.平均引文数、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与期刊影响力指标有一些关系。平均引文数是指来源期刊中每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已有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科研信息吸收和利用的水平。本研究中平均引文数与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平均引文数与期刊的影响力有关。参考文献是作者进行科研工作的依据,它的多少和先进性直接关系着稿件的质量,也能反映期刊吸收最新、全面的研究成果的程度。所以,编辑部不能为了缩减版面而盲目地删减参考文献,应该正确地引导作者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8]

地区分布数是指来源期刊刊登论文所涉及的地区数,机构分布数是指来源期刊稿件的作者所涉及的机构数,两者都是评价期刊稿件覆盖面和全国影响力大小的指标。本研究中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地区分布数越多,其期刊在国内的影响面就比较大,期刊的声誉就越大;而机构分布数越多,其期刊在专业技术的水平和地位就比较高,论文的质量就比较高。所以,编辑部应该有针对性地宣传自己的期刊,尤其是针对那些同专业领域里比较有声望的机构和地区,就可以不断扩大期刊的知名度及影响范围;还可以有针对性地约稿或以系列稿件的形式扩大同行作者的关注,以增加论文的被引用率,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9]

3.文献选出率、平均作者数、基金论文数及引用半衰期与期刊影响力指标的相关性很低。本研究中文献选出率、平均作者数、基金论文数与引用半衰期均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综合评价总分均无相关性,总体上对期刊的影响力很小。尤其是平均作者数和基金论文比的数值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研究力度、研究难度及研究先进性的程度,但是并不是表示这些指标越多,其研究力度、研究难度及研究先进性的程度就越大,而是只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即可。

(二)线性回归分析反映期刊来源指标与影响力指标的大致关系 本研究在两两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别以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献来源量、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与总被引频次有高度相关性;而平均引文数、地区分布数和机构分布数对影响因子,还有文献来源量、平均引文数对综合评价总分都没有解释力,也就是说即使期刊来源指标较好,也不能表示期刊的影响力和质量比较好。[4]

综上,期刊来源指标总体来说与期刊影响力关系较弱,编辑部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适当地调整期刊的来源指标,而不应该也不值得耗费大量的精力,人为地过高地提升期刊的来源指标值。不过,本研究的结果并不代表全部的结果,象不同学科或不同类型的期刊,它们的数据有可能与本研究的结果不太一致。所以,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1]Carlson R,Hudlicky T.On hype,malpractice,and scientific misconduct in organic synthesis[J].Helvetica Chimica Acta,2012,95.

[2]贺晓利,张薇.2007-2012年《情报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标分析[J].情报探索,2014,(8).

[3]耿鹏,汪勤俭,冷怀明.我国医科大学学报学术影响力探究——基于CJCR和SJR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4).

[4]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学术期刊来源指标与影响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0,(6).

[5]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D].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2.

[6]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2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D].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2.

[7]付跃安.中文图书情报期刊多指标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10,(1).

[8]王君学.试论学术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缺失及对策[J].出版发行研究,2010,11.

[9]盛丽娜.作者机构分布情况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4).

责任编辑 周觅

D26

A

1003-8078(2015)05-0115-03

2015-03-25

10.3969/j.issn.1003-8078.2015.05.31

赵金燕(1981-),女,河南巩义人,新乡医学院期刊社编辑,硕士。

猜你喜欢
来源总分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试论《说文》“丵”字的来源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赤”的来源与“红”在服装中的应用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