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探讨

2015-07-17 21:53王艳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低年级合作学习习惯

王艳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认真开展合作交流,既可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充分发挥认知能动性,又可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还可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合作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63-01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低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保护意识过强,使得许多孩子缺少与其他孩子一同交流的机会,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活动,缺乏集体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对学习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為重要。下面,就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一、努力创设和谐的心理氛围

在教学活动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合作学习心理氛围尤为重要,因为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在低年级阶段实施合作交流学习的特殊性。刚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时,我们就要首先着手了解这批孩子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交流、学习后,可以把他们粗线条地划分成这样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然后,采取学生自愿建组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照一个优秀、两个良好、二个较差分成了几个人一组的合作小组,并每组派送一名学习成绩较好,口头表达能力较强,合作意识较领先的学生担任组长。每个小组分三个方向围坐一起,彼此之间相互友爱,互帮互助,民主平等,内心不失轻松、愉悦感。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进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时就要根据实际,适当更换组长,让学生人人树立“只要我努力,也有机会当组长”的意识。

二、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

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因为合作学习是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活动。

1、培养学生大胆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大胆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因为在班上,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要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要给予他们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也要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因为对于低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会觉得非常开心非常光荣,由此就会增加说的勇气和信心。

2、培养学生专心听的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说是以听为起点的。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特别是中差生会说,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就要善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于学生听清懂老师的要求。

3、培养学生的认真评析习惯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方式,低年级儿童同样如此。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说、听的习惯,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评析的习惯,让学生在认真审视其它同学的思维过程中正确作出判断,并对照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他人之长处,修正自己与他人的错误、不足和遗留,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良好的说、听、评析个体学习习惯的养成,直接为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会说、会听、会评析了,小组间才能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活动,也才能使合作交流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

群体合作指围绕明确的学习要求,共同探究,使每一个学生在完成个人学习目标的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小组整体目标,达到预期学习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要培养学生小组共同探究和小组间相互竞争的群体合作学习习惯。

新课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探究,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尝试到合作的乐趣。让他们先独立操作,自主探究,使他们了解多种算法,面对这些算式,教师要一一加以了肯定。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并不是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非智力因素和情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竞争习惯,既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促进了组与组学生之间的比、学、赶、超。竞争的诱惑将会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活力,通过合作探秘,同学们从中了解了有趣的规律,同时也促进了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要。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和群体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使得大家都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吸收营养,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而教师让学生分组汇报时,汇报的学生又要把全组的意见加以综合,加以整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条理性都得到了训练,得到了提高。

猜你喜欢
低年级合作学习习惯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