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元素继承的共生思想
——以成都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一期为例

2015-06-24 14:08万洁菲
四川建筑 2015年4期
关键词:建筑创作民居共生

万洁菲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1)

浅析传统元素继承的共生思想
——以成都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一期为例

万洁菲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1)

20世纪末,中国城市及乡村的现代主义建筑林立丛生。面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冲击,要不要继承传统和怎样继承传统的话题被越来越多的相关专业人士所关注,对传统建筑文化继承的建筑应运而生了。文章的写作初衷即是在传统文化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之时,大家在建筑创作时不仅要继承传统,更要吸收新的文化,当代建筑要遵循共生的思想,才能使建筑富有生命力。

传统元素; 继承; 共生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建筑师就开始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探索。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从“中国固有式形式”到地域性建筑形式的探索再到现在的对传统文化的象征和隐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由简单模仿到变形重构再到抽象继承,建筑创作中对传统元素的继承越来越趋于成熟。对传统元素的继承,就其继承的方法而言,可根据候幼斌先生提出的硬传统和软传统的概念,“硬传统”就是指传统建筑的实体,是传统建筑外在的表层结构,如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斗拱、木构架结构和装饰以及传统建筑的布局形式等,能够直接参照的建筑实体的,都属于“硬传统”;“软传统”是指传统建筑内在的深层结构,它是抽象的,如传统硬件所反映的哲学意识、文化心态、审美情趣、传统价值观念、建筑观念、建筑思想、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创作方法、设计手法等。当下,建筑创作中运用传统元素不再仅仅拘泥于硬传统的继承,而是将软传统进行现代化的再造,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眼中,建筑注重环境、人文、场所精神等因素的影响,实现现代化转换性的形式创造,形成多元共生的新局面。

1 传承传统——多元共生

1.1 建筑与环境的共生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就蕴含着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建筑作为人居住和使用的载体,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是传统建筑文化的理念之一。传统民居非常注重与建筑周围环境的共生,无论是合院式民居还是大的场镇,都做到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相互和谐统一。传统民居中的自然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庭院空间环境,外部环境的注重主要体现在民居选址上,中国传统建筑的选址非常注重风水,风水主要是根据建筑相关的天文、地理、气象条件等方面的自然知识结合相应的生活经验形成的传统观念,强调的是建筑合理利用地形进行建筑布局,建筑本身要与建筑外部环境和谐共生。传统民居的内部环境,即庭院空间环境,四川民居庭院内常种植树木,将自然融入建筑,不仅有很好的视觉效果,还能起到一定的通风遮阳作用,调节院内的微气候环境。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说:“好的住宅应该是与自然共生的住宅,……人居住的场所首先一定要有树有绿色。……”总之,当代建筑创作不仅仅是创作建筑,还应该充分考虑建筑周围环境,建筑内部空间自然环境的适当引入,也能是建筑充满活力。当代建筑创作应从传统民居中汲取养分,继承和发扬环境建筑协调的传统思想。

1.2 建筑与情感的共生

人对建筑情感的表达体现在审美情趣上,建筑艺术上的审美不仅仅表现为建筑形体给人的突出、新颖等感观反应,还应是建筑空间传达给人的情绪,让人深思。中国传统建筑追求的是“形神兼备”、建筑的意境美。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认为建筑是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建筑有别于西方教堂、古堡,其建筑空间,建筑构件等的尺度都以人的尺度为基准。传统建筑注重将建筑格局与人的审美心理相结合,如四合院的格局体现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借助于建筑形式表达人的情感。建筑的作用归根到底是给人居住和使用的,建筑创作首先要注重的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脱离了人的情感需求建筑只是空壳,只是商品。

1.3 异质文化的共生

异质文化相对传统文化而言,属于外来文化,建筑创作中要求异质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共生,反映在实践创作中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共生,即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共生。

当然,根据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新陈代谢理论观点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而是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处于动态过程中。历史上四川经历移民的社会现象,给四川地区带来了外来文化,接着,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形成了后来的新的四川民居文化。当下,城市的发展、建筑的发展需要吸收多元文化来促进新陈代谢,西方建筑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彼此不断的对话和交流,形成新的地域建筑文化,而我们新时代建筑的目标就是普遍的秩序和地域文化的共生,即传统与现代的共生。

2 实例——成都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一期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是主要以展示从汉代到宋代的佛像石雕的私人博物馆,设计师在对博物馆的创作中很好的展现了传承传统、多元共生的理念。

博物馆的选址是建在河滩与树林相间的一块平地上,设计师将建筑外部整体采用不加修饰的清水混凝土(图1),从外部看,整个建筑古朴、简洁,像一块大石头屹立在自然环境中,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同时建筑的“人造石”体现与博物馆内部佛像的“人造石”相呼应。入口是一条从林中升起的坡道,直接通向建筑二层(图2),坡道两侧种有树木,在流线一层出口处设有莲花池,整个营造出场馆幽静的氛围。设计师通过建筑与环境的融合诠释着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理念。

图1 博物馆外立面

图2 博物馆入口

建筑师从参观者的角度出发,以游览路线为逻辑,营造出一个从开敞慢慢过渡到封闭的空间序列,将参观者带入到佛的意境中去。参观者由坡道进入二层,首先看到的是两层通高的中庭空间,屋顶的天窗和竖向的长窗将室外光线充分引进室内,两层通高使空间的尺度变大,人的尺度变小,寓意着人对神的敬畏之情。二层上还设计有室外露天展览,露台上另设有通向二层屋顶的楼梯,其踏步的高度和宽度比日常的尺度要大,暗示着人要达到神的境界是很困难的,要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进。参观路线来到一层,连接二层与一层的楼梯是较幽暗的,建筑空间也由开敞慢慢进入到封闭的空间,进入一层,会听到潺潺的水声,引人好奇,驱使人俯首查看,在一排佛像后面设计者将水引入其中来调节室内的微气候(图3),设计师的巧妙设计将人对佛的恭顺之意不经意的表达出来。博物馆独特的采光方式(图4),每一个展区都有不同的采光方式,不仅增强了佛像的雕塑感,还增强了佛像的神秘感。设计师对室内空间的精心创作来表达对佛的崇敬之意诠释着建筑与情感的共生。

图3 博物馆内部

图4 博物馆采光

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建造,外墙壁用清水混凝土页岩砖组合,整个主体部分采用凹凸窄条模板,形成层叠的纹理和粗糙的质感,设计师结合现代建造技术和当地建筑材料,旨在寻找一种方法,它既在当地是现实可行、自然恰当的,又能够真实地接近当代的建筑美学思想。博物馆诠释着异质文化的共生理念。

3 总结

当代建筑创作中传承传统文化,要向传统学习,传统建筑中蕴含着许多哲学的思想,如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体现了我们当代提出的生态的思想,还要注重建筑情感的表达,在当下我们对建筑审美情趣的提高,要求我们不仅仅是注重建筑风格、形式的表达,还有情感的依托。对于外来文化,我们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传统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新的适用于当代的文化体系。

[1] 候幼斌. 中国建筑美学[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 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M].覃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刘家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 匡志林.佛之境——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之建筑现象学体验[J].四川建筑,2012,32(2).

[5] 朱良文. 传统民居价值与传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 徐勇铁.异质文化的交融与共生[J].福建建筑,2005(1).

万洁菲(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技术科学。

TU242.5

A

[定稿日期]2015-03-23

猜你喜欢
建筑创作民居共生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设计手稿在建筑设计创作中的运用探讨
浅论建筑创作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