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5-07-27 20:12尹燕红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冠心病

尹燕红

【摘要】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肌梗死比例、心绞痛恶化比例及死亡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胆固醇正常率、血压正常率及血糖正常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疗效,降低心肌梗死、心绞痛恶化及死亡的比例。

【关键词】冠心病;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现阶段冠心病发病机制还未明确,致病因素十分复杂,高血压、肥胖等均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冠心病患者除了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外,优质的临床护理也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措施。为分析预见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针对我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6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6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35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1.4±0.9)岁;所有患者均与冠心病诊断标准相符;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即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进行病情监测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要加强心理护理,患者对自身病情了解不足,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增加应激反应,甚到会导致血压升高,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影响疗效。要在准确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使其认识到心理问题与疾病的相关性;加强健康教育,使其了解更多相的相关知识,消除其负面心理;此外,还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与合作,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怀,其增强治疗信心,使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取得更好的疗效[1]。

指导患者掌握冠心病前兆:冠心病或者心肌梗死复发前会出现一系列前兆,比如心前区疼痛次数增加、疼痛间隙缩短;或者心前区疼痛感加重,含服硝酸甘油也得不到有效缓解等;冠心病复发前还会出现一系列胃肠道反应,比如原因不明的恶心、呕叶等;此外,血压低伴有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不明原因的心痛、牙痛、肩周痛等,均有可能是冠心病复发的征兆,发现后必须立刻停止活动原地休息,并含服硝酸甘油以缓解症状。指导患者合理服用药物,并随身携带冠心病急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生活护理:对患者制定合理的生活计划,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时进行适当的运动,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增强机体免疫力。为患者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平时戒烟戒酒,切忌暴饮暴食,忌冰冷辛辣食物,以免影响疗效。此外,冠心病患者易发生便秘,要通过饮食进行合理调整,防止便秘,具体包括:(1)日常饮食中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包括新鲜蔬菜、水果等;(2)适当进食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比如蜂蜜、牛奶、黑木耳等;(3)而豆类、粗粮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也可促进肠道蠕动;如患者便秘严重,可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缓泻剂,以保持患者大便通畅。

病情监测[2]: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间隔15 min即巡视一次,并将病情做出详细记录,主要记录内容包括胸部疼痛的位置、性质、时间、疼痛程度等;溶栓2 h内要对患者的胸部疼痛情况做出全面评估,对病情的改善情况做出评价;观察心电图、血清酶学等指标的变化,评价冠状动脉是否通畅。

2 结 果

观察组心肌梗死比例、心绞痛恶化比例及死亡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胆固醇正常率、血压正常率及血糖正常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4]。见表1。

3 讨 论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预见性护理是指在患者提出异议或要求之前,通过护理人员自身的洞察力、工作经验、观察力等,有效洞察患者内心的实际需求,准确预测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事件,然后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全面的、多维度的护理方案,以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满足其实际需求,从而提高疗效。除此之外,对护理人员而言,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优势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提高其整体护理能力,对自身的日常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并督促患者进行改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明确护理目标,提高其责任心,做到在工作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将护理工作的作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全面树立护理人员的预见性护理意识[5-6]。

由本研究可知,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疗效,降低心肌梗死、心绞痛恶化及死亡的比例,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 凌,李 芸,区梅芳,等.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13,12(10):937-938.

[2] 张 颖,张小梅,郜玉珍.冠心病介人治疗后拔除静脉臀置针按压时间研究[J].护理研究,2013,24(10):2680-2681.

[3] 于海霞,王丽娟,王淑红.预见性护理在临床中的重要性[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3(9):859.

[4] 叶江川.预见性护理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0(17):4094.

[5] 自朝芬.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8(01)121-123.

[6] 刘凌云,冯丽钦,周小香,等. 预见性护理在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并发心室颤动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4):23-24.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临床效果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