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2015-07-27 12:34刘兵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成本疗效

刘兵

【摘要】目的 对三种不同的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疗效和成本-效果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患者120例,依使用的药物不同分为甲乙丙三个组各40例,甲组采用缓释硝苯地平进行治疗,乙组采用非洛地平进行治疗,丙组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结果 丙组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疗效明显优于甲乙两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亦明显优于甲乙两组。结论 应用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效果最为明显,且成本-效果比最为理想。

【关键词】钙通道阻滞剂;原发性高血压;成本;疗效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B

长效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起到平稳降压的效果、且因其具有药效的持续作用时间较长、服药方法非常简单、服药中出现副作用的几率小等优点,已经成为降压常用药[1]。我院作为基层医院,原发性高血压是我院的常见病,为进一步探讨该病的疗效和社会效益,我院对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和成本-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患者120例,以不同的用药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40例。甲组患者高血压病史1~17年,

平均病史(4.1±3.2)年;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37~84岁,平均年龄(59.3±3.8)岁;乙组患者高血压病史1~19年,平均病史(4.3±3.1)年;男25例,女15例;患者年龄36~85岁,平均年龄(59.2±3.7)岁;丙组患者高血压病史1~18年,平均病史(4.2±2.8)年;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39~83岁,平均年龄(58.1±3.5)岁。三组患者基础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用药方法

甲组:口服缓释硝苯地平,30 mg/次,1次/d,计划治疗1个月;乙组:口服非洛地平,5 mg/次,

1次/d,计划治疗1个月;丙组:口服氨氯地平,

5 mg/次,1次/d,计划治疗1个月。

1.2.2 成本评价方法

研究对象高血压疾病治疗成本主要包括:药品成本,住院成本,检查成本,时间成本,护理成本等五个部分。将五项成本累加之后,即可得到每组患者治疗期间所需的总成本[2]。本次研究成本用“C”表示。

1.2.3 疗效评价方法

高血压疾病疗效评价方法,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舒张压水平在用药后下降程度超过1.3 kPa,且已经正常,或下降程度超过2.7 kPa;有效:舒张压水平在用药后下降程度不足1.3 kPa,但已经正常,或下降程度在1.3~2.5 kPa,但没有正常,或下降程度超过4 kPa;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有效和显效的标准[3]。本次研究效果用“E”表示。

1.3 观察指标

选择高血压治疗总成本、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疗效、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作为分析指标。

1.4 数据处理方法

计量资料用“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高血压治疗总成本

甲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总成本平均为(1044.78±116.26)元,乙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总成本为(1107.26.75±122.36)元,丙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总成本为(1295.63±99.02)元。由上述属于可以看出,丙组成本最高,且与甲乙两组成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成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高血压疾病疗效(见表1)

2.3 成本-效果分析(见表2)

2.4 不良反应

3组高血压疾病患者在治疗中均出现较轻微的不良反应,服用氨氯地平的丙组患者中,出现轻微头痛2例,出现血压偏低1例;服用非洛地平的乙组患者中,出现轻微头痛1例,出现面部潮红1例;服用缓释硝苯地平的甲组患者中,出现轻微头痛2例,出现腹部不适症状1例。所有患者均自行克服不良反应,未对治疗产生严重影响。

3 讨 论

高血压疾病是目前医药界普遍公认的一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4]。在我国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患者人数也呈现异常升高的态势,已经成为使患者致死致残的一个主要原因,必须引起医药界和社会的广泛重视[5]。

目前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将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作为一种常规抗高血压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长期使用的安全与否,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尤其是一些短效的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一度被临床上认为,在应用后特别是长期应用后,会使用药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水平明显升高,而得不偿失,与其相比较一些长效制剂应用到高血压疾病治疗方法存在的争议性问题相对较少。所以通常情况下利尿剂类药物或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是临床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的两种首选药物,但当高血压疾病患者在不断的用药过程中,机体对上述这两种药物产生不能耐受现象,或疗效不明显的时候,一般而言长效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属于一种次选的最佳降压类药物。长期以来临床上对钙通道阻剂类药物的应用经验表明,应用第二代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对有些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的疗效较为满意,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新型的第三代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与前者相比具有更加突出的优势,氨氯地平就是第三代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的一个典型性代表类药物[6]。

在本组研究结果数据显示,应用氨氯地平治疗的丙组患者,虽然治疗总成本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但其高血压症状控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乙两组,成本-效果分析比,也明显低于甲、乙两组,表明在实际高血压疾病治疗过程中,选择氨氯地平更加合理。同时所有患者不良反应症状的表现程度均较轻,未对继续用药治疗造成不利影响,故认为缓释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3种药物在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郑新民.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556-557.

[2] 熊炜燊.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21-22.

[3] 夏碧桦.拉西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脂变化的作用[J].中国医药,2009,4(6):416-417.

[4] 谢玉霞,武 刚.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42(6):640-641.

[5] 郭 东,吴震平.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J].中国临床医学,2011,6(1):752.

[6] 刘黎彪,朱进森,吴卫娟.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1):2011-2013.

猜你喜欢
原发性高血压成本疗效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