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三环路西段景观植物应用研究

2015-06-24 14:08刘娜娜
四川建筑 2015年4期
关键词:西段绿带女贞

刘娜娜

(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 400000)

成都市三环路西段景观植物应用研究

刘娜娜

(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 400000)

文章以成都市三环路西段道路景观植物为研究对象,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研究路段景观植物的应用状况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查,结合理论知识,从交通辅助功能、生态效应、景观效应等方面分析了道路景观植物的应用现状,并提出成都市三环路西段道路景观植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现状提出了改良建议,以期为成都市三环路西段道路景观植物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道路绿地; 植物配置; 生态效应

城市道路绿地作为城市道路景观、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景观,烘托城市建筑艺术,使城市面貌更加整洁生动。近年来,随着城市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聚居的城市环境、城市景观有了更高的要求。植物是绿色空间的主角,也是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兼顾着景观和生态的功能。因此,为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适应人类聚居的有个性、有魅力的城市环境,对城市道路景观植物的应用研究尤为必要。

1 成都市三环路概况

成都市三环路全长51.079 km,总宽度80 m,其中快车道宽度为16 m,辅道宽度为10.5 m,人行道宽度为5 m。分车绿带由宽度为8 m的中央绿化带和两侧两条宽4.5 m的分车绿化带构成,总宽度合计17 m。外加道路两旁红线外侧的各15 m宽的林带,道路绿地率为42.7 %,达到园林景观大道的要求,是本市绿地率最高的道路之一,为道路绿化景观与生态设计的施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三环路设计模式为典型的四板五带式,其绿化布局按东、南、西、北四个区段,分别以“花团锦簇”、“芬芳四溢”、“缤纷色彩”、“绿荫林景”为题进行各段的景观塑造,使三环路的各段绿化独具特色。

2 调查研究范围

本文以成都市三环路西段,即金牛立交到川藏立交这一路段的道路绿带为调查对象(对于途经的立交桥附近的景观植物不做调查研究),调查其中间分车带、两侧分车带和行道树绿带,选段调查其景观植物物种、植物景观效果、生态作用等。其中选取的路段有:西三环路五段和西三环三段内侧至武青桥路段。整个三环路西段中间分车绿带的景观设计单元尺度为两个路灯之间的间距,即50 m,行道树种植间距为6 m。

2.1 目标路段一:西三环路五段

西三环路五段植物配置模式见图1、图2。

行道树:银杏,采用与路面相平的树池式栽植,树池内中有地被植物酢浆草。

两侧分车带:小叶女贞、广玉兰、石楠、栀子等成组图规则式种植。

中间分车带:共有四种植物配置模式,分别为:①紫薇-金叶女贞+美人蕉;②红花继木整形丛植;③银杏-含笑;④双傘决明-金叶女贞+美人蕉。①中的金叶女贞围合成长方形的绿篱状,紫薇列植在其中,美人蕉不规则地栽植在绿篱中。②中的红花继木被修剪成圆形。③中的银杏和含笑呈自然式散植。④中的栽植方式与①相近,不同的是紫薇换成了双伞决明。其中①+②、①+③、④+②、④+③两两组合各成为一个设计单元。整个西三环五段以①+②、①+③相间重复四段,以④+②、④+③相间重复三段半。

图1 西三环五段植物配置横断面

图2 西三环五段植物配置平面

西三环五段路段的植物生长状况见表1。

2.2 目标路段二:西三环三段内侧至武青桥

西三环三段内侧到武青桥道路植物配置模式见图3、图4。

表1 西三环五段植物生长状况

行道树:银杏,采用与路面相平的树池式栽植,树池内中有地被植物酢浆草。

两侧分车绿带:小叶榕、小叶女贞、栀子、银心吊兰等成组图规则式种植。

其中i、j分别表示蜜源与问题维度的标号,i∈{1,2,…,SN},j∈{1,2,…,D};x表示更新前蜜源,v表示更新后蜜源,蜜源k表示蜜源i的邻域范围内的一个蜜源,f(Xi)表示蜜源i的适应值,即函数值,fit(Xi)表示蜜源i的适应度。

中间分车绿带:共有三种植物配置模式,分别为:①红花继木丛植;②金叶女贞丛植;③杜英-栀子。①中的红花继木被修剪成长方形;②中的金叶女贞被修剪成正方形(有四个长方形拼接起来);③中的栀子围合成长方形绿篱,杜英散植其中。这一路段的每个路灯下都有修剪成正方形的金叶女贞围合,灯柱之间以“两段形式③+四段形式①”相间重复。

西三环三段内侧到武青桥路段的植物生长状况见表2。

表2 西三环内侧至武青桥植物生长状况

图3 西三环三段内侧至武青桥植物配置横断面

图4 西三环三段内侧至武青桥植物配置平面

3 成都市三环路道路景观应用特点与不足

通过以上对成都市三环路西段典型路段的道路景观植物应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从生态、景观美学、景观多样性及景观个性几个方面将成都市三环路西段道路景观植物应用的特点与不足总结归纳如下。

3.1 道路景观植物应用的特点

成都市三环路西段道路绿地景观植物的应用体现了自然环境因素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具体特点如下:

(1)为体现“芬芳四溢”的主题,观花性植物应用多(占植物总数的60 %),其中花香显著的植物有:紫薇、双伞决明、广玉兰、含笑、腊梅、栀子等,开花植物的选择依据时令变换,做到了一年四季皆有花可赏

(2)道路景观植物交通辅助功能突出,为满足快速路的视觉特性,道路绿地采用相对较大的景观设计尺度。

(3)为增强道路绿化生态防护功能,道路绿带多以不同植物群落为单元,相互穿插、重复出现形成乔灌草多层次的复合结构,组成丰富自然的绿带。

(4)为适应并改善道路周边的小环境,选择的大多数植物对有毒气体、灰尘具有较强的抗性,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总之,成都市三环路西段道路景观植物的应用状况,从客观上来讲,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人们思想、审美观念对其道路景观植物应用的影响。

3.2 道路景观植物应用的不足

成都市三环路西段道路景观植物在应用中存在着几个明显的不足:

(1)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土壤板结现象严重;植物整体长势偏差;道路绿地中常有杂物堆放、卫生条件差,以上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道路绿地的交通辅助、生态、景观等 功能的正常发挥。

(2)部分路段的中间分车带植株过于低矮,不能满足遮蔽眩光的作用。

(3)行道树绿带和部分路段中的植物品种过于单一,造成植物景观的不稳定,降低了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

(4)落叶植物应用比例小,景观缺乏季相变化,景观外貌略显单调。同时,常用色叶植物种类单一,植物多样性不高。

(5)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对植物组合形式美的艺术法则考虑欠周到,对美学原理的把握和应用尚有不足,植物的搭配、组合及空间的营造都缺少仔细的推敲,景观粗糙、不够精细,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

(6)道路植物景观的营造缺乏文化内涵。

4 成都市三环路道路景观改良建议

根据笔者对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理论研究以及此次对成都市三环路西段道路景观植物应用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后,对其提出以下改良建议:

(1)加大园林管理力度,加强道路植物的养护工作。通过人工措施增强土壤肥力,改善植物长势偏差的状况;规范在岗人员的工作,消除杂物乱堆、垃圾乱扔的现象;对出现斜干、枯枝、枯叶现象的树木,要及时采取补救养护措施。

(2)增大中间分车带中花境种植的坡度,或者改用其他的花灌木,如美人蕉。

(3)丰富道路绿化植物品种,如在现有行道树银杏的基础上,加植冠幅较大的乔木,弥补银杏树无法遮阴的不足等。

(4)重视色叶植物的引进,用引种成功的色叶植物替换部分西三环四段中的红花继木、小叶女贞,做到原有植物与引进植物间隔种植。

(5)将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与美学原理结合,以此为指导思想进行植物配置,创造既满足生态功能又具有艺术美感的绿地景观。

(6)结合成都的城市特色、城市景观及人文景观,利用植物构筑城市绿色空间的艺术风貌,可将植物与雕塑、小品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来提升道路绿地景观的文化内涵。

[1] 李敏.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 王鹏飞,董华叶.郑州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多样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7).

刘娜娜(1987~),女,硕士研究生,从事景观园林设计工作。

TU985.18

B

[定稿日期]2015-01-07

猜你喜欢
西段绿带女贞
女贞和乌鸫
北京不同道路绿带银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英国绿带经验对我国城市开发边界管控的启示
福州市主干道分车绿带对骑行通勤者暴露于细颗粒物的影响
三江成矿带西段巴斯湖铅锌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
法兰克福绿带体系规划历程与更新策略
色尔腾山山前断裂东段与西段转折处构造演化特征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大叶女贞锈壁虱药物防治试验
盐胁迫对金森女贞生理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