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肺炎的疗效

2015-07-27 12:49王翠英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

王翠英

【摘要】目的 小儿急性肺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68例在我院于近一年期间接受治疗的小儿急性肺炎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给予抗生素及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加用中药制剂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单纯采用抗生素治疗的对照组疗效明显不如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咳嗽、高热等症状消失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要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小儿急性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药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急性肺炎了;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肺炎是儿科常见呼吸道疾病,常合并细菌感染,好发于婴幼儿,其死亡率较高,占小儿病死率首位,其中以急性肺炎多见,一年四季均发病,以冬春交替时最多见。传统西医治疗急性肺炎以综合对症治疗为主,可暂时缓解病情,但疗效不理想,患儿咳嗽、喘息等症状长久得不到控制。研究表明,对小儿急性肺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使患儿尽快痊愈,疗效较佳。本文为进一步研究小儿急性肺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对68例急性肺炎的患儿进行研究,具体见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8例在我院于近一年期间接受治疗的小儿急性肺炎患者,均符合《儿科学》中小儿急性肺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发热、呼吸不畅、咳嗽、头痛等症状,经X线片胸片检查两侧或靠肺门处有片状或斑状渗出。排除有药物过敏史或短期内使用免疫增强剂或激素的患儿。将入选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中,女15例,男19例,年龄3个月~4岁,平均年龄(16.80±2.92)个月,病程2~7天,平均(4.8±2.5)天,对照组中,女16例,男18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年龄(16.10±2.85)个月。两组急性肺炎患儿在年龄、性别、起病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止咳、平喘、降温、抗感染、给氧、调节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抗感染药物使用头孢他啶注射液,具体用法:将50~100 mg/(kg·d)

头孢他啶注射液兑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150 mL,分2次静滴,治疗周期均为1周。研究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54)治疗,将0.5 ml/(kg·d)痰热清注射液兑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150 mL,静滴,1次/d,治疗周期均为1周。治疗期间,每天观察患儿的肺部干湿啰音、咳嗽、体温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1]。

1.3 疗效评价

依据《实用儿科学》将治疗疗效分为:有效:体温正常,肺部体征有所改善,咳嗽症状稍有缓解;显效:治疗后,肺部干湿啰音明显减少,咳嗽症状有明显改善,X线胸片显示肺部阴影大部分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痊愈:咳嗽、喘息等症状消失,X线胸片显示炎症全部吸收,肺部听诊未见干湿啰音,体温恢复正常;无效:患儿症状及肺部体征均无缓解。本文中将显效及治愈定义为临床有效[2]。

1.4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症状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1.5 数据统计方法

采取SPA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x±s”采用表示,组间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以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7天后的疗效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为:1例无效,4例有效,7例显效,22例治愈,临床有效29例,占85.3%,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无效5例,有效8例,显效8例,治愈13例,临床有效21例,占61.7%,显示对照组疗效明显不如研究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2.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治疗期间,研究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

研究组患儿用药后有1例出现头晕、2例出现食欲减退,共3例,占8.8%,对照组患儿用药后有1例出现腹胀、1例食欲减退,共2例,占5.8%。在停药后,药副反应均消失。

3 讨 论

小儿急性肺炎是幼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由细菌或病毒所引起,患儿常表现为急喘、咳嗽、发热等症状,该病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传统西医治疗小儿急性肺炎主要使用抗生素及平喘、止咳、吸氧、解热镇痛等综合对症治疗,其治疗疗效常不尽如人意,治疗时间较长。头孢他啶是一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尤其对革兰阴性杆菌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然而若长期使用抗生素,则会产生耐药性,疗效则较差。痰热清注射液是由多种中药成分包括熊胆粉、黄芩、山羊角、连翘、金银花等提取而成,其中黄芩具有宣肺化痰、清热解毒作用,熊胆粉具有平肝熄风、化痰解痉、清热燥湿等作用,连翘、金银花具有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等作用,山羊角具有抗惊厥、解毒、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诸药合用具有化痰、退热、止咳、抗菌、增加机体防御能力等作用。本文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研究组加用痰清热注射液治疗,治疗后,单纯采用抗生素治疗的对照组疗效明显不如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咳嗽、高热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不良反应轻微,显示小儿急性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该结论与相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小儿急性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药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向东.痰热清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4):352,354.

[2] 崔红华,刘丽娟,周长慧,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17):121-122.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