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82例临床分析

2015-07-27 18:08阿依提拉汗·艾力沙代提古丽·苏比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临床诊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

阿依提拉汗·艾力++沙代提古丽·苏比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经积极治疗,82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好转出院67例(81.71%),病情未见好转或因病情恶化而放弃治疗者8例(9.76%),死亡7例(8.54%)。结论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针对病情开展针对性治疗,从而有效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治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B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造成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进而导致右心室扩大、肥厚,甚至造成患者右心衰竭,对老年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危害。我院对收治的82例患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2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9例,女13例,年龄61~87岁,平均(66.7±3.8)岁,病史7~39年,平均(15.6±2.6)年,其中长期吸烟史49例(59.76%),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相关要求。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合并症状况以及治疗与转归情况。

2 结 果

2.1 临床表现

咳嗽82例,咳白黏痰64例(78.05%),呼吸困难49例(59.76%),发热25例(30.49%),黄浓痰22例(26.83%);肺部湿啰音68例(82.93%),口唇及肢端紫绀45例(54.88%),哮鸣音及干啰音43例(52.44%),双下肢水肿43例(52.44%),肝肿大28例(34.15%),胸腔积液1例(1.22%)。

2.2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总数<10×109/L患者52例(63.41%),

≥10×109/L患者30例(36.59%);低钠45例,低钾27例,低氯26例;呼酸42例(51.22%),呼酸合并酸代钾28例(34.15%),呼碱23例(28.05%);血清白蛋白≥30 g/L患者31例,≥30 g/L患者51例。

2.3 其他检查

肺透光度增加53例(64.63%),小斑片阴影41例(50%),大片致密阴影19例(23.17%);心电图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49例(59.76%),右室肥大45例(54.88%),心肌缺血30例(36.59%),心房纤颤7例(8.54%)。

2.4 合并症状况

右心室功能衰竭56例,肝功能损害17例,肾功能损害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

2.5 治疗与转归

82例患者均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与抗感染治疗、控制性氧疗。对于存在并发症及合并症患者跟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经过积极治疗,82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好转出院67例(81.71%),病情未见好转或因病情恶化而放弃治疗者8例(9.76%),死亡7例(8.54%)。死亡主要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自动出院主要原因为经济条件不支持治疗、疗效差以及病情过重。

3 讨 论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本组研究资料表明,该疾病的特点主要有: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免疫力与抗感染能力较弱,抗菌药效果不理想[1];患者机体反应差,临床表现为多痰、咳喘以及肺啰音等;老年患者脏器功能较差,并发症与合并症较多,死亡率较高;老年患者自我调节与代偿能力弱,一些药物的应用会导致酸碱平衡或电解质紊乱。在住院过程中,患者缓解后复发加重时体内炎症难以实现有效的控制,其主要原因可能为院内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以及其他致病感染菌感染有关。

研究发现[2],肺气肿与慢性支气管炎是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慢性肺气肿及支气管炎作为该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已经为临床医学领域所证实。就本组病例的分析结果来看,肺气肿慢支依然是其主要发病原因,由于其发生与患者呼吸道感染以及常年吸烟有很大关系,因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戒烟是阻止该疾病发展的重要举措。

此外,该疾病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3]。由于很多老年机体各脏器功能的衰退,并且病情较为复杂,发作现象较为频繁,同时还可能合并多个器官的损害,肺部啰音与咳嗽是其主要的体征与临床症状,发热主要也以低中热为主。超过一半的患者体内的白细胞计数不会增高,但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的含量却会升高[4]。本次研究中,白细胞总数<10×109/L患者52例(63.41%),≥10×109/L患者30例(36.59%)在治疗上主要适宜合用或采用对厌氧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效果较好的抗生素,提高临床疗效;或者进行实验室细菌培养,从而以及培养结果采取最佳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中,上述临床症状在82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体现,并且患者并发症与合并症多而杂,因而笔者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针对病情开展针对性治疗,从而有效降低病死率[5-6]。

参考文献

[1] 肖俊生.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诊治[J].临床肺科杂志,2014,03:518-520.

[2] 郭道安.Tei指数评价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04:433-434.

[3] 韦 祎,唐汉庆.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胃生长素水平和营养状况关联性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06:710-712.

[4] 彭红星,杨荣时,曾玉兰.血浆NT-ProBNP及D-Dimer检测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3,01:92-93.

[5] 王翠连.84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23(01).

[6] 于 辉,赵 阳.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坎贝沙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衰竭的疗效观察[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3,31(04).

猜你喜欢
临床诊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诊治分析
绝经期女性宫腔积脓60例临床诊治分析
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研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