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2015-07-27 05:19王艳丽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因素分析护理对策

王艳丽

【摘要】目的 分析引起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CVC)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ICU行CVC的患者共154例,观察CVC感染的发生率,分析诱发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19例出现CVC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2.34%,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个人情况、留置导管的影响、操作失当等因素有关。结论 加强护士的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局部皮肤消毒、加强置管后导管的护理等是控制CVC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分析;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每个三级甲等医院的重要组成科室,是急症及危重患者集中抢救的区域,在ICU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中,约有95%的患者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以便静脉营养、输液,并可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1]。然而,由于CVC属于一种侵入性的操作,留置时间长,且导管与外界相通,极易导致CVC感染[2]。CVC感染属于一种院内感染,据研究报道,ICU内CVC感染发生率是普通病房发生率的3~5倍,其占整个医院感染的10%~20%[3]。CVC感染既加重了患者的原有病情,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死亡率,同时使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严重的危害及负担。因此,对CVC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7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ICU收治的实施CVC患者共154例,男85例,女69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4.7岁。均采用由ARROW牌的单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一次性置管,单腔导管130例,双腔导管24例;置管时间3~13天,平均置管时间5.8天。

1.2 CVC感染的诊断标准

①有CVC史,且置管时间>24 h[3]。②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T≥38.5℃,置管局部伴有压痛,以及低血压、寒战等症状,当拔除导管后,体温即可自行恢复至正常。③置管部位及沿导管走行部位可见脓液,或见弥散性红斑。④静脉导管细菌培养呈阳性。

2 结 果

行中心静脉置管后,定期密切观察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各个方面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CVC感染。结果显示本组共154例实施CVC患者,其中有19例发生CVC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2.34%。

3 因素分析

导致CVC感染发生的因素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患者的个人情况: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治疗药物的影响等,如果患者的年龄大、病情重、免疫功能低下,则发生CVC感染的几率明显增高。②留置导管的影响:主要与导管材料的优劣、置管时间、紧急插管等有密切关系,如导管的材料质地偏硬、表面欠光滑、组织相容性差、血管刺激性强,则易于细菌定植,引起感染;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CVC感染的发生几率也逐渐升高;部分患者由于病情急且危重,故而需要紧急插管及时抢救,此时插管皮肤若消毒不充分,亦可引起CVC感染。③操作失当:如无菌意识不强,或手卫生欠妥,或在同一部位进行反复穿刺,均可引起CVC感染。

4 护理对策

4.1 加强护士的专业技术培训

针对CVC感染的发生机制、诱发因素等,由科室领导及有关人员制定正确的培训材料,对全体护士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这是降低CVC感染的发生率的前提条件[4]。培训内容以CVC操作标准及流程、培养无菌操作为主,规范各项护理操作措施,同时注意对手术备品做到严格的无菌;另外,应促进护士自我能力的提高,不断自觉的学习相关知识,了解最新进展,熟练各项操作技术,增强无菌观念,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护理队伍,可有效减少医源性感染。

4.2 加强局部皮肤消毒

在置管前营造无菌环境,同时应对患者手术部位的局部皮肤进行严格的消毒,以2%氯己定为主要消毒药物,可发挥最佳的消毒效果。用棉球蘸取适量的2%氯己定,在已选择好的穿刺点部位进行按压,促进消毒液的吸附,注意消毒面积要足够,一般应

为10 cm×10 cm。

4.3 加强置管后导管的护理

置管后,首先应注意导管接头,据研究显示,对于长期留置中心导管的患者,其致病菌多来自于中心静脉导管的接头部位[5]。因此,每日应对导管接头进行消毒,若需输液则应注意使用无菌治疗巾,输液后用肝素钠盐水进行封管。每日需要更换肝素帽和三通管路,观察是否出现导管松动、脱出或打折等,注意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情况,是否出现红肿、疼痛、流脓、渗血等,并准确记录,注意每日换药,争取早日拔管,减少发生感染的几率。

5 小 结

对于ICU收治的患者,绝大多数需要进行CVC,以便给予治疗和营养支持,可以说CVC是ICU患者的“生命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患者易出现CVC感染,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的个人情况、留置导管的影响以及操作失当等,这就要求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干预,如加强护士的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局部皮肤消毒以及置管后导管的护理等,均可有效控制CVC感染的发生,应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朝霞,赵红珍,吴 邯,等. ICU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277.

[2] 阮文珍,陈爱霞.开胸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与防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00.

[3] 李正兰,杨 琼,佘昌伟. 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4):43.

[4] 邱 惠. ICU内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20

[5] 刘 斌,李 威. 集束化护理策略依从性对中心静脉导管血行感染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8):73.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病房因素分析护理对策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ICU观察及护理对策研究
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研究现状分析
无形资产减值因素分析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