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2015-07-27 18:11苏永高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疗效

苏永高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6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损伤机制不同导致的骨折类型,分别采用拔伸﹑提按﹑端挤﹑抖动等手法复位,整复后U型石膏夹板固定。结果 复位后患者掌侧倾角﹑尺侧倾偏角的差距及腕关节功能评分与复位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平均7.5个月,本组56例患者均未失访,X线示骨折Ⅰ愈合,复位良好,无掌侧倾角﹑尺侧倾偏角丢失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腕关节功能按Cooney腕关节功能量表评定:优46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92.9%。结论 中西医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是治疗新鲜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复位与功能恢复的效果,且损伤小,方法简便,费用低廉,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中西医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B

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s)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上肢骨折之一,发生在桡骨远侧端3 cm范围内,约占所有骨折的1/6[1]。由于桡骨下端膨大,其横断面近似四方形,由松质骨构成,松质骨与坚质骨交界处为应力的弱点,故此处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的损坏。桡骨远端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其治疗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对于Colles骨折﹑Smith骨折及非粉碎性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可达到较好的疗效[2]。2009年6月~2013年11月我们将收治的5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中西医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21例,女35例,年龄16~83岁,平均年龄(60.5±3.6)岁,骨折位于左侧19例,右侧37例;伤后平均就诊时间(3.8±1.2)h,根据损伤机制的不同分型:Colles骨折(伸直型骨折)42例,Smith骨折(屈曲型骨折)11例,Barton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3例;按Cooney(1992年)分型[3]:Ⅰ型26例,Ⅱ型18例,Ⅲ型9例,Ⅳ型3例,骨折原因跌倒伤40例,车祸伤12例,坠落伤4例,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闭合复位前均经X线明确诊断类型,排除神经血管合并损伤者。

1.2 方法

根据损伤机制的不同导致的骨折类型,分别进行相应的手法复位。

1.2.1 Colles骨折(伸直型骨折)

可根据患者年龄﹑腕关节及桡骨端骨折完整程度适时采用(1)牵引抖动复位法: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行臂丛神经阻滞或血肿内麻醉,待疼痛明显缓解后行手法复位。患肢外展,肘关节屈曲90°使前臂呈中立位。一助手把住上臂肘部,术者双手紧扣患者手掌大小鱼际肌,并将两拇指并列捏紧骨折远端背侧,顺势对抗牵引拔伸3~4 min,使骨折端嵌插或重叠移位得到完全矫正后,在牵引下适当矫正旋转移位,然后顺纵轴方向利用牵引力,瞬时抖动,同时迅速掌屈尺偏腕关节复位。若仍未完全整复,则改由两助手维持牵引,术者用拇指迫使腕关节掌屈尺偏,即可达到解剖对位。(2)提拽挤按复位法:在助手和术者行拔伸牵引纠正重叠移位后,术者一手握住前臂下段将骨折近端向桡侧推挤,另手握住掌腕部将骨折远端向尺侧推挤,以矫正骨折远端的桡侧移位。然后术者两手食、中、无名指三指重叠置于近端的掌侧,向上端提,两拇指并列顶住远端的背侧,向掌侧挤按,握手部的助手同时将患腕掌屈,以矫正掌背侧移位。骨折畸形完全纠正后,术者一手托住手腕,另一手拇指沿伸屈肌腱由近端向远端推按,舒理肌腱,使其恢复正常位置。

1.2.2 Smith骨折及Barton骨折

由两助手分别持握患侧掌腕部和上臂,牵引拔伸3~4 min,待重叠移位矫正后,术者用两手拇指由掌侧将远端骨折片向背侧推挤,同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将近段骨折片由背侧向掌侧压挤,然后术者捏住骨折部,再由牵引掌腕部的助手轻缓将腕关节背伸,使屈肌腱紧张,以防止复位的骨折片移位。

1.2.3 固定方法

在维持牵引下,局部外敷中药物后,采用石膏夹板固定。先在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放一个平垫,然后放上石膏夹板,夹板上端达前臂上1/3处,桡、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夹板固定妥当后,保持肘屈位90°三角巾悬吊患肢于胸前。保持固定4~5周,期间每周复查1~2次,同时积极行手指及腕关节功能锻炼。

1.3 疗效评定

根据正侧位X线片测量比较复位前及复位后(去夹板1个月后)患者掌侧倾角(正常为10?~15?)﹑尺侧倾偏角(正常为20?~25?)的差距及腕关节功能评分。其中腕关节功能评分参照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定量表[4]进行,其功能评定包括疼痛﹑功能状况﹑活动度及握力四项评价指标,每项评分范围(0~25分,满分为25分),优90~100分;良80~89分;可 65~79分;差<65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复位后(去夹板1个月后)患者掌侧倾角﹑尺侧倾偏角的差距及腕关节功能评分与复位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平均7.5个月,本组56例患者均未失访,X线示骨折Ⅰ愈合,复位良好,无掌侧倾角﹑尺侧倾偏角丢失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腕关节功能按Cooney腕关节功能量表评定:优46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92.9%。见表1。

3 讨 论

桡骨远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临床多见于成年人﹑老年人,儿童易发生骨骺分离。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折常呈现粉碎性并波及关节面。根据损伤机制的不同可发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及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若复位不良,则可造成手指与腕关节功能障碍。

因此,通过良好的复位使其关节面﹑掌尺偏角及下尺桡关节恢复正常解剖关系,防止畸形,减少并发症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关键[5]。目前临床采用的主要复位方法有闭合手法复位外固定﹑经皮穿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魏璟璟等[6]通过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对478例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随访3~12个月,疗效优良率为95.8%,功能复位良好,无明显畸形。其临床实践认为对于新鲜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只要整复手法恰当正确,外固定合适并及时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对于不稳定﹑开放性骨折应可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或经皮穿针复位内固定治疗。

本组5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复位后(去夹板1个月后)患者掌侧倾角(13.7±2.4)°、尺侧倾偏角(21.5±2.0)°正常,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较复位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平均7.5个月,X线示骨折Ⅰ愈合,复位良好,无掌侧倾角﹑尺侧倾偏角丢失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2.9%。表明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复位与功能恢复的效果,且病程短、方法简便、费用低廉、损伤小,避免了手术切开复位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过程对局部组织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和再损伤,临床应用疗效理想。在最近两年我院引进医用玻璃纤维夹板作外固定材料,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因其较石膏轻,强度好于石膏六倍,固定更加理想,深受患者及临床医师欢迎,只是在价格上偏大,因其固定后较舒适,患者仍然愿意使用。

参考文献

[1] 高彦军,陈 冰,董树平,等.手法整复、石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8):47-48.

[2] 张林林.桡骨远端骨折治疗进展[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2):209-213.

[3] 朱学敏.桡骨远端骨折分型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22):2264-2270.

[4] 王兴凯,杨付晋,苏晓龙.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伤,2010,23(8):573-574.

[5] 张 洪,赵国梁,杨徐松.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88例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3):268-269.

[6] 魏璟璟,谭宗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J].中医正骨,2011,23(4):54-55.

猜你喜欢
桡骨远端骨折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与中药熏蒸治疗效果分析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