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2015-07-27 12:46庞宁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心绞痛冠心病

庞宁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共计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上予中药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患者32例显效,显效率57.14%,对照组患者22例显效,显效率39.29%,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9.2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应该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管腔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管腔狭窄,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引起的心脏病变[1]。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胸痛彻背,严重者可有濒死感,一般中老年人多发,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死亡原因之一[2]。临床上的治疗西医均以扩张血管为主,但长期疗效不佳。本院近年来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实验结果整理讨论,以便在后续的临床工作中取得更佳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共计11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肌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且有典型或者不典型的心绞痛症状。男74例,女38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0.22±10.34)岁,病程4个月~22年,平均病程(11.52±8.65)年。按照入院时间排序,序列号单号的为对照组,共计

56例,男40例,女16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8.66±9.52)岁,病程6个月~22年,平均病程(10.88±7.36)年。序列号双号号的为实验组,共计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1.36±10.88)岁,病程4个月~22年,平均病程(11.82±9.2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西药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2次/d,口服,视病情变化增减剂量。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如吸氧、抗凝、充分休息等。1个疗程为2个月。

实验组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上予中药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1剂煎3次,3次/d,口服。药物在本院药剂室煎制。1个疗程为2个月。药方如下。

炙甘草10 g、党参15 g、桂枝10 g、生姜3片、麦冬15 g、生地20 g、阿胶10 g、大枣3枚、瓜蒌20 g、 薤白7 g、半夏10 g。

患者心悸明显可加煅龙骨25 g, 煅牡蛎25 g;失眠可加远志10 g,酸枣仁15 g,夜交藤20 g;体虚乏力可加五味子7 g,党参20 g。

1.2.2 分析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显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症状减轻,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心电图改善,但未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心电图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3 数据处理

用SPSS 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患者32例显效,显效率57.14%,对照组患者22例显效,显效率39.29%,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9.2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危及老年患者生命。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心前区剧烈疼痛,可放射至后背、肩胛、左臂、牙齿、胃部等区域。多在夜间发作,也可以不定时发作,频繁发作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常规治疗以对症为主:扩张血管、吸氧、抗血小板凝集,但是疗效有时并不理想。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成为医学上关注的课题[3]。

心绞痛在中医属于“胸痹”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阴阳气血亏虚,标实为阴寒、痰浊、血瘀交阻为患。临床多虚实夹杂,治疗时应该按照虚实的主次缓急而兼顾同治。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属于补益剂,出自《伤寒论》,主要作用益气滋阴,补血复脉,治疗气虚血弱引起的心悸,脉结代效果良好[4]。其中炙甘草、党参、大枣益气以补心脾;生地、麦冬、阿胶养心补血,润肺生津;生姜、桂枝性味辛温,可以复脉通阳。几味药物相配合使血流通畅,脉道通利。瓜蒌薤白半夏汤属于理气剂,出自《金匮要略》,瓜蒌化痰,薤白宽胸散结,半夏化痰理气,几味药物相合治疗胸痹,胸痛彻背,夜不得安有良好效果。两方相合,一补益一理气,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明显[5]。

从本实验中可以看出,显效率对照组39.29%,而治疗组达到57.1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达到100%,对照组为89.29%,治疗组同样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是中医治疗不能只拘泥于一个方剂,不知加减变通。只有做到随症加减,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很好的疗效,临床应该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广泛应用,以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降低因此导致的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志强,常红娟.丹香冠心注射液联合杏灵分散片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2):281-284.

[2] 巩 亮,姜黔峰,赵鸿彦,等.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517-3518.

[3] 赵 菊,张立新,任海清.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313-314.

[4] 晋库根,武承迅.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4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1,27(2):22-23.

[5] 部耀武.益心舒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8):11-12.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心绞痛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