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机器法结肠透析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2015-07-11 09:11高艳霞蔡宏瑜杨光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肾衰竭药液肌酐

万 强,高艳霞,蔡宏瑜,杨光辉

(山西省中医院肾病科,山西 太原 030012)

中药机器法结肠透析是在传统的中药肠道疗法上发展起来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用中药机器法结肠透析治疗中期慢性肾衰竭(CRF)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4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符合《实用内科学》中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1]。病情稳定且处于早、中期,即Scr 133~707μmol/L、GFR在10~50mL/min。治疗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21~78岁,平均(51.14±16.22)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41例,糖尿病肾病23例,高血压肾病12例,痛风性肾病2例,梗阻性肾病2例;病情分期属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肌酐133~177μmol/L )38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血肌酐178~442μmol/L )23例,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450~707μmol/ L )19例;病程3个月~12年。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19~80岁,平均(56.67±13.45)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7例,糖尿病肾病14例,高血压肾病6例,梗阻性肾病2例,多囊肾1例;病情分期属肾功能不全代偿期25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18例,肾功能衰竭期17例;病程6个月~1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用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治疗肾性贫血等。

治疗组患者取左侧卧位,臀下垫治疗巾,在开水中浸泡结肠透析管10~15min使其软化,结肠透析管前端涂擦马应龙痔疮膏润滑,缓慢插入肠道距离肛门50~60cm处,用IMS-100A结肠透析机先予纯净水进行肠道清洗,同时配合逆时针腹部按摩,肠道润洗约30min后,顺时针腹部按摩,打开排水开关清除肠道宿便,再将配制好的中药结肠透析液(大黄 20g、龙骨 30g、牡蛎 30g、蒲公英 30g、红花 30g、制附子 10g)。灌入结肠透析机,调节好透析机参数(透析时间为60min,温度控制在37℃~39℃),结肠结肠透析结束后,将200~400mL的中药结肠透析药液灌入结肠,保留1.5~2h。

对照组患者取左侧或右侧卧位,用小枕抬高臀部约10cm,垫上橡皮弹和治疗巾,露出肛门,润滑肛管前端,肛管连接输液管,排气后夹住肛管,轻轻插入直肠约10~15cm,中药结肠透析液温度39℃~41℃,挂在输液架上,松开血管钳,调节滴数,药液滴完后,夹紧输液管,拔出肛管,保留药液1h以上。

两组均14天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两个疗程间休息3~7天。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2]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显效:临床证候积分减少大于60%,或血肌酐降低大于等于20%,或血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大于等于20%。有效:临床证候积分减少大于30%,或血肌酐降低大于等于10%,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大于等于10%。稳定: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积分减少小于30%,或内生肌酐清除率无降低或增加小于10%,或血肌酐无增加或降低小于1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或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或血肌酐增加。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34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6.25%。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4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前后BUN及Scr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UN及Scr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UN及Scr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BUN(mmol/L) Scr(μmol/L)治疗组 80 治疗前 23.74±6.32 485.23±68.34治疗后 17.43±4.48* 415.74±23.45*△对照组 60 治疗前 22.52±5.38 466.38±58.37治疗后 19.84±4.56* 416.56±27.38*

5 讨 论

蛋白进入人体后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经肾脏排泄(约75%),剩下则主要由肠道排出体外(约25%)。研究表明,慢性肾衰竭患者肠道毒素的排出量则由25%上升到约80%[4],传统的中药直肠给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灌药前未清洁肠道,肠道给药后患者排便感强,药物保留时间短,给药部位浅,只能到达升结肠位置,并未能进行全结肠清洗,肠道中药药液保留量较少。中药机器法结肠透析通过探头可到达高位结肠,充分扩大了结肠黏膜的有效透析面积,增加了透析时间。研究表明,肠道给药吸收后的药物50%~70%通过直肠内膜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其疗效与静脉给药相似[5]。中药透析液中大黄活血化瘀、泄火解毒,大黄提取物大黄酸可延缓肾组织纤维化,故可延缓肾功能的进展[6]。附子益肾助阳,扶助正气,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扩张外周血管以增加血流量,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及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7]。红花活血化瘀,改善肠道局部血液循环。蒲公英清热解毒。龙骨、牡蛎收敛固涩,含碳酸钙,有降低血磷、提高血钙作用。诸药配伍,共奏扶正固本、益气活血、泻浊排毒利湿之效。中药药液在结肠袋内可形成多个小透析池,在结肠蠕动的过程中,与结肠黏膜充分接触,利用结肠壁作为天然的透析膜,使血液中潴留的毒素及水分经跨膜运动进入药液,再经肠道排出体外,同时将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吸收入血,发挥药效,从而改善肾功能。

中药机器法结肠透析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清除尿毒症毒素,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从而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78.

[2]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8):8-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7.

[4]毕增棋.慢性肾功能衰竭[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207.

[5]张建林,王寅,黄远航.中药大黄加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9):986.

[6]黄娟,陈文莉,朱虹.大黄酸对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的保护机制[J].中国药师,2009,12(11):1529-1531.

[7]李文红.附子的临床药理特点[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25(4):352-353.

猜你喜欢
肾衰竭药液肌酐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张建伟辨治慢性肾衰竭临证经验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治斑秃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血肌酐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血肌酐、胱抑素C、简化MDRD和Le Bricon公式在评估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