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治疗持续性房颤的疗效分析

2015-07-27 21:16陆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厄贝沙坦疗效

陆成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应用厄贝沙坦治疗持续性房颤的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从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当中选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厄贝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个月和12个月的心率维持率、一年复发率等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房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使用厄贝沙坦治疗持续性房颤,能够提高疗效,降低房颤复发率。

【关键词】厄贝沙坦;持续性房颤;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B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rbesartan treatment of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LU Che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Tongzhou District Fifth People's

Hospital, Jiangsu Nantong 22633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irbesartan treatment of persistent, summarize clinical experience. Methods Select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1 to June 2013 period were studi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29 cases. Implement conventional 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le giving irbesartan conventional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wo groups.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observation group, the heart rate 6 months and maintain 12 months, one year recurrence rate and other indicators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The diameter of left atrial variation is very significant,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conventional anticoagulation basis, Use of irbesartan treatment of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reduce the rate of re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Key words】Irbesartan;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Efficacy

房颤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简称,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率失常症之一,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易出现Af[1]。Af的病因比较复杂,致死率、致残率比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治疗Af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厄贝沙坦是其中的一种治疗药物,认为它对预防Af的发生以及控制Af进一步扩散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2]。Af可分为持续性Af动、阵发性Af和永久性Af[3]。为进一步观察厄贝沙坦治疗持续性Af的疗效,我院近几年来对收治的持续性A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厄贝沙坦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自2011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持续性Af患者当中选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ACC/AHA/ESC2006Af指南的定义及分类诊断标准[4]。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当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5.3±4.2)岁,每次Af持续时间20~30 min,合并高血压9例,合并糖尿病9例,合并心肌病11例;对照组患者当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6.2±4.0)岁,每次Af持续时间20~30 min,合并高血压8例,合并糖尿病9例,合并心肌病12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情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以常规抗凝治疗:口服华法林钠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制造,国药准字H31022123),第1~3天3~4 mg/d(年老体弱及糖尿病患者半量即可),3天后可给维持量2.5~5 mg/d(可参考凝血时间调整剂量使INR值达2~3)。两周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厄贝沙坦加胺碘酮治疗。口服厄贝沙坦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北京海燕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16),起始剂量为0.15 g,1次/d,根据病情可增至0.2 g,1次/d。胺碘酮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两周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检测患者的心率、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观察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6、12个月心率情况和左心房变化情况;(2)观察用药之后的不良反应。

1.4 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持续性Af症状消失,或转为阵发性Af,且每天发作不超过1次;有效:持续性Af症状有所改善或转复为阵发性Af;无效:持续性Af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对各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后1个月复诊,观察组心率维持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个月和12个月时复诊心率维持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x2=0.744,P=0.392;与对照组比较,x2=3.912,P=0.047;与对照组比较,x2=4.078,P=0.043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房径变化情况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6、12个月左心房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左房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左心房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左心房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复发率比较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之后,12个月内,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6.9%;对照组患者当中,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17.2%。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2例,心动过缓1例。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心动过缓1例,QT间期延长1例。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2,P>0.05)。

3 讨 论

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率失常症。主要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5]。该种疾病可发生在所有器质性心脏病以及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病因比较复杂,会造成血流动力学出现障碍,导致心脏功能恶化,发生低血压、心悸、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致死率、致残率很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对Af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针对房颤的常规治疗方式是在控制窦性心率的基础上,行抗凝治疗。临床上最常用的抗凝药为华法林。华法林是一种具有间接作用的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它能够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从而发挥抗凝作用[6]。该药物的药动学参数较稳定,优于其它口服抗凝药(如茴茚二酮、苯丙羟香豆素和双香豆素等),且在人体内的药效时间长,具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因此可以用于Af的临床治疗,预防Af引起的血栓等并发症。厄贝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受体抑制剂,能抑制AngⅠ转化为AngⅡ,能选择性地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具有降压作用[7]。此外,厄贝沙坦还具有良好的吸收性和生物利用度,因此可以有效降低Af的发生率。针对Af患者来说,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能够充分利用华法林和厄贝沙坦的药学动力,有效降低Af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疗效。

本组研究中,我院对照组29例患者给予常规抗凝治疗,对观察组2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厄贝沙坦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数据显示,两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治疗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心率正常维持率和左房径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基础抗凝治疗基础上,使用厄贝沙坦治疗Af,能够提高疗效。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厄贝沙坦治疗Af是安全可行的。

综上所述,在基础抗凝治疗基础上,使用厄贝沙坦治疗Af,能够提高疗效,降低Af复发率,安全可行,因此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 芳,黄东博,解卫春,刘丽霞,唐会元.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Af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8):3538-3541.

[2] 陈彦霞,尹博英,贾辛未,等.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持续性Af心律转复及脑钠素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9):793-795.

[3] 刘寿东.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用胺碘酮对持续性Af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38:1540.

[4] ACC/AHA/ESC.2006 Guidelines for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ACC,2006,(4),48:

149-246.

[5] 金学寨.厄贝沙坦治疗Af52例[J].中国药业,2013,22(01):

81-82.

[6] 李国富,周嘉琼,詹龙亮,杨 洋.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45例阵发性Af的临床疗效[J].华西药学杂志,2012,27(04):471-474.

[7] 马喜明,罗 玮.稳心颗粒与厄贝沙坦联用治疗糖尿病合并阵发性Af的临床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05):18-19.

猜你喜欢
厄贝沙坦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厄贝沙坦等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
厄贝沙坦联合乐卡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评价
高原地区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临床及干预研究
活血降糖胶囊与厄贝沙坦联用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
厄贝沙坦与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观察
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比较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