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0例观察

2015-07-11 09:11刘俊如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黄疸胆红素

刘俊如

(河南省巩义市中医院儿科,河南 巩义451200)

高胆红素血症可致使患儿智力、听力等神经系统异常,甚至并发胆红素脑病而死亡,具有极大的危害性[1]。近年来研究表明,胆红素浓度升高不仅会损伤患儿中枢神经系统,而且对患儿免疫系统、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以及血液均造成不同程度损害[2]。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我们用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90例,均为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诊治患者90例。男49例,女41例;胎龄37~41周,平均(37.42±1.2)周;出生体重2.79~4.15 kg,平均(3.06±0.49)kg;日龄3~29天,平均(5.83±1.91)天;病因为母乳性黄疸35例,感染23例,红细胞增多症11例,头皮血肿9例,ABO溶血8例,其他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日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常规治疗。①蓝光照射,1日1次,每次12 h,黄疸程度较轻可隔日光疗1次;②苯巴比妥(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61021669)10mg/(kg·d),尼可刹米(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076)100mg/(kg·d);③白蛋白(奥克特珐玛药剂生产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0043)1.0g/(kg·d)静脉滴注;④依据病情进行降温、钙剂补充等治疗。

观察组另用茵栀黄注射液(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0772)2 mL/(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3 疗效标准

显效:皮肤黄疸消退完全,胆红素指数恢复正常。有效:皮肤黄疸减轻,胆红素指数有所下降。无效:皮肤黄疸未消退,胆红素指数无明显下降。

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例(%)

5 讨 论

新生儿胆红素生成多,而新生儿血浆中白蛋白含量较少,肝脏功能发育尚不完善以及产后环境因素影响等,致使与白蛋白结合胆红素较少,肝脏对胆红素的转化和排泄能力较差,从而导致高胆红素血症[3]。

中医认为,孕母內瘟湿热传于胎儿,或胎儿出生后受湿热、湿邪而发病[4]。

茵栀黄注射液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茵陈性寒清热,可消退黄疸,栀子清下焦湿热,黄芩清上中焦湿热。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功效[5]。可通过诱导肝酶系统而促进结合、摄取、排泄胆红素,以及促进分泌、排泄胆汁,从而使未结合胆红素浓度降低。因此,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促进黄疸消退和提高疗效。

[1]谷鑫, 彭静, 阿米娜, 等. 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45 例疗效观察[J]. 中医儿科杂志, 2011, 7(2): 28-29.

[2]穆艳顺, 刘花玲, 刘萍, 等. 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40 例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1): 5-7.

[3]王辉, 杨波. 茵栀黄联合金双歧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13, 29(19): 3002-3003.

[4]陈海芳, 杨金慧. 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9 例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实践,2013, 22(4): 254-255.

[5]梁彩桃, 史红敏, 武艳.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防治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3): 51-52.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黄疸胆红素
更正声明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丙戊酸钠和奥卡西平及左乙拉西坦治疗癫患儿的疗效比较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更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